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感恩的心”伤了“慈善的心”?(图)

发布时间:2015-11-02 11:26 | 来源:华商网 2007-08-23 02:05:59 | 查看:1628次

漫画/王启峰

  编者按:去年8月,湖北省襄樊市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但因部分受助大学生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电话、写信,也没有感谢的话,让资助者感到寒心,因此今年8月中旬,资助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贫困,大学生,企业家,慈善,不感恩,取消资助……一连串的关键词注定裹挟着慈善真谛、道德层面、社会责任、弱者心理,再次刺激公众的耳舌,从而风生水起。喋喋不休的争论从来都是某种观念接近实质正义的必由之路,我们也期望刊发的各方观点给更多读者以理性宽泛的思考启示,从而在道德、慈善、责任等理念方面实现某种程度的共识。

  不懂感恩将丧失受恩

  邓也

  人生在世,谁没遇到过困难,谁没有接受过别人的无私帮助?受到别人的恩惠要懂得感恩,是做人基本的原则,5名受助大学生当然不会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然而,他们的沉默不仅让捐助者寒心,还给爱心助学事业蒙上了一层阴影,自己也失去了受助的机会。

  道一声 “谢谢”真的有这么难吗?我想首先应该弄清楚,社会爱心捐助虽然是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进行的,但并不是一种政府的行政行为,因此不要认为是国家理所当然的扶贫措施。

  爱心捐助活动的组织者一般都是社会慈善人士,资金来源也都来自社会的公益募捐。从出发点和实际效果来说,爱心捐助者的捐助是一种毫无私利的社会义举。虽然他们并不期待受助学生对自己有什么回报,但这种缺乏应有回应的捐助结果,已经或多或少地挫伤了他们的公益热情。

  我国自古就有“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从道德角度来讲,受助者也有责任对恩人道一声感谢。捐助者也是普通人,他们为贫困学生慷慨解囊的一腔热血,却换来冷漠的杳无音信,这何尝不是对他们自尊心的一种伤害?

  如果每个人不珍惜自己感恩的机会,那么就很可能再难有感恩的机会,因为已经没有人愿意为你施恩,就像那5名受助大学生一样。

  没感恩并非就是“白眼狼”

  王佳

  我们若真的了解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心态,就知道没有道谢的受助生,并非个个都是“白眼狼”。笔者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身边就有几位这样的贫困同学。他们接受了他人资助,似乎也并未刻意向资助者表达谢意。不过,他们却从未放弃任何一丝回馈社会的机会。不论是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到护城河边打扫卫生,还是义务上街做交通协管员,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绝对是最积极的人。

  笔者以为,一些受助的贫困大学生之所以没有说一声 “谢谢”,并非真的缺乏一颗感恩的心,或者没有阳光的心态,可能更多的还是源于一种对自身回馈能力的 “愧疚”,他们觉得仅用一句“谢谢”来表达感激,显得太无力、太微弱,完全比不上做点实事来的实在。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事实上,很多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都要远比其他同龄人成熟,做事也要踏实得多。这使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更愿意做实事,而不是喊空话。

  所以,受助贫困生究竟感恩与否,还是不要只看嘴上功夫吧。看看他们拿了善款之后,有没有更加认真地学习,是否也曾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是否为社会做了些什么——— 这远比追问和反思受助生有没有对资助者表达感恩有意义得多。

  运动式资助方式弱化感恩

  刘太福

  我们经常见到贫困大学生接受资助的镜头和画面:那些接受资助的大学生手捧一个大大的红包,上面大大地写着接受资助的数额,而他们的形象也在媒体的闪光灯和摄像机面前不断地被突出、放大。此时,有多少人能够考虑到他们的感受呢?恐怕他们此时早就认为自己手中拿着的红包是他们理所应当得到的了,因为这些资助的钱并不是白白得到的,而是已经为此付出了很多。为了得到资助,这些大学生需要配合各类采访;需要在各种公开场合中,面对各式各样的人物,或者是领导,或者是企业老板,表达出自己的感激之情。他们一再地被抛到公众的视野之中,可以说,为了接受资助,他们付出了体力的劳顿、精神的煎熬,付出了不得不抛头露面被人谈论来谈论去的代价。这样的付出,还能够让他们认为接受资助需要感恩吗?他们的感恩已经表达得够多了,恐怕他们早已为此感到审美疲劳了。而这种审美疲劳也会让他们认为他们的付出与接受资助是一种等价交换,资助是他们应该得到的,而不再需要更多的感恩。

  感恩的心不是没有边界的。在笔者看来,正是这样一种资助方式,让一些大学生失去了感恩的心。在这样的资助活动中,作为主办方的领导或者企业家已经得到了他们想得到的,如宣传,如名誉,如影响等等,他们还需要什么呢?如果再需要他人的感恩之心,就只能说是苛求了。所以,唤醒一些贫困生的感恩之心,首先应该改变这样一种运动式的资助方式。

  慈善最高境界:但求付出不求感恩

  孙立忠

  蒲松龄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这话在今天看来,或许有可探讨之处,某些搀杂其他动机的为善,对整个社会而言,还是有益的,给予一定的褒扬也未为不可。但毫无疑问,“无心为善”——— 不是怀着某种动机的为善是更高的境界,也更令人赞赏。

  从情理上来说,无论是出于感恩,还是出于礼貌,受助者表达一下感谢也是应该的。然而,不口头或书面表示感谢、感激就是“无情”吗?就要为此感到“寒心”吗?“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或许有些人不善于表达,或许还有人觉得表达的时机未到,如此而已,而且还要考虑到贫困生因生活窘迫而通常具有较强的自卑情结,甚至“极度自尊”,他们更习惯于将感激埋藏在内心深处,那么,其不将感谢的话语倾吐,也实在有可以理解之处,而不应动辄责之为缺乏感恩意识。

  资助贫困者只应将自己定位于道德资源的启动者,通过自己的慈善之举启动道德资源,让道德资源开始燃烧,放出光与热,照亮和温暖他人,并让其在感动、互爱中薪火相传,就像诗人闻一多所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因资助别人,于是自己就有一种道德优越感,期望对方有合乎自己期望的表现,这种期望无疑给受助者一种精神压力,有违慈善的本义。作为慈善救助,就应设身处地地为受助者着想,充分考虑对方目前的境遇,顾及对方的尊严和感受,不为其增加心理上的负担,让人感觉如沐春风。无论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慈善大家特蕾莎嬷嬷,还是国外很多职业慈善机构,他们给予弱者诸多帮助的时候,从来就没有想到过什么回报,甚至不留任何名姓,因为在他们看来,所谓爱心、慈善,更多的是一种付出,是一种自身道德的满足,和回报感恩无关。事实上,很多普通百姓不留姓名捐款资助贫困生,也正是慈善最高境界的体现。可是,这种“但求付出,不求感恩”的真正的慈善者还太少太少。

  网友评论

  广东手机用户:我是一名资助者。什么叫感恩?我们要对方感什么恩?笑话,连最起码的文明礼节都不懂,请问你寒心不?

  鞍山网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热心捐助的朋友,当你捐助时,一定内心洋溢着快乐,这就是给你的回报,你已经得到了。“谢谢”没有表达,不表示受助者内心没有感激,还是宽容他们的自尊吧!

  天津网友:捐款就是为了让人谢谢,那跟旧社会的“我花了钱,来,给大爷笑一个”有什么分别?

  湖南怀化网友:看看深圳的丛飞,资助了那么多人,他死后,又有几个有良心的去看他了?竟然还有人说丛飞资助她,是对她有目的的!可耻,可悲啊!

  zhaozhengzx:看到这则新闻我很痛心!因为我也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今年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感恩有很多方式,写信、电话问候、默记在心等等。我出生在鄂西北一个贫困家庭,在我上学生涯中,我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我的亲戚、我的老师,还有朋友……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忘记他们,我甚至连他们给我的钱一分一角都记得清清楚楚,几年来我从没有忘记……这么久没联系,因为我想以一个“有出息”的样子站在他们面前,我相信这样他们会感到更加欣慰。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