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6-11 10:10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1-6-7 14:01:20 | 查看:1534次
巩立祥
问:编辑同志,您好!近期以来,慈善公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如何?今后怎样促进我国慈善事业更好地发展? 山东读者:李 阳
李阳同志:
您好!正如您所言,一段时间以来,慈善公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乐善好施的民族,有着扶危济困、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慈善仁爱的思想理念古已有之,“仁者,莫大于爱心”、“爱无差等,远施周遍”、“博爱是为仁”等慈善理念在我国薪火相传,源远流长。作为一项文明而崇高的事业,慈善事业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了时代要求和社会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慈善事业的发展也蒸蒸日上。新诞生的慈善组织在规模、质量及增长速度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并且开始进入社会各个领域。慈善事业在弘扬传统美德,扶助弱势群体,紧急救灾救援,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2008年汶川地震激发了中国人民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的慈善公益热潮,显示了我国公民慈善存在的巨大潜力,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历经多年的发展,我国慈善事业成就斐然。一是慈善组织数量不断发展。从1981年成立全国首家慈善公益组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以来,我国慈善组织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社会组织已达到43.9万个,其中共有基金会2168家,社会团体24.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9.5万个。二是集结慈善资源的途径不断拓展,慈善捐赠的数量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社会慈善捐赠总额达700亿元,其中上亿元以上的捐赠是60笔,达到200多亿元,此外,彩票发行筹集的公益金达到489亿元。三是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全国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超过3124万人,全国社区志愿者组织已达28.9万个,社区志愿者人数达2900多万人,其中注册社区志愿者达599.3万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超过5000多万人次,服务小时数达1500万小时。
我国的慈善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而言我国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探索的初始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发展过程中仍存着一些问题,比如公民慈善观念较为落后,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慈善组织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慈善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与社会转型加速不相适应等。
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道路。首先,要加快慈善立法,建立健全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形成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其次,要积极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加强慈善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推动慈善组织建立健全管理和监督机制;再次,应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培养公民的慈善意识和现代慈善理念,引入更多的公民参与;最后,要完善税收减免政策,保护公众慈善捐赠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