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帮困必须重视学生的隐私与心理问题

发布时间:2016-03-30 10:38 |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6-03-28 AA16 | 查看:774次

  熊丙奇专栏

  南京理工大学近日启动“暖心饭卡”项目,该校教育基金会通过数据分析,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一个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学生,被列为受资助对象。该校采取直接将补贴款打入学生饭卡的方式,学生无需填表申请,不用审核,甚至在收到补贴前,没有任何学生知情。这引起舆论关注。《北京青年报》昨日刊发文章,针对一些舆论对此项目的点赞指出,大学生享受了贫困生助学金或其他补助,也应当承担公开个人基本信息的义务。贫困生让院系或班级的其他同学知道自己获得了资助补助,非但不是什么丢脸之事,自己反而应当变得更加坚强努力、奋发有为。

  这是有待商榷的观点。事实上,近年来我国高校帮助贫困生接连引发争议,就因不少高校的管理人员也有这样的想法,给贫困学生补助,就要公开贫困学生信息,否则,怎么避免其中的虚报冒领、弄虚作假?另外,贫困学生如果连自己贫困、需要接受补助的事实也不能承受,怎么能面对今后人生更大的困难,因此,大家所见的是,大多高校采取评议的方式确定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名单,还有的学校采取“竞选”方式投票选出最需要补助的贫困生。然而,这是站在“强者”角度来思考帮困问题,而没有去关注作为“弱者”的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不顾及贫困学生隐私和人格尊严的公开、透明帮困,只是在物质帮困,却没有精神帮困、心理帮困,这样的帮困,缺乏大学应该有的人文情怀。

  早在10多年前,中国科技大学就已经采取这种方式帮助贫困学生———学校网络中心会跟踪学生“一卡通”消费情况,然后对一直在学校就餐,但消费额却很低的学生提供补助,这种“低调温馨”的帮困方式,让贫困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更多的关爱———在过去10年中,很多学校早就有“一卡通”、大数据,可是,利用这些大数据来帮困的学校却很少。

  贫困学生来自贫困家庭环境,虽然被教育要“人穷志不短”,但相对来说,贫困生心理自卑、孤僻、压抑的比例更高,对外部的人和事更加敏感。调查发现,有的贫困生甚至为担心别人知道自己贫困,而不愿意去申请补助,这是大学采取通过饭卡数据给学生打款的缘由。在大学帮困中,不公平的不是真正的贫困生获得补助没有透明公开,而是有的家庭并不贫困的学生去“骗补”。

  那么,在帮困中公开学生信息,显然是为了防止“骗补”这种情况,而与此同时,贫困生的隐私也就大曝光了。不妨来分析其中的利弊,公开当然可以一定程度防止“骗补”,但显而易见,大学生骗补的比例并不高(除非对所有大学生都失去信任),而且,发现某个大学生骗补,对其的伤害并不大(骗补的学生本身就有欺骗的主观意愿),但对贫困学生呢?几乎所有家庭贫困的学生,都因为接受补助而把自己的家庭情况曝光在同学面前,而这很可能对其中相当数量的学生产生心理的伤害。站在“强者”角度,当然可以对贫困学生说,要努力直面现实、奋发有为,但心理的问题不是靠道德说教和思想灌输就可以解决的。

  对贫困学生进行人文的帮困,这是帮困的大势所趋,以前高校为彰显帮困,在大学新生入学时,会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现在很多学校开始取消,而设立“无形”的绿色通道,学校老师只要看到学生出具的家庭情况介绍,就让其走绿色通道直接报到。舆论对此会担心,这会不会影响公平,对此,只要完善监督程序,在学校内部实行民主管理,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首先,对接受帮困的贫困学生,学校不是发放物质和金钱就了事,还有完善的调查、跟踪机制,包括和学生家乡所在地政府、原来中学取得联系,调查学生的情况,这一是核查信息的真实性,二是让对学生的帮助更全面、具体。上海纽约大学在大学新生开学时,如果学生提出家庭有经济困难,学校会让学生立即报到,给予帮助,而之后学校才进一步去核查。这有利于建立信任机制,如果学生被查出说谎,失信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在“大数据时代”,做到深入核查学生的信息并不难。

  其次,学校用于帮助贫困学生的资金开支,会在校内一定范围公开,接受师生监督,不是就由具体负责部门说了算。目前,高校在推进学校内部治理改革,在学校里发挥校务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的作用,并在校务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中增设学生委员,这就是在建立内部管理、监督机制。也就是说,大学应该基于保障、维护所有学生的权利,进行管理改革,而不是由于现实中可能存在的管理疏漏,而采取简单、粗暴,不顾及学生隐私、人格的方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