发布时间:2016-04-27 22:23 | 来源:人民日报 2014年04月26日 01版 | 查看:689次
金丰文
上世纪90年代初,美籍华人学者赵浩生回国,观察到一些人说话的怪相,撰文呼吁“别把‘明儿见’改‘拜拜’”,希望人们讲好“自己的话”,留住语言的根。可到现在,翻开报纸杂志,跟人说话交谈,方块字、中国话中,还是有很多刺眼的字母、费解的洋文。25日本报刊发的《“零翻译”何以大行其道》,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外语词真该好好规范一下了。
汉语需要吸收外来语言的精华,以保持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像沙发、坦克、干部这样的词,都有着“外来血统”。语言新陈代谢、交流约定俗成,适度使用,不仅必要,而且重要。问题在于,不能用得太多、太滥,更需防止直接搞“拿来主义”。要知道,说话作文都是为了让人明白。面对“GPS”“CPI”之类,不熟悉者难免会迷失在“词语的密林”。甚至有人故意搞些“散装英语”,自以为能充门面、提身价,实则加大了表达和沟通的鸿沟,不仅造成语言的失范和失衡,更可能造成文化的错位与断裂。
守护语言的纯洁和健康,需要语言使用者的参与,也需要社会管理者的努力。世界不舍昼夜飞奔向前,如果本地语言系统不能迅速更新词库,难免在舶来产品的同时也舶来词汇,丢失了自己民族的话语份额。及时给出既规范、权威又符合“信达雅”标准的翻译词汇,并加以引导使用,才能防止对外文词汇习惯成自然,在保持语言活力的同时,培厚文化的根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