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继敏——超越亲情的孝与爱

发布时间:2012-10-23 08:40 | 来源:中国彬县文明办 2012-03-27 | 查看:1710次

   胡继敏河南省驻马店市人,她从小失去双亲,中年又遭离异,太多的不幸,使她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为了生活,2002年她独身一人来到西安打工,在打工期间,经人介绍,她认识了彬县北极镇沟老头村的柴战虎。能找到相依为命的伴侣,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也是她一直的期盼。于是,2003年春节,她满怀希望地走进这个新家。

  进了门,她才了解到这个家庭的困境:几年前,柴占虎的前妻因病去世,家里为此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三个子女最大的16岁,最小的只有12岁,都在学校读书,还有个70多岁的老母亲;家里的收入主要来自六亩薄田出产的粮食,另外靠柴占虎农闲时出外打工挣点钱。尽管如此,但她觉得他人好,还年轻,只要好好干,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可谁知就在这年冬季,祸从天降:柴占虎去咸阳打工时,不幸遭遇车祸!他丢下2万多元的外债,撇下三个正上学的孩子和年迈的母亲走了,却把一个天大的难题留给了她。

  处理完丈夫的后事,她便成了全村人关注和议论的焦点——

  村里人私下议论纷纷:这个家穷得像被大水冲了一样,现在顶梁柱又倒了,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哪个不是累赘?她要是留下来,那不是睁着眼睛往火坑里跳?看着吧,等后妈一走,这个家就完了!也有人劝她说:“你走吧,柴占虎死了,你没有责任抚养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的三个孩子,更没有义务去服伺他那老妈。再说,你这个身单力薄的女人,也根本无力承担起这个家庭。”

  命运又一次把她推到十字路口,她当时心里很乱,可以说是翻江倒海。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最终,在乡亲们异样的目光中,在好多人预言她不可能留下来的情况下,她含着眼泪留了下来。因为她十分清楚:她拔腿一走,完全可以重新很好地安排她的后半生,可这三个孩子咋办?老人七八十了,啥也做不了,孩子上学谁给他们做饭?地谁来种?这个家谁来维持?她选择留,就意味着选择吃苦。可能有人说她傻,可13岁没了母亲、16岁失去了父亲的她,尝够失去父母的无助,体验过孤儿生活的艰难。她如果独自去寻找自己的幸福,那幸福也是残缺的,会使她的心灵一辈子得不到安宁。她相信,有一点人性和良心的人都会这样做的!

  从此,她既当爹又当娘,忙完地里忙家里,用自己的肩膀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为了换取微薄的收入维持家用,农忙季节,她忙完自家的农活,又去附近的村子帮人疏花、套袋、装果子。农闲季节,就赶到西安、咸阳打工。有一年暑假,她去西去安打工,几个孩子也要跟着去,她说,一个都不许去,都给她在家好好看书学习,她能养得起你们。她没有多少文化,到了西安,只能卖报纸、捡破烂。每天四点多就起床去卖报纸,卖完报纸再去捡破烂。有一天,大儿子偷偷来到西安,看到她在垃圾堆里捡破烂,他说:“妈,这活不是人干的”。她说:“不干咋办?她一不偷二不抢,不怕吃苦,更不嫌丢人。”

  就这样,她起早贪黑,把一天掰成两天,把黑夜当成白天,拼死拼活地干活。有一次,给别人套果袋时,家里的油菜也要收,为了赚取一天25元的工钱,她白天套果袋,晚上摸黑收油菜,半夜四点起来用架子车往回拉,天亮了又赶去给人家套果袋。

  眼看三个孩子上学开支越来越大,2004年,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栽植了2亩苹果树。栽树时,她不愿意占用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只好一个人昼夜不停地挖树坑。记得有一个晚上,她竟然挖了20个一米见方的树坑,让前来检查的乡村干部都为之吃惊。当她在这100多个树坑里全部栽上果树时,已是满手血泡,胳膊和腿疼得都抬不起来,眼睛困得几乎睁不开。

  村上的姐妹们看她太辛苦,硬拉她到家里坐一会儿,可是,她屁股还没坐热就急忙跑到地里。为了节省耕地费,她一撅头一撅头挖完几亩地,一把一把拔完地里的杂草,并在房前屋后种上辣椒、豆子、红薯等,以补贴家用。她深知,全家五口人的吃穿用度都指望着自己,对于挣来的每一分钱,她都精打细算,省了再省。家里唯一能保证的就是天天有盐吃,从来不敢买一分钱的菜,连磨过面的麸皮也蒸成馍来吃。

  尽管她想尽了办法,吃尽了苦头,但家里的日子还是捉襟见肘,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她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还要为一家人的吃喝发愁。2005年,由于无钱买化肥、无钱犁地,家里没有种麦子,全家人一年的口粮毫无着落。那年,她只好有钱时买一点面粉吃,没钱时借一点,凑凑活活过了一年。三个孩子都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比较大,加之没有菜吃,往往是晚上还有半盆馍,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啥都没有了,她不得不东挪西借。

  好在村里的人们都愿意借给她。因为她的所作所为,渐渐赢得了周边群众的尊重,在困难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帮她。二来她很守信用,只要有钱了,就会及时还别人的帐。柴战虎生前在外边做小生意欠了别人的钱,他过世后,人家看到家里的情况,出于同情,就说这钱就不要了。她当时说,你放心,这钱她一定还给你,即就是她还不上,他还有儿子呢。她给儿子说,宝荣记住,人家在咱最困难的时候帮了咱,咱一定要还给人家。宝荣说,妈,你放心,这个钱她一定要还,不能亏了好人。

  七年来,她凭着自己的双手,不仅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而且还清了丈夫生前欠下的外债。由于长期的劳累和缺乏营养,她积劳成疾,眼睛出现了问题,白天还能看到远一点,一到晚上,看东西一片模糊,晚上出去时,只好靠孩子们扶着走。

  2006年3月, 村上的好心人看她实在撑不下来了,为她在本镇曹家坳村找了户人家。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她把家里收拾了又收拾,给孩子们叮咛了又叮咛:叮咛爱看电视的宝荣少看电视,好好念书;叮咛晚上爱蹬被子的宝莉盖好被子,小心着凉。还告诉孩子们,她人虽然走了,可心还在这个家里,走了跟没走一样,地里活她照常干,该种的时候她回来种,该收时她回来收,你们不要操心,只管好好念书……孩子们泣不成声地说:“她们舍不得你走,她们好不容易有了妈,你一走她们又没妈了,成了没人管没人爱的孤儿了……”。四年来超越血缘的患难亲情,让她们娘儿四个难分难舍,整整哭了一个晚上。天亮了,她怀着万分复杂的心情含泪带着女儿去了曹家坳村,可是她的心却留在了沟老头村这个一贫如洗的家里,说起来,她自己都难以理解——

  在曹家坳的日子里,她常常做好饭,就跑回沟老头干活,一直干到天黑才赶回曹家坳村。她照旧给孩子们买衣服、买菜、买吃的,照旧付水费、电费,给孩子们捎钱。孩子们来曹家坳村看她,她不仅要看着孩子们吃饱喝足,走的时候还要给孩子们带上一堆吃的、用的。当听到从湖南回来的二儿子患了痤疮时,她心急如焚,赶快卖掉家里的几棵树,加上自己平时抠下的钱带儿子去西安看病……

  当人们看到她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挥汗如雨地干活时,当人们目送她在夜色中拖着疲惫的身影返回曹家坳村时,当人们一次次接过她给孩子们捎的东西时,沟老头村的很多乡亲们落泪了!他们不止一次地对她说:“可怜的女人啊,抚养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娃,照顾别人的老娘,你到底图的什么呀?”其实很简单,当她不愁吃不愁喝的时候,她反到吃不香睡不甜了,因为她脑海中总是晃动着三个孩子和老人的身影,她这样做,图的是心安理得。但她也因此和曹家坳村的丈夫摩擦不断,最后终于带着女儿返回沟老头村,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家。

  2007年4月,她用打工挣来的钱给娘儿四个每人买了一双布鞋,不久,她发现大儿子脚上的鞋破了,就把自己脚上的鞋换给儿子。儿子含泪拒绝,她劝儿子说:“她在家里,穿什么鞋无所谓,你在学校里穿烂鞋同学们会笑话你”。她穿着这双破布鞋去义门镇良社村套果袋,回来时下起了大雨,没跑几步,鞋底就掉了,她只好光着脚回家。

  七年来她天天都在拼命挣钱,却很少给自己花钱。她出去套一天果袋挣回的十几块钱,儿子几块、女儿几块,三下五除二,就用完了。七年来,她没有给自己添过一件衣服,没买过一瓶搽脸油。她穿的衣服是进这个家时穿的那几件旧衣服。可是孩子和老人的衣服却随着季节的变化,该添就尽可能添。尤其是孩子们学习上需要的东西,她一点也不心疼钱,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的需要。那年,她在西安打工,孩子们打来电话,说家里那台旧黑白电视机坏了。她想,孩子们正是学知识的时候,没有电视,孩子们怎么增长见识,怎么了解外面的世界?她咬咬牙,花700多元买了一台21寸的彩色电视机。腊月29日,当她踏着厚厚的积雪,抱着电视出现在家门口时,三个孩子欢呼着扑了上来。那台电视给孩子们带来了多少欢乐、多少希望、多少梦想!可那700元钱里浸透了多少个日夜的辛劳与汗水?只有她自己知道。但看到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她却又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她患子宫肌瘤多年,常常被病痛折磨得睡不着觉。她给婆婆和孩子们看病,却把自己的病一拖再拖。当她好不容易凑齐了手术费时,又面临小儿子去湖南上技校,她又毫不犹豫地拿出手术费交给了儿子,自己继续忍受病痛的折磨。她想,她的病能拖,孩子学到技能了,这个家才会有盼头。直到去曹家坳村的那年,才勉强做了手术。

  她不仅疼爱孩子,对待婆婆,也像亲生母亲一样孝敬。精心照顾婆婆的饮食起居,为她烧炕洗衣服买药,有空儿还用架子车拉着老人赶集。婆婆牙齿掉光了,吃饭不方便,她拿出打工挣来的500元钱给老人装了假牙。每次赶集,总要给婆婆买点好吃的。婆婆生病了,更是悉心照料。有一次,婆婆不慎摔伤了脚,她天天用盐水给她洗,婆婆说自己脚脏,叫她不要洗了。她却笑笑说:“她从小失去了妈妈,您就是她的亲妈,让她给您尽点孝心吧”。还有一次,婆婆背上长了一个疮,疼得无法睡觉,她不怕脏和臭,坚持为她清洗疮口,挤出里面的脓,然后买来药给她贴上,四天之后婆婆的疮就好了。村上的人都说:柴战虎在世时还经常顶撞老人,可胡继敏进门五年了,没和婆婆红过一次脸,没高声说过一句。真比她亲生儿女还孝顺。

  尽管肩上的担子如此沉重,生活如此艰难,可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她总是默默地扛着,从不在孩子们面前抱怨。为了调节家庭气氛,她给孩子们规定:每到星期六,做完家庭作业后,必须在院子里锻炼,缓解一周的疲劳。这时候是她们娘儿四个最开心的时候,三个孩子拉着她在院子里比赛打羽毛球、跳绳。她和孩子们在院子里尽情地跑着、跳着、追着、笑着,所有的艰难困苦都在这笑声中悄然隐退。在她们这个一贫如洗的家里,最不缺的就是笑声。她常对孩子们说:人再穷困,精神不能倒,只有保持快乐心情,才有改变贫困的力量。只要她们娘儿四个凑在一起,屋里屋外就会飘满开心的笑声。

  有一年过春节,她们没钱置办年货。大年三十的晚上,听到家家户户都放起了鞭炮,看着自己沉闷的家,她就向孩子提议,咱们也想办法制造点年气吧!于是,她们娘们几个拿起家里的脸盆、碗筷敲了起来。大家争着、抢着、笑着。孩子们高兴地说,咱们敲盆的声比鞭炮声还响!那一年,虽然没有鞭炮声,没有年夜饭,没有押岁钱,她们娘几个却在锅碗瓢勺声中度过了一个开心、难忘的除夕之夜。

  在她的引导下,孩子们的生活虽然很清苦,但每个孩子却能活泼、快乐、健康的成长,而且品学兼优,个个成绩名列全校前茅,兄妹三个的奖状贴满了墙壁。每当她看到孩子们的奖状时,她就会增加一份信心和力量,决定把三个孩子扶养成人。更让她高兴的是在去年高考中,她的大儿子柴宝荣以555分的优异成绩,被陕西科技大学录取。

  七年来她所做这一切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张扬,或求得什么回报,但这些事情还是渐渐传遍了周边的村子、传遍了北极镇、传遍了彬县。她家的困境被县委、县政府领导得知后,特别是看到她家五口人还住着三间危漏瓦房时,县委、县政府在尽力解决她家困难的基础上,还组织了大型捐赠仪式。一双双援助之手纷纷从四面八方伸来,一股股爱的暖流汇聚到这个贫寒的家里,使她万分感动,深深感受到党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她的事先后被中、省、市、县多家媒体报道,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年7月,她的家被授予陕西省“五好文明家庭”,2008年3月,她被评为咸阳市首届“十大杰出女性”。同年又被咸阳市委、市政府评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人物,同时被推荐为全省道德模范人物候选人。社会各界捐助资金10万多元,县上三家企业与她签定了为三个孩子上学资助学费的协议。最近,由北极镇政府负责,用捐赠的10万元资金为她家盖起了4间砖混结构的平房和围墙、门楼及5间养猪圈舍,还维修了原来的3间危漏瓦房。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整天为生计操劳的她,终于解决了温饱,摆脱了贫困,使她有能力带领一家人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大道。

  每隔一段时间,她就把孩子们叫在一起,让他们每个人谈谈自己的想法。实际是想提醒他们,她们家的好日子是怎么得来的,意在教育孩子一定要立志成才,来回报关心和爱护这个家的好心人。孩子们也十分懂事,知道是党和政府以及众多的好心人救了她们这个家庭,给了她们希望,纷纷表示一定会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把感激化作动力,努力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有用之才,将来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社会,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七年来,她虽然付出了艰辛和劳苦,但却收获了更多的真情和爱心。孩子们把她当成了亲妈,婆婆把她当成了亲闺女。每次她劳动归来,年过八旬的婆婆尽可能把饭做好,颤颤巍巍地跑来,为她擦去额头的汗水,关心地问这问那,每当此时她就会想起她的妈妈。几个孩子看见她回来,打洗脸水的打洗脸水,捶背的捶背,围着她忙个不亦乐乎。此时此刻,她感到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妈妈。在乡亲们眼中,这个家是清贫的,可处处都荡漾着人间真情,飘洒着爱和温馨,这里才是世上最温馨的家。她把一个即将灭亡的家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家,她无私、善良、坚强乐观、积极向上,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她为和谐社会尽了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