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22 21:12 | 来源:南方日报 2016-04-13 MC08版 | 查看:1532次
非遗表演中的莲池舞。蕉岭县文化馆供图
宗教活动:莲池舞。何森垚 摄
莲池舞道具。何森垚 摄
孔子在《纪孝·行章》里曾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不论哪种教派、哪种地域文化,均以各种形式存在着上千年,无时无刻影响着国人的道德观。
“在家不知娘辛苦,出外方知慈母情”,从中原不远千里迁徙而来的客家人,仍保留着一脉相承的孝文化,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客家人格外看重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是客家文化的重要部分。
在客家地区,流传着一种300多年前的传统舞蹈——莲池舞,表达的是子女对母亲的深切感情,具有劝诫世人向善积德,及时行孝的教化功能。莲池舞是蕉岭客家继承发展中原伦理文化的反映,像其他中原汉民族一样,客家人讲求仁义孝道,敬畏天神,重视丧事礼仪,这种舞蹈则表现了儿女对母亲的孝道和生者对女性的尊重。
南方日报记者 陈萍 通讯员 陈晓光 涂永平 黄麟胜
目莲救母传孝道
蕉岭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闽粤赣三省边陲,韩江上游,与福建省武平、上杭两县毗邻。蕉岭古称镇平,明崇祯六年(1633年)置县,1941年易名蕉岭县(因河南省有镇平县)。蕉岭是汉族客家民系聚居的地方,也是我国莲池舞保留最完整的地方。
说到莲池舞,兴许有些人没听说过,但中元节则是耳熟能详。中元节,也称盂兰盆节,“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这与莲池舞产生的渊源相似。
相传佛家大弟子目莲为救母亲脱离地狱(莲池),持神通广大的法宝池杖(锡杖),千辛万苦赶往地狱,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以钵盛饭给母亲充饥,并解救母亲于水火地狱之中的感人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生成又不断发展流变至今,每到中元节,各地通过独具特色的习俗祭祀祖先,广行善举,倒是赋予了这个节日全新的含义。而莲池舞,就是结合了梅州地方特色,具有独特魅力的民俗文化产物。
莲池舞又称打莲池,是客家重要佛事活动“香花佛事舞”的组成部分,其与《鲫鱼传花》《铙钹花》共同组成客家地区丧葬佛事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清代18年(即1753年)流传入蕉岭,由蕉岭“白马寺”第六代传人传入林福祥师公,再传入“千松庵”弟子释盛辉,至今有260多年的历史,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一种佛事舞蹈,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
“一开始莲池舞主要用于为死亡的妇女超度亡魂,劝善信佛,在现今,也有传颂孝道,教人孝敬父母的教化意义,通过改编,兼具有艺术欣赏的功能,更为现代的观众所接受。”蕉岭县文化馆馆长陈桂峰这样说道。莲池舞教化功能强,具有劝善惩恶,宣传驱难报恩、敬老孝道的功能,起初表演地点一般设在气氛肃穆的灵堂,加之唱腔低沉哀切,舞态轻盈,在发展中不断掺进客家民间其他的艺术,形成了蕉岭客家地区民俗文化独特的风格。
据传,莲池舞的创始人为牧原和尚,他是梅州兴宁人,举人出身,中举后到曹源寺(祥云寺)出家,创立“横山堂”学说,曾主持兴宁、龙川、江西、福建等庵寺,广收门徒,传播教义,其流派曾传入泰国等东南亚一带。其创作该佛教舞蹈的目的,是通过在丧事中表演莲池舞,运用唱、跳、念、做这些花样繁多的动作手法,转移死者家属的注意力,减轻对死者的哀思。
“昔日有个目连僧,为母修行大道成,西天求佛赐珠杖,方能打开铁圈城……”据传目莲又作目连,实有其人,源自四川省射洪县。然而当地的青堤目连戏已然失传,仅剩随着时代演变和古时人口迁移留下的莲池舞文化。如今,在蕉岭的太平宫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莲池舞,不论是唱腔还是表演动作都与几百年前无多大差异。“这是师父传徒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我们都尽量保持它最原始的味道,还原当年的模样,这是我们的坚持与守护”,莲池舞传承者丘春荣说道。
15岁的时候丘春荣想出家,但遭到了父母的反对,一心皈依的她偷偷出了家,那时候便开始了学习莲池舞,到现在她一共收了14个徒弟,都是手把手教的。
“我的师傅跳莲池舞跳到80多岁,我也希望能跟师傅一样,跳到跳不动为止,虽然舞蹈的动作是固定的,但是学习和领悟是无止境的。”丘春荣是莲池舞的第九代传人,今年49岁,是太平宫的斋嫲(尼姑),学习这一舞蹈有大半辈子了,对其有自己的一套研究。
莲池轻舞心神宁
清脆的珠杯声伴着低沉的唱腔,4名穿着黑色长裙的女子绕着莲花池迈着小碎步,手中的池杖不时灵活地旋转着,一转身,飘逸的裙摆好似绽放的莲花在池中摇曳。
“一般我们是在灵堂或庵庙里表演,庵庙的表演时间一般是在7月份,有佛家节日的时候,其他的时间都是在丧事仪式上表演。”据丘春荣介绍,莲池舞按表演人数分为单莲池(3人)、双莲池(4人)、八角莲池(8人)等,如此类推直到24人。
莲池舞作为一种舞蹈,具有艺术欣赏价值。表演形式以锣鼓打击乐和清唱为主,由斋嫲边唱边舞,舞蹈动作包括唱、跳、念、做,花样繁多。“表演者必须完成告佛、行三途、双龙出洞、打三宝、请十方、普庵注、叹木莲、送天王、撒香水、莲池海会等情节,表演很丰富,观众都很爱看。”丘春荣说。
舞蹈具体动作有滚杖花、滚腕花、跪地盘花等,并有一定的互动性。据了解,要学好莲池舞,掌握好这些动作并不容易,“目前在表演的这些斋嫲都是从十多岁就开始学的,最难的就是指转杖花、抡舞杖花,需要经过长久的练习,才能双手配合好。”在表演中,只见斋嫲一只手持池杖,杖杆依次从食指、中指、无名指间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另一只手拿珠杯发出清脆的“铃铃”声。
其中,道具珠杯是斋嫲每次表演前亲手做的,只见她们用草纸捆成一个小圆柱体作为把柄,往小茶杯里装三枚一毛钱的硬币,然后用一块红布把小茶杯和草纸连接在一起,一个珠杯就做好了,轻轻晃动,便发出清脆的铃铛声。
不仅具有很强的表演性,莲池舞的音乐和唱词也大有讲究。有流水板、短字板、两下半鼓、快板、长七字歌、仰启慢板、一下半慢板、锣鼓快慢板等多种音乐表现形式,不是单一的一种。而唱词则有固定唱本,一般是佛经,但也可即兴发挥,褒贬现场人物,教化味道浓重。
“我们从小就开始背诵佛经,在表演的时候需要把内容唱出来,即边挑边唱,而负责乐器的人则不需要唱。”太平宫最年轻的斋嫲廖添英说,她喜欢莲池舞,因为在表演的时候婉转的音乐声能让人心神宁静,心灵好似被洗涤了一样。
传承创新孕生机
莲池舞从两百多年前流传到现在,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了生存空间的改变。传统表现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脱节,表演者及观众均呈现老龄化现象,出现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传承危机。特别是由于莲池舞只适合于特定场合表演,观众少,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传世模式,带来了传承发展的困难。
“在太平宫,年轻的学习者很少,最年轻的就是一个30岁的,而莲池舞都是需要从小开始练的,在传承方面我们比较担忧。”作为莲池舞的“掌门人”,丘春荣说出了她的忧虑。
莲池舞的表演动作、道具、曲调唱词特色鲜明,具有佛教的含义,又有民俗文化的色彩,两者相融合达到教化、宣传和慰藉心灵的目的,十分罕见。莲池舞具有研究客家民俗学的特殊价值。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客家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
莲池舞的传承发展困难,能够如此完整地传承至今却又是难能可贵的。民族传统文化乃是各民族依存的前提,传统文化的消失,便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解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是我们民族处在大的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重要而又急迫的问题,因为这些文化消失后就不可再生了。1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流失严重。现在,楼兰古城最完整的资料不在中国,而是在大英博物馆;敦煌文书最完整的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日本;最早出现的湖南滩头年画是在德国和日本的收藏家那里发现的。我国历史上有无数的历史档案及国宝外流,至今仍不断发生。
为了保持莲池舞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蕉岭县政府非常重视保护、挖掘和传承这一工作,组织了人力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保护。
“在传承和创新莲池舞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是申报省非遗项目对其进行保护,第二是把太平宫设为传承保护基地,第三是将其改编为现代舞,让更多的观众接受它、喜欢它。”蕉岭县文化馆馆长陈桂峰如是说。
据了解,从1990年开始,蕉岭县文化馆就专门组织专业人员到蕉城千松庵挖掘整理莲池舞,经过一番挖掘和整理,掌握了莲池舞详尽资料后,2008年莲池舞被批准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蕉岭县向省文化厅申报,莲池舞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让莲池舞的传承活动有比较严格和清晰的传承体系,蕉岭县还与太平宫合作,设立了太平宫莲池舞传承基地,蕉岭县文化馆时不时到基地开展传承活动,努力将最原汁原味的莲池舞保留下来。现在,蕉岭县全县八个镇均有开展莲池舞的活动(长潭镇、新布镇、南寨镇、蓝坊镇、蕉城镇、广福镇、文福镇、三圳镇),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民俗活动中的重要形式。
在创新方面,蕉岭县在原始的莲池舞基础上,改编排演了一出具有现代舞蹈色彩又不失传统韵味的新版莲池舞,改编后的莲池舞主要表达了莲花母子的生活情趣,让天上人间充满母爱。
舞台上,紫霞辉映,莲蓬四处散开,水珠在灯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微风拂过,水珠在莲蓬上轻轻抖动。当莲花缓缓从舞台升起时,演员们用曼妙的舞姿和动人的旋律表达了深厚的母爱和家庭的温馨。
2015年,新编的大型莲池舞参加了梅州市“非遗大观年蕉岭之夜”演出,再现了莲池舞的风采,让观众重新感受到了佛教舞蹈的魅力,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链接
莲池舞的道具
莲池盆:铁盆扣地,外围蔑所纸烦乱圆圈,盆底上摆香炉插香火,圈内插六枝白红纸花,圈外摆十四个装有米、水的碗,四个装有糖果的小盘。
池杖:长120厘米的硬木圆棍、杖头套有呈三层三叉形铁叉,长23厘米,顶部系红布,杖尾套有锥形铁皮,长12厘米。
珠杯:高7厘米,杯口直径6厘米,固定在长10厘米的木柄或纸做的把柄上,外包红布,并用绳锁紧。杯内装铜钱三枚。
大铙钹:铜制,直径30厘米,铙脐高3厘米,直径5厘米。
小铙钹:铜制,直径12厘米,铙脐处穿孔系有一条绳子将两铙连接。
大锣:铜制,直径25厘米,锣沿有绳。
小锣:铜制,直径8厘米,固定在有柄方铁框内。
案桌:两张方桌并排拼起,前面围绣有龙纹花草的红色布屏,案上后部供佛像,前部摆香火灯盏、贡品及木鱼、戒尺、大馨等法器。
传说
目莲救母的故事
目莲(目莲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是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是个既孝顺又很有慈悲心的人,从小就诚心向佛,后来出家当了和尚,他虔心习佛,修行日渐高深,甚至具有神通眼的能力。
因为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恶鬼道,过着吃不饱的生活,正在地狱里遭受饿鬼倒悬的苦刑。目犍莲于是千辛万苦赶往地狱,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以钵盛饭给母亲充饥,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看着自己的母亲受煎熬,内心真是痛苦不堪,便立刻求佛祖指点他营救母亲脱离苦海,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你母亲生前自私刻薄,不做善事,生前罪孽太深重了所以才会有这种报应。要救她,不是你独自一人办得到的。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你必须在七月十五日当天,为各地的出家人准备百味五果,供养他们。这样,集合了所有僧侣及众神的威力,不但可以救你的母亲脱离苦海,早日投胎,也可以解救别人的父母,让他们也脱离苦难。”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以祭其母。于是目莲照着佛祖的指示去做,举行法会,诵经施食,终于解救了母亲的灵魂,并普渡了别人的父母亲。佛教称为“盂兰盆”法会。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