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元抚恤金”报道何以被“误读”

发布时间:2015-02-04 18:0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01月07日 02 版 | 查看:7024次

  一则“牺牲消防员抚恤金仅2万元”的消息引起了舆论哗然,有人说,虽然不能用钱财来衡量生命的价值,但对于牺牲的英雄和他们的家人来说,2万元却是一个令人心寒的数字。这样的讨论,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环境里显得尤为激烈。对此,人民日报在“政策解读”专栏作出了最新回应,称这一信息“系误读”,该报报道说,“这2万元仅是荣誉奖励,而非真正的抚恤金”。

    很多人听到最初被“误读”消息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反应:“怎么这么少?”这一信息系由有关部门发布,介绍了对牺牲消防队员的褒奖情况,获得了烈士称号,获颁“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并称“为其家属发放抚恤补助金2万元”。这一消息通过媒体迅速传播,引起了社会各方的议论。有人认为,就凭这样的抚恤数额,谁还愿意去奉献牺牲。也有人说,补偿少了,会被认为“冰冷”,补偿多了,会被人拿来与农民工伤亡比较,斥责“不公平”,到底“多少是多,多少是少”呢?而且,在英雄牺牲之后,这样赤裸裸地讨论这些问题,是不是一种不敬?还有人说,明眼人都能看出,2万元仅是某个部门拿出的一部分补助金,拿这个大做文章,显然是有些人“别有用心”。

    最初发布消息的部门,不会想到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和争议。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工作,一次配合工作发布的简短消息,为何会引起轩然大波?

    首先,是互联网舆论环境的变化,让权威媒体发布消息的垄断性、专业性减弱,自以为发布了事,可以给社会和公众一个交代,没想到,反而引发了更多议论和质疑。而且,自媒体发出的广泛意见,可以瞬间瓦解传统媒体发布消息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真假难分、是非难辨,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下,考验着公众的媒介素养和社会常识。

    因此,好的舆论环境,不能仅仅指望公民凭个人素质和生活理念来判断一个消息的真伪和好坏,必须强调媒体的释疑、解惑、核实、求证的责任。具体来说,在报道消息的第一时间,媒体记者不能对有关政府部门提供的“新闻通稿”照单全收。政府部门有自己的职能和社会分工,对于新闻传播而言,他们并不专业,也许并不了解公众接受新闻的兴趣和取向。在新闻发布存在语焉不详和瑕疵的时候,采访记者有必要进行必要的背景追问和详细说明。因此,可以看出,在公众误读抚恤金事件上,有最初发布者不熟悉信息传播规律和媒体记者只管发通稿的“偷懒”嫌疑。一个信息不全或缺少必要说明的消息发布之后,让公众感到茫然和一头雾水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针对抚恤金报道而言,在信息发布的第一时间,相关部门和媒体就需要对相关规定进行说明,而不是在舆论哗然、质疑声不断的情况下,才开始“政策解读”。当然,即便是事后解读,也比众声喧哗之下无动于衷要强。在这一点上,从政府部门到媒体还有太多的经验教训值得吸取。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