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6-27 00:0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1-06-18 | 查看:1118次
54岁的霍春平是个慢性子,爱憨憨地笑,不爱说话。三里五屯无论哪儿出事了,都有人会想到向他求援,而他更是在所不辞。因此,在当地,他有个绰号叫“闲事霍”。
沙河市白塔镇中关村,公路边的一户普通农家就是老霍的家,院子收拾得干净整洁,门前停着一个小面包车,跑出租的老霍就是靠它养家糊口的。25年前,从部队退役后他就一直从事出租行当。粗略统计,从1986年第一次救人,这么多年先后至少救助了49人,而且他都有具体文字记录。
直到今年3月霍春平荣登中央文明委的“中国好人”榜(见义勇为类),“闲事霍”的故事才被广泛传播出去……
1、家里“锦旗”挂满三面墙
“今年3月29日,我正在家午休,忽然听到外边有人敲门,大喊救人,我赶紧往外跑,原来是有个开拖拉机的小伙子上地里耕地,不小心翻到了路沟子里。我问清地点后,开车直奔现场,走到半路看到已有车把伤者拉了过来,我就一块火速赶往医院,帮忙抬人抢救,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后又配合其家人安排后事。”
老霍回忆起“施救经历”,就像是在诉述着生活中的常态,琐碎而平淡。“去年也是3月29日,晚上9点多,下着小雨,我像往常一样往邑城送完人回家,行至窑坡路口附近时,看见路边躺着个人。下车一看,这人还有微弱的气息,立即开车到附近医院喊来医护人员,一起把人送到医院抢救。到医院后,我才看清此人脸部全是血,肚子被碾得没了皮。根据伤者身上的电话本,我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他的姐夫。直到伤者亲人赶到,我才离开。”
这起车祸的伤者叫尹文全,至今还在石家庄住院治疗。伤者的老伴向记者动情地说,“当时我在北京的儿子家,后来才知道丈夫出了车祸,断了5根肋骨,多亏了霍师傅救助啊。”
因为“好管闲事”,在当地,老霍几乎成了一个“品牌”。三里五屯无论哪儿出事了,都有人会想到向他求援,而他更是在所不辞。
老霍救人从不求回报,有家属当场掏出一大把钱来硬往他怀里塞,可都被他拒绝了。后来有被救者为了答谢恩人,就偷偷地把一些土特产放在他家门口。
这么多年,老霍收到最多的是锦旗,家里的四面墙已被挂满了三面。而且老霍也格外珍惜这些荣誉,因为每个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个“生死施救”的故事。
老霍有两个手机,而且他的手机号就贴在车窗的玻璃上,最初是为了“招揽业务”,后来逐渐又多了个“求助热线”的功能。
2、25年有记录的施救是49人
老霍1983年从部队复员后一直在镇上打工,1985年买了辆三轮车开始跑出租,后来换成了面包车,这一跑就是20多年。这些年里,他碰到了许多车祸现场。
那是1986年的一天,刚跑出租的霍春平,看到同村的一名乡亲去镇里卖棉花,走到一个路口处,骡子车与相向而行的一辆汽车相撞。“骡子听见汽车的喇叭响,一下子就惊了,骡子车和汽车撞到了一起,当时非常严重,我和汽车司机一块把人送到医院。”老霍说,这是他印象中最早的一次救人。“救人、做好事的感觉真好,当时我就觉得灵魂都在升华。从那以后我就一发不可收了。”老霍乐呵呵地跟记者说。
老霍有个小笔记本,上面密密匝匝地记录着他的“施救经历”——
“2001年8月,下曹村面包车翻到门前沟里,我们在家吃饭,我与媳妇赶紧出门,一看车里6人翻到沟里,情况危急。我叫我媳妇左邻右舍唤人,赶紧相救,其中4人伤情严重处于昏迷状态,我开车送往医院。后他们送锦旗一面。”“2007年2月18日,上关会。新路西侧摩托车三人与面包车相撞,面包撞翻,三人受伤,围观人很多,没人敢管,我看到此情况,开车上前,说弟兄们赶紧往我车上抬,先救人要紧,并通知医院一块抢救,一人死亡,两人受伤。”“2010年10月22日晚上9点30分左右,接到伙计郝庆魁的‘求助热线’,说新城铁道口发生一起车祸,我火速开车赶到现场,一个摩托车与大车相撞,正好医生也到现场,赶紧招呼大家把人抬到救护车上,之后事故科也到场,用自己的灯光配合事故科拍完现场自己才离开。”“2010年11月22日傍晚5时30分左右,沙河市收费站西100米处一辆汽车与一个骑电动车的小女孩相撞,当时连人带车撞出十几米远,女孩约十五六岁,吓得失去理智,哭叫不停,我开车随后跟上,急忙相救,安慰伤者并通知家人,正租我车的新城的女顾客小刘,抱住女孩安慰她,等女孩的母亲到场后,我们才离开。新城小刘也是好人啊。”
……
在霍春平的记录中,他多次提到人命至关重要,不能见死不救。根据他的记录粗略统计,跑出租的20多年里,他救过的人至少有49人。“还有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没有统计,有的后来抢救无效死亡了,但绝大部分的人现在都活着,有的还成了好朋友。”霍春平笑着说。
3、“好管闲事”且从不留名
“我遇见车祸一般是先报警通知事故科,再找医院的人把伤者送到医院,原来垫住院费的事经常有,现在和医院也熟了,一说是‘老霍’送过来的人,一般都是先抢救。”霍春平告诉记者,因为经常救人,当地的事故科和医院都认识他。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车祸,只要有难的人让他碰上,“好管闲事”的他都要想法帮一把。在老霍的“笔记”中,就有这样的记录——“路过东柳泉时,一户农家着起大火,好多人都在救火,看到此景自己也毫不犹豫,急忙下车去帮忙救火。那家人非常感谢。”“册井桑塔纳与章村水泥厂大车相擦,发生争吵,上前阻止,当场处理。”“2007年10月26日下午5点多,老路口交通严重堵塞,疏通至正常;10月28日又是下午5点,老路口交通大堵塞,疏通至正常(伙计们都看见)。”
……
因为老霍经常停车的地方,在白塔镇老市场十字路口,这个地方经常堵车,霍春平就当起了义务交管员,每逢堵车他都主动疏导交通,同行有时开玩笑:“交警队应该给你发套制服了。”
老霍“好管闲事”,而且从不留名。
2007年6月晚上10点多,他与儿媳妇回家到新路口,看见—个皮卡车与大货车相撞,4人受伤,其中一名伤者叫李振山,系沙河市高庄村人,他头部鲜血直流,车翻到沟里,车里还有3人,老霍通知同仁医院一块抢救,后又转到沙河中医院。报案,事故科交警到场后,他便悄悄离开。“我们找了四年多,才找到这位救命恩人啊。没有他,我的命就没了啊。”当事人李振山回忆说,那天他拿着锦旗见到老霍时,嘴张开了半天,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腿一下软了,“扑通”就跪那儿了。
4、“闲事霍”有自己的做人准则
俗话说“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老霍坚持25年一直在救人,谈及坚持这么多年的动力,他沉思良久后说,做人做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图的就是心里舒坦。
有些内向的老霍不善表达,他喜欢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写在日记里——“从事出租工作25年,对自己严格要求,实事求是。—定要多做好事善事、乐于助人、协老爱幼、见义勇为,做—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标兵。”“看到别人受苦遭难,甚至生命垂危的时候,你还犹豫什么,只有奋不顾身挺身而出,只有这样自己才心安理得。”“我所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施爱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是我做人的准则。看到别人遭难,自己只有挺身而出,去帮助别人,用实际行动做好每一天、每一秒,甚至到最需要的时候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来换取,做一名党的好儿女!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我要把这样救人的好事继续做下去,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构建和谐社会中,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有人说,老霍你救那么多人,也不图金钱也不图名利,你到底图个啥?我的回答是:为人民服务,我的心里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愿每个家庭都平安幸福,只有这样,我的心才是踏实的。”
采访中,老霍有些腼腆地跟记者说,不久前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以后我会做得更好,”老霍眼神里充满期待。 (燕赵都市报 记者 静冬/文 杜柏桦 通讯员姚东昌)
(责任编辑:祁建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