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19 10:26 | 来源:绍兴晚报 2013年10月18日第14版 | 查看:1875次
高校让贫困生演讲比穷获助学金被指伤口撒盐
听说过选美、选举、选修,但是您听说过“选穷”吗?这样的一幕最近就在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一个班级内上演了,按照学校的要求,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来诉说自己的家到底穷成什么样,由同学来进行评选,按照评选得票的高低来决定同学们都能够获得什么样等级的助学金。那么我们就在想,不知道上了讲台去做这个讲演的同学们,他们心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滋味?央视《新闻1+1》2013年10月17日播出“‘伤人’的助学金”,以下为文字实录:
上台“比穷”,囧得不敢抬头
评论员董倩: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听说过选美、选举、选修,但是您听说过“选穷”吗?这样的一幕最近就在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一个班级内上演了,按照学校的要求,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来诉说自己的家到底穷成什么样,由同学来进行评选,按照评选得票的高低来决定同学们都能够获得什么样等级的助学金,那么我们就在想,不知道上了讲台去做这个讲演的同学们,他们心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滋味?今天我们的节目就来关注贫困大学生的权益这样一个问题,首先还是来了解一下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解说:贫困的学生就没有自尊心吗?就得在全班面前讲述自己遭遇的不幸并公之于众吗?这样合理吗?一连串的提问发自一个大学生的微博,几天前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发微博称,他所在的学院要求贫困生在同学面前演讲,然后由同学投票选出最贫困的学生,这将决定他们获得助学金的等级。微博内容是否属实,《沈阳晚报》的记者做了采访。
《沈阳晚报》记者唐心萌:他们班提交申请(助学金)材料的一共是8个人,最终的结果应该是选了5个人,每个人都要上去讲一讲自己家里面的家庭情况,然后由全班同学投票,投出最后5个得票最高的人。
解说:虽然被人称为演讲,但当事的学生表示,这个过程其实非常短暂。
唐心萌:她是从外地来沈阳上大学的,她家里面的家庭情况就不是特别好,当时在台上讲的时候,也就是讲了几句家里面的收入情况,家里面父母的情况,她当时就想赶紧讲完,赶紧下来,不敢看全班同学的眼睛,就是低着头讲一讲,然后就下台了。
解说:面对全班同学当众表达自己的家庭如何贫困,我们无法想象8名家庭贫困,并向学校提出申请,希望获得帮助的学生是怎么完成他们这场所谓的演讲的。
唐心萌:她跟我讲,他们班有的同学可能就是对这方面并不是很介意吧,讲的时候也是声情并茂的那种,底下的同学听着也挺感动的,这样的话他得票就很高。
解说:因为性格和观点上的差异,学生们演讲的心态或许不尽相同,但是这种上台比穷、投票选举的方式,对贫困家庭的学生意味着什么呢?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演讲,日后他们又该用什么心态面对手握选票的同学呢?
唐心萌:她就是觉得这件事儿其实挺伤害到她自尊心的,就怕大家认为她家贫困,然后会同情她,或者是会笑话她,所以她心理负担很重,讲过这件事情以后,她就觉得可能有点抬不起头来,然后有时候不太敢看同学的眼睛。
僧多粥少,校方自称很无奈
解说:其实除开今年,在已经读大二的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生中,不少人去年也有过上台演讲的经历。
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我上去就是具体介绍一下我们家父母职业,介绍一下家庭情况、家庭的收入情况,当时说完之后也没什么,下来之后才感觉到不好,毕竟那属于极度隐私的事,出书面申请,那样会更好一点。
解说:在沈阳大学的采访中,记者也找到了工商管理学院的相关负责人,负责人表示这个环节是对贫困生的认定,因为认定需要分三个等级,而且有一定的名额限制,为求公平减少造假,他们就采取了这种演讲的方式。实际上面对这样一种形式,负责相关工作的同学心情也是十分难受,他们甚至想办法来干扰这样一种做法。
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我们作为投票的这些人觉得这件事情特别残忍,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这几千元钱来完成自己的学业。但是要选出那么几个来,才拿到这些钱,我就告诉大家把票都写成一样的,能够把票数拉得近一点,就近一点,我们私底下是用这种方式反抗的。
董倩:为了拿到助学金就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演讲,要自证贫穷,虽然说学校方面也一再说我们进行的不能说是演讲,应该说是在班集体内部进行了解情况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都说将将心比心,如果换了您对这样的一种方式,站在讲台上跟同学们诉说自己的家庭贫困情况,您又会怎么想呢?我们也做了一个调查,这是来自央视新闻和搜狐一起进行的调查,我们可以看一下结果。有67.5%的人认为,这样的一种方式是当众揭伤疤,伤害了学生的隐私和自尊,但是也有26%的人认为,比穷并没有伤害到自尊,为了获得帮助就应该有面对的勇气,应该说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其实接下来我们想关注这样3个关键词,一个是年龄,一个是个性,一个是背景。首先来说年龄,这个岁数的大学生20岁左右,应该说是自尊心最强的时候,他们一方面需要这笔钱,我说的是贫困大学生。另外一方面他们也需要保护自己这种来自贫困家庭的自尊心,他们想保护自己的这点隐私,但是在这样一种评选的措施底下,他们只能作出二选一,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有点不公平。
再来说个性,坦率地说,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都有着比较倔强的性格,那么这种性格的大学生都是不服输的,他们并不愿意过多在同学面前去提及自己这样的一个贫困的家世,这一点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
再来看第三个就是背景,应该说贫困并不是罪过,它可以去砥砺人的成长,但是贫困也不应该成为一个标签,在整个大学的过程中始终去伴随着他们。好了,如果我们结合这三方面来看用演讲的方式去获得助学金的话,应该说这并不是一种雪中送炭的方式,确切地说,是给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在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有的学校还把征文和贫困助学金“混搭”
解说:看到沈阳大学演讲比穷的新闻,也让一些网友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想起大一的时候,我们班同学在工字楼那个教室轮流上讲台上去哭穷,太伤自尊了。我们班也是这样的,非得让同学边哭边讲,为什么班主任不自己去家访呢?
徐州某高校学生小高:当时在我们班开个班会,说谁家里有比较困难的到前面讲一下,气氛比较尴尬,有的同学觉得,现在的“90后”都要面子,有点不自在,有一个讲了一半都不愿意讲了。
解说:今天《华西都市报》城市读本也报道了一则助学金评选的新闻,报道称在四川广安的一家技术学院,家庭困难的学生如果想申请助学金,就必须要参加一个主题征文活动,并以此作为评选助学金的前提条件,这就是10月14日这家技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官方网站发出的通知,征文活动的主题是“助学、筑梦、铸人”。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小张:把征文和贫困助学金混合在一起的话,这就是一个弊端了。有的家里面贫困的学生因为各方面的条件限制,没有这方面的文采,如果这个活动没有胜出的话,那么他就得不到这笔助学金了。
解说:今天在被媒体报道之后,该学院的一名负责人又表示说,这个通知是表述失误,他们并不是强迫征文,还是本着自愿的原则。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吴主任:管理人员的过失,我们已经要求把它纠正过来了。我们就是鼓励学生,把自己奋斗的青春张扬一下,其实我们就相当于布置了一个作业。
解说:虽然该系主任说不强迫征文,但是对于申请助学金的学生来说,不写的话还是担心丧失资格。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小李:这些征文写得还是挺积极的,还是挺好的。个人觉得其实没必要,因为毕竟想写就写,怎么能有规定每个人必须要写,每个人写的不一定是自己,有的真实,有可能会写其他的。
解说:小李说,征文要展现自家的贫困,他还是觉得不好意思,我们了解到“助学、筑梦,造人”主题征文活动已经在全国高校中开展了几届,评选出的优秀文章都要公开,很多征文中都不把作者对自家困境的细节展示。吴主任进一步解释说,该校的助学金评选征文只是辅助条件,他们还是有其他程序的。
吴主任:要根据贫困生的档案里面表现出来他的这个情况,要评定学生是否是真的贫困,评定了之后根据他的家庭情况来进行档次的划分的。
解说:这位学院负责人还透露了一个信息,助学金的评选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国家规定的名额是20%,而他们学院有1500人,现在接到的助学金申请书就有七八百份,占到了一半。按照通知,明天是交征文的最后期限,截至今天下午,他们已经收到了100多份征文。
专家:校方应主动
担起调查的责任
董倩:另外,我们请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简短地给我们说一下,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比如说刚才短片里也呈现了1500名学生的一个学院,有一半的学生都申请了助学金的申请书,那真正要区分开谁真正需要帮助的话,可能就是需要一种把隐私给交露出去的方式,您认同吗?
熊丙奇:这种事情当然是不认同的,应该讲教育部和财政部曾经发过有关的文件,要求学校组织贫困生的评议活动,主导公平、公正,但实际上这个要求私下学校是可以采取既保护学生隐私,又做到公平的一个做法。一方面可以举行这个评议活动,但是我是在小范围内的,然后有关评议的过程是不向外公开的,但是内部是透明的,比如说老师、学生来共同参与评议这是一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需要学校做大量的很细致的工作,比如说去调查他当时读书的中学的情况,然后再去了解他家庭的信息,这个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人性化的做法值得借鉴:
从学生餐饮消费
看经济能力
董倩:好的,其实刚才熊院长也在说,在大学这样充满智慧的空间里面,是可以想出一些非常聪明的方式,既能够满足大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够解决他们实际问题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解说:同学你好,发现你上个月餐饮消费较少,不知是否有经济困难,如有困难,可电话、短信或发邮件给我,若无困难也请回复一下,以便下月不再重复问询。这是今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一名女生收到的由校方发出的短信。原来这个女生因为节食减肥,5月份饭卡消费较少,没想到学校竟然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并发送系统短信询问情况,感动之余女生将短信发在了自己的微博上,短短一个周末微博就被转发了5000多次,众多网友留言赞许,有些正在上大学的大学生甚至圈出自己母校,希望能予以借鉴。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王志:学生在学校里的餐饮消费,主要是通过校园卡进行的,能够及时发现一些可能存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助于学校及时伸出援手。
解说:短信就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自主开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系统,这个系统会对全校本科生周一到周四的中餐和晚餐消费值进行统计,一旦出现过低消费,系统就会预警,学校进而就向学生发出询问短信,了解情况后采取针对性资助措施。从去年9月启动至今,已经有20多名学生接受了资助。
华东师范大学受助学生:刚开始没看后面那些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诈骗短信,后来就感觉很惊讶,于是通过邮箱回复他们,后来他们就通知我去拿钱。
解说:通过一套系统了解学生是否需要帮忙,所有数据、名单都不会对外公布,只用作勤工助学,而且反馈都是一对一,不会泄漏学生个人隐私,那些家庭贫困的学子应该欢迎这样静悄悄的帮助。
王志:这个数据只有我们负责资助工作的个别老师和管理这个信息系统的老师能够看到,其他的人是无法看到的。
华东师范大学受助学生A:我问我们班同学的时候,他们说没收到,也不知道这个事情,其他学生啥都不知道,完全是老师在私底下跟我聊的,所以隐私方面也不担心。
解说:对此不少人感叹,学校对于数据的挖掘应用,让冰冷的数据有了人性美,这是大数据时代的小感动。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挺人性化的,考虑挺周到的。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A:确实是让学生感受到了温暖。
解说:从被动评审到主动服务,一个困难生预警系统很好地保护了寒门学子的自尊心和隐私。据了解,目前华师大正在开发综合预警和学习预警系统,以更好地将数据用于人文关怀。(央视)
(责任编辑:杨晓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