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李文祥:“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

发布时间:2012-10-27 13:11 | 来源:新华网 2012年09月02日 15:23:49 | 查看:1060次

(十八大代表风采录)87岁李文祥:“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

  新华网郑州9月2日电(记者双瑞)87岁的李文祥老人吐字已经不十分清晰,但谈起自己当选十八大代表,他迅速亮起的眼睛和表达的急切让人忘记了他的年龄。

  “高兴得不得了!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这个老头子。”

  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李文祥只是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一个普通的庄稼汉,一个偶然的机缘,他传奇的前半生才呈现于世人面前。

  1962年,国家号召干部精简下乡支农,这位参加过渡江、淮海等10余次重大战役、多次荣立战功的英雄再一次身先士卒。他说:“我是党员,吃亏心安,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

  乡亲们提起李文祥,一个个打心眼里敬佩。村民董明亮说:“作为战斗英雄,不要国家照顾,扎根农村、默默奉献,他是俺北街的骄傲。”在女儿李金英眼里,他和村里的大爷大叔没什么两样,从不以战斗英雄自居。

  1925年,李文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22岁正式参军加入华野10纵,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战场上屡建奇功,特等功、一等功的军功章和奖状装满了布包。1956年,他转业安置到福建省建设厅工作,身份为国家干部。

  “在那干着没滋味。”87岁高龄的李文祥一开口,嗓子眼一颤一颤像有东西堵着,但精神头儿十足,讲得绘声绘色,“当时听说国家有困难,要求干部支援农业,我就写报告。负责人说‘没你的事’,我说‘咋没我的事啊,我不是干部啊’!”

  1962年,李文祥带着妻子返回范县老家,从吃商品粮的国家干部变成了种地的农民,仅有的资产是生产队给的3分自留地和15公斤麦子。“没锅没灶,日子苦啊,”生活条件再恶劣,李文祥的赤子之心从未更改,“为党为人民,吃点苦受点罪怕啥?”

  李文祥先后担任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带领村民开挖水渠、复耕农田、推行稻改,不到两年时间,就把亩产一二百斤小麦的盐碱地改造成了亩产200多公斤的稻田。

  上世纪60年代末,“放卫星”盛行,时任生产队长的李文祥始终不肯昧着良心说瞎话,如实上报的粮食产量总排在报表最末位,因此受了不少委屈,但生产队社员们的吃饭问题在村里解决得很好。谈起李文祥的一身正气,上点年纪的村民无不肃然起敬。

  为集体利益鞠躬尽瘁,李文祥自己的小家却长期在贫困线上挣扎。刚回村时,他和妻子在闲置多年的破庙栖身,直到1983年才盖起属于自己的三间瓦房。哪怕是现在,他的小院在村里仍称得上简陋。

  董明瑞等几个知心的老伙计知道他当过兵,好心劝他:“你作出过贡献,咋不去找国家要求照顾啊?”李文祥不以为然:“照顾啥?咱的条件比很多人还强呢。”女儿曾偷偷拿他的复员军人证去民政局领补助,李文祥知道后狠批一顿,嫌给政府添麻烦。

  50年来,李文祥扎根农村,再苦再难没向国家伸过手,更没炫耀过自己的功绩,用沉默和奉献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赤子情怀。他先后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50名优秀共产党员之一,全社会掀起了学习李文祥的热潮。

  告别的时候,李文祥拄着拐杖热情相送。在他身后是棵长了几十年的枣树,虽历经风霜仍果实累累,映照着悬在堂屋的匾额——“英雄不老”。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