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08 08:10 |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7月19日 08:00:27 | 查看:1710次
但遗憾的是,目前无论是各地监管部门还是行业协会,都在围绕一个人人喊打的达芬奇在做文章,而没有打开视野,延展检查范围,揪出更多“达芬奇”,更没有进行深刻的反思。
达芬奇家具造假事件日前闹得沸沸扬扬。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达芬奇事件不具有普遍性,不能说国内所卖的进口家具都是以假乱真。大家的质疑存在常识问题,其实,国际品牌可以有不同的生产地,只要标明产地即可。产品从中国出口,再进口到中国,只要符合法律规定,是可以的。”(7月18日《东方早报》)
达芬奇出现造假丑闻,作为行业协会不但不反思,反而为达芬奇开脱,让人难以接受。一方面,虽然达芬奇事件不具有普遍性,但绝对不是个例,这种造假现象早已经成为行业公开秘密。另一方面,“出口再进口合法就行”的说法不能让人信服,难道说骗子公司利用法律漏洞、监管缺位玩“出口再进口”的把戏就可行吗?
在我看来,很多企业玩“出口再进口”的把戏,不仅仅是欺骗消费者,像达芬奇家具一样在保税区里兜一圈,把自己伪装成100%原装进口,然后就涨价10倍卖给消费者;而且,“出口再进口”还会带来国际贸易摩擦,2007年有媒体就披露,学名叫做“国货出口复进口”业务在过去26年增长了3056倍,直至巨额的贸易顺差把中国推上国际舞台的风口浪尖。
可见,“出口再进口”不但造成消费环节很多矛盾,同时还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因此,“出口再进口合法就行”的说法站不住脚,监管部门必须警惕这一现象。我们还要意识到,“出口再进口”已经变成了不少行业的“潜规则”,据报道中国家具乃至卫浴、地板、瓷砖,甚至服装等多个行业都存在“假洋鬼子”,企业欺诈现象广泛存在。
显而易见,达芬奇事件不仅是达芬奇公司的耻辱,更是中国家具行业的耻辱,因为行业协会对这种公开的秘密长期听之任之。如果家具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协助监管部门规范行业发展,我想不管是达芬奇还是其它的“假洋鬼子”,都很难多年欺骗中国消费者。难道说一个行业的“潜规则”行业协会一点都不清楚吗?
事已至此,达芬奇的“密码”基本上全部破解了。据说达芬奇家具1998年进入中国,13年间一直没有“遭遇”执法部门的质量抽检,监管部门不作为是第一个“密码”。消费者长期盲目崇拜“洋品牌”,是达芬奇的第二个“密码”。达芬奇公司长期欺骗消费者,缺少道德血液,是第三个“密码”。行业协会对害群之马不加以清除,视而不见甚至有意开脱,是第三个“密码”。
但遗憾的是,目前无论是各地监管部门还是行业协会,都在围绕一个人人喊打的达芬奇在做文章,而没有打开视野,延展检查范围,揪出更多“达芬奇”,更没有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意味着一旦达芬奇事件降温后淡出媒体,家具行业“出口再进口”的“潜规则”还会继续存在下去坑害消费者,而消费者拿家具行业“潜规则” 似乎一点办法都没有。
笔者认为,行业协会是行业健康发展的维护者,不是行业的“开脱协会”、“包庇协会”。消费者质疑达芬奇事件并不存在常识问题,存在常识问题的恰恰是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要意识到,为达芬奇开脱、包庇达芬奇,只能使问题浅层次暴露,而深层次的问题则可能被掩盖了,如恶性肿瘤一般继续危害行业健康。为此,整顿家具行业必须重拳出击,全面“体检”。(冯海宁)
(责任编辑:李明俐)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