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08 08:02 | 来源:南都网 2011-08-07 | 查看:1254次
摘要:中国大学面临着改革之“困”,是困惑、困难和困局。面对困难,我们要想办法,打开思路,研究解决困难的方法,才有希望破局、开局。我要提出的是从全球化的框架来看问题,和大家讲讲汕头大学和香港大学的故事。
■嘉宾简介(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陈婉莹教授是驰骋于中英文媒体、香港、台湾地区及美国新闻界的教育家和资深新闻工作者,曾在美国从事新闻工作23年。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客座教授,现任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教授、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创院院长。
中国大学面临着改革之“困”,是困惑、困难和困局。面对困难,我们要想办法,打开思路,研究解决困难的方法,才有希望破局、开局。我要提出的是从全球化的框架来看问题,和大家讲讲汕头大学和香港大学的故事。要说明的是,我不是研究教育的专家,我不代表大学发言,只是个人的看法,跟大家分享的不是教育的理论,而是和大家分享一个实践者的办学经验。
大学竞争是全球性的竞争
前段时间高考放榜,现在第一批录取基本上已经结束了,香港大学和几家香港的高校都在内地招生。比如北京4名高考状元选择就读香港的大学,三个选了港大;还有重庆考生拒绝了北大、清华而被港大录取。这在媒体上变成了新闻。
其实,不论是内地的学校,还是香港的学校,我们面对的不是彼此之间的竞争,我们面对的是和全球最优秀的学校的竞争。
现在科技发展很快,全球化进程也很快,中国学生到国外留学已经变得比较普通了,中国内地学生留学的主要目的地,最多的去美国,大概占到1/3,澳洲占了29%,英国占了20%,亚洲只是占了5%,这其中包括了香港。内地去香港的学生是不多的,更多的学生去了美国和澳洲。
所以,我们的大学面对的是全球性的竞争。全世界的大学都要改革,在香港,大学改革已进行了好几年,明年从三年制改到四年制。这是非常大的工程,课程怎么改?学生进来会年轻一年,怎么教?还有师资、校园都要扩充。
在内地,大学改革也提上了日程。一年多前国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涵盖小学、中学和大学;其中第13章是有关大学的内容。《纲要》的重点,用温总理的话说,就是“大学应该逐步改变行政化,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大学应该以教学为中心,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在教育改革中处于重要地位。”
南方科技大学发生的争议正是环绕了“去行政化”的问题。《纲要》提到大学要“政校分离,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的制度。”什么叫“中国特色”?什么叫“现代大学”?就是我们不能把外国的东西硬搬过来,也不能把香港的东西搬过来,而是要借鉴外面的经验,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其实,高校一直都在做去行政化的尝试,而不是以南科大为开始的,只是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北大在2003年时提出了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深圳大学今年初提出全员聘任制,湖南大学也提出了要根据《纲要》让教学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对独立。教学完全独立很难,相对独立已经不错了。但是各校改革的效果如何,还没定论。
汕头大学改革的案例
汕头大学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大学,今年成立30年了。它是一个省级的公立学校,是省“211”工程学校。比较特别的是,学校的资金起码有四分之三是李嘉诚出资的。现在别的学校还在纸上谈的改革,汕大在2002年已经开始动手了。关键问题就是可否给予学校领导相对的自主权?汕大由校董会、平时由校领导会议和教师代表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共同监管。25名校董会成员有政府官员、香港与内地的学者、校领导和李嘉诚基金会的代表组成。校董会的主席是广东省的副省长,此外没有官员。这是去行政化的第一步。
汕大也花了很大力度进行人事改革。新闻学院的大步改革,都是在学校人事改革、体制改革的前提之下做出的。如果学校没有改革,新闻学院的改革绝不可能。大学层面的改革主要有取消新员工的终身聘用制度,老师进入汕大不能马上进入体制内,所谓的“体制”就是“铁饭碗”。国内大学的制度是“调人”,不是“聘人”。如果某老师在某个学校的体制里,要把他调进汕大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要把人事关系调到汕大。但他本来的单位可能不同意,不放人,这样的例子很多,那怎么办?也有的老师说,我不管,我就走了!但是这产生了超级多的问题。
学校也打算引进三/三合约制:一般的优秀学者来汕大是合约三年,表现出色的续约三年,再评估,就可以给予终身的聘任。如果这个老师很优秀,也可以提前三年给终身聘任。
还有,汕大用年薪制改革取代了基本工资和学时计算。一般的高校对老师的评估是量化的算学时,和在期刊发表了多少文章。老师带研究生,可以充多少学时,老师带本科生做论文、发表论文,又可以算学时。但是这样算太机械化了,汕大取消了算工时的制度,而改成了年薪制,合约老师没有基本工资加上岗位津贴和其他的什么津贴。新闻学院也容许部分全职的老师不要负担科研任务,专注教学。这些改革不易,是花了几年时间一步一步推进的。
合同制管理,明确聘用条款、任务和待遇。大学实行老员工老办法,新员工新办法,双轨的聘任制度,这样,我们可以多维度地考核老师,一般在国外以及港大的考核也是这样,做老师的几个方面,教学、科研、服务、行政。基本上老师做教学、科研的时间占了课时的40%到50%,行政、服务占10%,这是比较有弹性的评估,而不是一刀切。现在学科越来越交叉,跨学科的教学越来越多,都要合作。在港大,我教新闻课程,与科学院的老师合作教科技新闻,与医学院合作教公共卫生新闻。他们不太懂媒体,但是他们在科技话语上比我们懂,我们就合作教学。有了灵活的评估体系,我们的教学内容就可以创新,不然就做不了。
还有,合同制度允许灵活聘用,比如短期访问学者、兼职教师。现在很多大学聘请专职教授,要求博士,还要名校的博士,我们不是这样。特别是内容、专业非常重的学科,我们要请专业、有水平、有经验的人士来当专职教授,这完全是国际的规矩,我们不搞一刀切。2003年,我们引进了国际化师资,比如有一位教授曾任有名的美国《60分钟》的制片人和CBS的新闻副总裁,他来汕大至今工作8年了。他没有博士学位,但是他绝对是个非常好的老师。他有业界的经验,他知道怎么教育学生。
2010年,我们启动了“以成果为本”的教学模式改革。要求老师很清楚地设计教学成果,明白地讲清楚学生在完成一门课程后,学到了什么东西。譬如说采写课,学生修完后,应该学到了对突发事件、公共事件的报道、访谈、专访等。这工程我们还在做,要把教育的目的分解出来,落实到课程的层面,让学生参与、知道。这方法也会鼓励、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这些改革港大也在做,我也是把我在港大的经验引进汕大。当然在港大,改革比较容易一点,因为已经有一个“去行政化”的框架了。
汕大新闻学院改革的启示是,人事改革是其他改革举措成功的关键。南科大副校长的任命成为热门新闻,不是偶然的,因为这里面关系到怎么用人,任命、招聘等等,这确实是改革的关键!但是这又不是那么简单的,高校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与社会也有很多的关系。人事系统的变动关系到社会上其他体系更大规模的结构性变化,比如户籍制度、医疗保险、社会福利。为什么来求职的老师都想到体制内去?因为有保障。除非把体制做成统一的合约工制度来提供待遇,不然大家都想进入体制内。
汕大改革的另外一个教训是,要实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我们还是要回归教育的基本价值。不光是培训学生去找工作的能力,而是提倡知识作为教育的基本价值。
改革的力量还面对极端实用主义的误区。毕业生就业率是评判学校的关键点,叫“一次性就业率”。今年广东省8月就要去报了,学生6月拿到了毕业证,8月就应该就业。如果学生不就业,想在家睡觉、旅游、休息,学校的就业率就受影响。这个太简单化的指标对学校和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学生在大四一年,基本上是不读书的,在找工作、实习、兼职。香港的大学三年制要改成四年制,大家很兴奋,学生能多花一年在大学中。但是在内地,因为制度的种种问题,学生放弃了这最后一年学习时间,把四年制变成了“三年制”。有学生说,第四年为什么要交学费呢?我们没上课,学校也没有课程让我去上,学校也不鼓励上课。这个问题不容易解决的,但确实是问题。
我很同情朱清时校长,他在挑不能承受之重。把大学改革、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要建国际一流大学的重担都放在他肩上,这是不实际的!我敬佩他个人的理想,但是他能做那么多的事情吗?我们不能把整个的期望都放在他身上。他发出了豪言壮语,他应该会知道,大学改革需要各方面的配套,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个人能控制的!
香港大学的故事
香港大学从1911年建校,今年到明年在庆祝百年校庆。港大的故事说明办学是不可能有“大跃进”的,世界上没有“平地建起一个世界级大学”这回事。建校需要艰苦的经营,这是很不容易的!港大现在进入第二个百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100年前,香港是英国殖民地,香港总督卢嘉支持下成立的香港大学,开宗明义是一所“为中国而立”的英国大学(A B ritishU niversityinH ongK ongforChina),也是说,港大是为教育中国人而设的英国式大学,任务是介绍西方科技文化给中国人。一百年来,港大都在摸索、思考“为中国而立”的解读和意义,今天,香港已经回归祖国,与100年前作为一个殖民地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前校长王庚武是位很出名的国际学者,他说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根本没什么港人子女就读港大,没有足够的本地学生,内地的学生也不会来香港读书。当时国内有清华、北大,还有一些教会大学,比起来,港大在本地和内地几乎招不到学生的。1921年,港大副校长到北京去招生,只招到6个学生。(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港大的命运,从来都是与中国的命运连在一起。在战乱时代,港大怎么能成为一个有地位、有影响的学校呢?1941年,战火蔓延到香港。港大师生响应了抗战的号召,有学生去了重庆西南联大继续学业,还有300多人回到内地支持抗战,在广东、广西进行敌后工作,主要致力于医疗、救援、水利、铁路等支持抗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政府宣传反帝、反殖民主义,香港作为殖民地的处境是非常尴尬的。怎么为中国服务?怎么为中国而立?怎么为中国训练人才呢?一直到内地开始改革开放,港大的血脉与中国再一次联系起来。
在上世纪50年代,港大只有500多学生,大多数是富家子弟。但是,学生背景开始多样化,教育成为社会流动途径。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港大由贵族学府变为平民学府。学生的注意力由文娱活动而转向关心社会。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前夕,港大已不再是一些有钱人的专利。我就是那个时候在港大学习的,当时的港大学生推动争取中文成为香港法定语文的运动,得到社会人士支持。
1982年,英国首相访华,展开了中英谈判香港问题的序幕,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香港与内地的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港大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1972年,黄丽松就任港大第十任校长,也是港大历史上第一位华人校长。他就职以后,开始为港大争取研究经费。在这之前,港大还是一个教学型的大学。可以说,港大发展成为亚洲的重要大学是从那时开始的。可是,到了80年代以及其后的1991年,才在大学教育委员会下面设一个研究资助局(R G C),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才正式得到政府支持与保护。1991年政府也给点支持,从1991年才成立一个管理和拨款的框架。今天,港大很多研究已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这其实只有20年的历史,可说得来不易。这也是说,港大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港大的百年历史,分解下来是非常坎坷的。现在国家的开放,亚洲的崛起、中国的崛起,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可以在这百年的基础上推进,为下一个世纪的学校努力。
今年港大一百周年启动仪式,我们的标识是“香港大学,为中国而立,为世界而立”。这是我们的命题、港大的使命。但这提法在香港也引起了争议。有人说为什么不提为香港而立?香港去了哪里?我们说,香港大学当然是为香港人服务的,香港也是中国的一部分。港大庆祝百年校庆,不光是请名人来,更重要的是反思港大的位置和使命。在21世纪中国崛起,亚洲的角色扮演越来越重要的格局中,港大能扮演什么角色,我们期待和内地的同行共同探讨。
(责任编辑:李明俐)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