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杨廷栋:一个七旬老党员的情怀

发布时间:2008-10-22 08:0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8-08-06 | 查看:2568次

  杨廷栋,1934 年出生于富平县刘古乡三寨村村民。

  在他3 岁那年父亲撒手人寰,22 岁的母亲把他拉扯大,1972 年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 年参加工作。也许是自幼丧父的伤痛让杨廷栋刻骨铭心,或许是寡母养子的艰辛让他有了更多的人生感悟,或许是参加工作后的“供给制”给了他更多的温暖,杨廷栋一颗感恩党的心根深蒂固。

  1979 年,杨廷栋在日常收税工作中,得知当地许多企业资不抵债,难以维持,便按照“国家、集体、个人三兼顾”的原则,着重扶持了农械、搪瓷等厂子,帮助企业发展生产。当年7 月,他以自己的名义向别人借了5000 余元,为阎良农械厂职工发放了拖欠的工资。通过与厂领导交谈,他大胆提出“打破大锅饭,推行责任制”的生产模式,实现当月生产利润高达7 万多元,除了偿还了银行3 万元贷款和正常上缴税收外,企业第一次有了结余。

  1996 年退休后的杨廷栋,虽不能在岗位上做贡献,但他却把自己的退休金积攒下来,每逢党的重大活动,他就以党费的名义上缴。2002 年,杨廷栋患上了脑梗,一个疗程的药费就高达近2000 元,而他仍是省吃俭用,已分六次向党组织缴纳党费6000 元。

  如果说缴纳党费是杨廷栋对党忠诚的外在表现,那么关心弱势群体则是杨廷栋人格魅力的内在体现。去年冬天的一天,阎良政府家属院2 号楼的范老不慎从床上跌下,摔成骨折。杨廷栋花钱雇车,从富平请来骨科医生为范老医治。此外,杨廷栋把富平老家的杨文学、杨敬征、杨来娃、杨武4 户贫困户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不定期为他们捐款捐物。而他的小女儿夫妻双双下岗,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杨廷栋从没想到资助自己的女儿。面对许多人的不理解,杨廷栋说:“我可以供养子女完成学业,但不能供养他们一辈子。”

  杨廷栋退岗不退休,仍以一个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回到富平老家,当起新农村建设义务宣传员。解说新农村建设20 字方针;教育乡亲珍惜土地,不要乱搭乱建;引导当地农民更新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宣传阎良发展甜瓜、早春菜种植和奶牛养殖继的经验,使乡亲们受到了启示,改变了陈旧耕作观念。全村涌现出了养鸡专业户、蔬菜专业户、养猪专业户、种植甜瓜专业户。另外,他还对本村杨文学、杨敬征、杨来娃、杨武等4 户贫困户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不定期向他们宣传党的“三农”政策,还给他们捐款捐物,受到了乡亲好评。虽已过古稀之年,但有一颗对党赤诚之心的杨廷栋仍对社会奉献着……

(责任编辑:祁建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