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做好人成本高”须一分为二地看

发布时间:2012-05-26 10:40 | 来源:新华网 2012年05月23日 08:46:22 | 查看:1219次

   范子军

  如何营造做好人的环境?在一项对7804人进行的调查中,72.1%的人表示政府应制定相应制度,不让好人吃亏;70.0%的人指出要营造好人受羡慕、受尊敬的社会环境;62.5%的人指出要加强宣传引导,让好人有榜样作用;57.9%的人认为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5月22日《中国青年报》)

  做好人,即使是举手之劳,也免不了要有一定的付出,有时还得承受不可预知的伤、残甚至牺牲生命的风险。此外,个别“好人得不到好报”、“恩将仇报”极端事件的发生,还让一些行善者有可能遭到受助者的误解或讹诈。老实说,“做好人成本高”得到一部分网民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

  不过,坊间有个说法,“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正面的、善意的行动、事件,因为体现了社会的主流价值,因此大家对此往往习以为常,而一旦出现负面的东西,则很容易传播出去,并且受到广泛关注、质疑和批评。极少数做好事反被讹事件令公众条件反射般地受到刺激,恰恰说明了这一“定律”。

  正是基于这个道理,我们对“做好人成本高”就有必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一方面这一现象的确存在,另一方面这只是极个别、极少数的现象。在主流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上,大家普遍还是认同和遵从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精神的。因而,我们要努力剔除“好人成本”中可能存在的假想的、虚拟的或有意无意之中被放大的成本,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自己吓自己”,进而从整个社会心理层面实现“降本”、“减负”。

  也只有客观、辩证地看待“好人成本”,避免以偏概全、把个别行为当成普遍现象,稍有风吹草动,就哀叹道德滑坡、世风日下等极端观念,才能真正做到以淡泊、理性的心态,坚定自己的道德信仰,通过制度保障、社会倡导、日常教育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让好人有好报、好人受尊重日益成为道德自觉和社会常态,进而遏制乃至杜绝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做好人成本高”、“英雄流血又流泪”等怪象。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

第1楼 安徽省合肥市2012-05-28 10:51:20 发表
匿名网友:我不是英雄 我流泪 不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