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慈善老人20多年捐50多万辆轮椅(3图)

发布时间:2011-07-03 00:06 | 来源:公益时报网 2011年06月30日15:25 | 查看:4426次

曹仲植(中国好人网配图)

英吉沙县曹仲植基金会爱心助残轮椅发放仪式(中国好人网配图)

轮椅捐赠仪式(中国好人网配图)

  专程到台北拜访曹老先生,常州市台办与武进区台办专门为此与老人预约,武进台办周春欣和李新副主任联络了很长时间。6月24日下午,我到的时候,老人家已等候在客厅。“我家常州人——听到乡音,开心,开心!”赶紧握住老人家伸过来的一双饱经沧桑的手。“多做好事,心情愉快,健康长寿不是梦。”老人家一开口就宣传他的理念。

  按常州人的算法,曹仲植今年101岁,已属“人瑞”。他原名“曹寿增”,因为仰慕曹植的文采,就改名为“仲植”,寓意立志当曹植第二。

  20多年来捐了50多万辆轮椅

  “那是从大陆开往台湾的最后一班‘中兴轮’了——”遥想当年烽火岁月,曹仲植依然历历在目。1948年,他到台湾考察,发现台湾社会安定,但缺乏各种原料及食品,很利于经商,“不要穿皮鞋,还有西瓜吃。”他最怕的就是在上海每天都要西装革履地奔走于生意场。就于第二年举家赴台定居。那天,曹仲植连夜上船。半夜突然枪声大作,他爬起来一看,天明晃晃的,是照明弹。只见岸上黑压压的足有数万人,全想往船上挤。没办法,挤不上,不少人掉在黄浦江里……

  曹仲植到了基隆继续经营食品杂货生意,1950年“主战场”移到了台北。他是高尔夫球会员,在球场上结识了何应钦、王升、周至柔等军政界要员。当时,台湾当局和军方办理的军公教福利中心需要奶粉及乳制品,就要求曹老经营的奶粉、奶油等,以平价供应给中心,他保证奶粉价廉物美,不满意可以退换,因而销路大增,业务兴旺,执台湾进口奶粉界的牛耳。由此,掘到了第一桶金,他的事业越做越大。

  与一般的家族企业不同,曹仲植早已把企业分成7等份,自己、夫人、5个子女各一份,他说,每人一千万,税我就不给你交了,自己付。

  到底怎么花挣来的钱?曹仲植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恰好这天他与夫人有事坐着自家汽车经过台北士林平交道,等火车通过。这时车外一位失去双腿行动不便的肢障人士,用废轮胎的橡胶垫着臀部,手里拿着2块小木板支撑身体向前划行艰难跨越铁道,这一情景使曹仲植心头久久不能平静。

  回到家里,那位残障人士的身影还一直在他的脑海中。“我如何来帮助他们呢?”恰好电视节目正播放《轮椅神探》影片,他才知道国外已经有了轮椅。当时轮椅要进口,每辆所费不赀,刚好曹仲植担任扶轮社社服主委,将捐送轮椅列为当年度的服务,很快募足资金,并获得免税待遇,由美国进口30辆轮椅,捐赠给了30名小儿麻痹症的学童,有的孩子坐上轮椅后,哭了,那是喜极而泣。不久,他接到了两位残疾人士的来信,一位写着因轮椅而重见天日;另一位则与他分享观光回来的喜悦。这让曹仲植深感轮椅真是残疾人的两条腿,也更坚定了他要用这种方式帮助残疾人的信心。

  1977年,他捐出3000万元设立曹仲植基金会,实现投身社会公益的梦想。在台湾地区赠送轮椅的同时,他又把视野投向了内地。1988年,曹仲植回常州家乡探亲,在常州红梅公园游览时,一位公园管理员对他说:“父亲在公园里水泥路上被脚踏车撞伤,几个月无法行动。”他决定捐赠轮椅给常州市红十字会,本来,他想先捐10辆,但一个集装箱货柜可装100多辆,就一下子捐了136辆。

  但时间一长,他发现每次捐赠都要从国外或台湾买了再运来内地,不仅成本高,而且很不方便。他就在内地考察,能不能在本地制作。进行招投标,他把图纸拿去,有10家厂做出了产品,8家合格。互相竞争的结果是,价格也从原来的700元一辆降到后来的360元一辆,残疾人士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由此而一发不可收,甚至远至新疆、内蒙、广西、宁夏、西藏、云南都感受到了他的爱心。他还把这种爱心播撒到全世界:玻利维亚、巴西、柬埔寨、加拿大、智利、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印度、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曹仲植给我算了一笔账:“这些年来,已经送出了超过50万辆轮椅。前年就送了9万辆、去年送了7万辆。今年到6月份已在大陆15个省份送出了5万辆。我能够帮助这么多残疾人士,真的很开心。”

  而他自己的生活却很俭朴,一件西装要穿几十年。我注意到他脚上的那双拖鞋也已经磨毛了边,一问也已穿了好几年。

  他首创了一个绝妙好办法

  在捐赠轮椅的慈善事业中,曹仲植发现要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行善的行列,大家一起来做好事,慈善事业才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他提出了“自助人助,相对各半”的捐赠新理念,就是在祖国大陆各级残联或其他社会团体捐资的基础上,曹仲植基金会再追加同样额度的捐资,让捐赠金额翻一番,这样可以助益更多残疾人士。他亲自赶到北京与中国残联商量。时任副主席、理事长的郭建模一听,拍案叫绝:“曹老先生,你这是创举啊,我们合作把助残慈善事业做大、做好、做强。”这更让老人家受到鼓舞。为了促进贵州等相对贫困地区捐赠轮椅事业的发展,他以90岁高龄之躯,亲赴这些地区大声疾呼,推进捐赠轮椅工作。

  在捐赠轮椅的过程中,曹仲植领略到了“施受同乐”的高尚境界,他说,你不要施予了就有居高临下、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施予与接受是平等的,两者同样开心。现在曹仲植首创的“自助人助,相对各半”的捐赠办法,已经推向了世界上30多个国家,形成了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不分肤色,“助残、扶残大家一起来”的共同助残局面。

  老人家的爱心,推进了祖国大陆助残事业的发展,也获得了内地各界的重视、好评和残疾人士的衷心感谢。1999年,曹仲植88岁大寿,中国残联向曹仲植赠送了“仁者天佑之,善者天寿之”的贺匾。90大寿时,时任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专门书写了“有年全为善,无私惟为残”的立轴,专人专程送到台北他的寓所。

  阳明山上一条路为他更名百龄路

  虽然,已是一位世纪老人,但曹老先生身体硬朗,神清气爽,楼梯上上下下步履轻盈,记者想扶他一把,他却把记者的手挡开。“我是用不到别人帮忙的。”这与他长期锻炼身体分不开。

  曹仲植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清晨,由秘书开车载他到阳明山的半山腰的一座寺庙前,他自己一路散步登山一小时,雷打不动。“但是不要走得太快。路上看到每一个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点头打招呼,心里很愉快,时间长了,早晨锻炼身体的没有一个不认识我了。”

  阳明山的这条路原先叫“纱帽路”,以前那里“官人”走的多,“纱帽,就是乌纱帽呀。”自从曹仲植老先生到这里散步,人们知道他高龄长寿,就将这条路改成了“百龄路”。老人家63岁的女儿在美国,练中国书法,写了很多毛笔字条:“健康长寿百龄路”,回到台湾就把这些字条贴在路旁的电杆上。曹老先生每天散步,看到这些字条心里就很开心。

  他健身还有一个方法:打高尔夫球。他是淡水高尔夫球场最早期的会员,那时,征求40位五年制会员,“每人捐5000元成为永远会员,球场通知我有这个项目,于是我就去参加,是第37号永久会员。”他打球的一大特点是“看天打球”,太阳光太强烈了,就只打到第12洞,不打了。而如果有树荫遮就可以打完18洞。第二大特点是,不计成绩。“高尔夫是我一生唯一的运动,我因为打高尔夫,眼界开阔了,心境也跟着开朗了。”既然他打球不计成绩,当然也就不在乎杆数,打球不生气,多打一杆又有什么关系?打球是用钱买健康,打好打坏,都心旷神怡。

  现在,每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午9点到12点,曹老先生一定到台北曹氏基金会上班,处理事务。“只是,别人都是忙着赚钱,而我却是忙着送钱的社会服务事业,很开心的。”仁者寿,相信百岁老人曹仲植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奇。

  人物简介

  曹仲植,1911年11月生于常州。童年接受私塾教育,18岁时离家赴沪学徒。24岁时回乡成婚。33岁时在上海自行创业,成立“南昌行”,经营食品罐头、杂货等批发业务。1949年举家赴台,上海南昌行也在基隆复业,次年迁到台北,由此业务越做越大,终成台湾进口奶粉界第一。1977年,他出资3000万元设立曹仲植基金会,投身社会公益。从此,他捐赠轮椅帮助残疾人士,至今,他捐赠的轮椅已超过50万辆,成为全国闻名的慈善家。

(责任编辑:祁建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

第1楼 印度2011-09-19 07:13:22 发表
匿名网友:This has made my day. I wish all psitongs were this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