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12 11:40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02-29 01版 | 查看:1030次
——记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村主任邓迎香(上)
通讯员 刘春媛 本报记者 白皓
在贵州罗甸县董架乡麻怀村,邓迎香(中)同一起挖隧道的村民商量如何将隧道进一步加宽、巩固(2013年10月25日摄)。班方智/摄(新华社发)
刚过完春节,一辆辆挂着彩带的汽车从麻怀村的隧道驶出。村主任邓迎香站在隧道口,与车里的人打招呼,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
这条216米长的麻怀隧道,走路通过只需要3分钟,可凿开这条隧道并能顺利通车却用了12年。时间的指针回拨到2010年,把车开进麻怀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被几座裸露岩石的大山“严严实实”地围了起来。村民赶集或是外出,必须手脚并用地翻越两座大山,单程就要花费近两个小时。“运送东西都得人挑担或是背篼背。”邓迎香说,以前每年都得有十几头牛掉下大山摔死,村民们心疼得掉眼泪。
1991年,邓迎香从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寨嫁到麻怀村,这遭到了母亲的极力反对,“有几年,妈妈都没有搭理我,当时的麻怀村太穷了”。
1998年,国家实施农村电网建设,很多村寨通了电,但麻怀村却因为山高路险,电线杆子和变压器运不进来。第二年,麻怀村村委开会商量,决定顺着村南面的溶洞,凿一条出山隧洞。村民回忆说,当时有县交通局的人过来测算,请专业施工队过来至少要花费370万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邓迎香和村民们决定自己“动手”。
27户村民,每户凑上15元买铁锤、铁镐,24小时三班倒。村民们拿着最原始的锄头、钢钎、簸箕,开始挖洞。
没有电,人们在漆黑的洞里点上蜡烛。隧道狭窄,人们或趴或坐或跪,用铁锤铁镐凿开岩石,然后再将其击碎,用簸箕运到洞外。邓迎香坚信,每天做一点儿,肯定会打通。
邓迎香的老公李德龙在一线指挥,不幸耳膜被震坏。负责挖洞施工安全的村民曹响国甚至在洞口旁搭起了棚子,吃住在里面,以免发生危险。
2001年,隧洞终于通了。虽然最窄的地方只能过一个人和一匹马,最低处人要趴着穿过,但在邓迎香看来,这对村子意义重大,这条路是600名村民命运改变的开始。
渐渐地,电线杆、变压器拉进了村子,村民终于过上了有电的日子。孩子们上学,步行不到20分钟就能到达学校。已经上大学二年级的曹太敏记得,隧洞修通后,上学方便了,但是一到下雨天,路面泥泞不堪,上面还会掉碎石。没有灯,隧道里漆黑一片。学生们手拿一条木棍,左右敲打探着路往前走。
由于资金有限,将隧洞继续拓宽的愿望搁浅了。可邓迎香想:汽车都不能开进村,怎么发展产业,怎么致富?
2010年,邓迎香的大女儿出嫁,新娘要两手提着婚纱,满脚沾满泥巴,猫着腰,狼狈地步行通过隧道,等待接亲的汽车。“女儿是村子里第一个穿着婚纱出嫁的人。”邓迎香自豪中带着遗憾。
她计划扩宽隧道,但这立即遭到丈夫李德龙的反对。小女儿也哭着跟她说:“咱家房子都建好了,人家都能走,我们也能走。”邓迎香说,“女儿,你想错了,我们凿开一条隧道是为了打开一条致富路。”
村民们反对的声音也不少,有人说她“痴人说梦”,很多村民认为拓宽成本太高。最激烈的一次,村民们足足吵了4个小时。邓迎香还是极力劝说村民,罗列种种好处,“路通了,就什么都有了”。
后来,大女儿捐了1万元,邓迎香自己带头先做了起来。她又跑到乡里、县里找资金、拉赞助,县环保局两位同志送来3万元帮扶款,民政局也划拨3万元来支持,其他县直机关单位共捐来80吨水泥和其他物资。村子里的人慢慢地被邓迎香的举动影响,男女老少都干了起来,其中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70多岁。
2011年,一条长216米的隧道建成通车。2014年11月,罗甸县交通运输局对隧道进行整修加固,安装了电灯,隧道可通行5吨重量小型货车。
开车典礼那天,邓迎香把70多岁的老母亲接到现场。她搀着母亲,如释重负地说:“只要肯干,生活总会好的。”2013年,邓迎香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感动奖”,2014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隧道修通,仅仅几年时间,村子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里有了37辆汽车,95%以上的农户有了摩托车,发展起了铁皮石斛、岩黄连等名贵中草药的种植。村子里实现了大学生“零的突破”,陆续走出了15名大学生,其中还有1名研究生。
曾经反对拓宽隧道的村民对邓迎香说:“村里的变化还是靠你。”邓迎香听了心里美滋滋,她认为村子的发展越来越有奔头了,村民们的干劲越来越足了。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