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桂贤:歌舞团长坚守匠心16载 唱响地方特色文化(图)

发布时间:2024-06-19 12:4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4年2月 | 查看:78次

童桂贤,女,1976年1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三明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原三明市歌舞团团长)。16年来,童桂贤坚守匠心,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精品剧目,让本土文化走出三明。她带领三明市歌舞团进行文化体制改革,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的形式让文艺走进千家万户。童桂贤曾获全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守正创新 带领歌舞团走向新生

  2007年,年仅30岁的童桂贤担任三明市歌舞团团长。当时单位财政紧张,甚至连音响设备都需向其他单位借用。面对这一困局,她果断提出“四不怕”原则——不畏坐冷板凳、不惧吃闭门羹、不耻丢面子、不怕碰钉子。她带领全团成员,开拓市场,逐步补足资金缺口。“作为团长,我要把歌舞团带出困境,这是责任,是使命。”童桂贤说。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她发起歌舞团人事机制改革。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她提出“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的原则。这一改革使得广大演职员工从原来的“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歌舞团也从最初的8人发展到近100人,年收入也从30万元增长到1500万元。不仅实现了“起死回生”,更实现了“一年一个样,几年大变样”的跨越式发展。

  创作精品 让本土文化走出三明

  在做好工作的同时,童桂贤始终坚持利用假期自费前往北京、福州等地进行学习,苦练内功。“我总和同事们说要努力。首先要自己做出榜样,我觉得只有先从自己做好,才能更好地激励身边人,创作出更优秀的文艺作品来服务三明的发展。”童桂贤说。

  童桂贤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2019年,为打造“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城市名片,童桂贤组织创作并主演音乐剧《风展红旗如画》。剧中,她饰演的阿姆在掩护红军伤员转移时不幸牺牲。为更好诠释这一角色,排练结束后,偌大的剧场里只留一盏顶灯,她在空荡荡的剧场里,一遍遍倒在高台上演绎阿姆牺牲的那一幕,揣摩人物心境。一次,值班门卫巡视剧场时,还被躺在地上的她还吓了一跳,劝慰她说,“童团长,已经凌晨了,不要这么拼命哦!”声音里流露出了敬佩和关心。该剧于2021年4月受邀赴国家大剧院演出。

  2022年,她以文化为媒,创作并演出音乐剧《幸福的烟火》。从四处筹措资金到奔赴国家大剧院、上海歌剧院组建一线主创团队,再到夜以继日的排练……她身兼策划者、执行者及主要演员等多重角色。2023年10月,该剧在中国·上海第二十二届国际艺术节上展演,成为持续推动沪明对口合作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

  热心公益 让文艺演出走进群众

  结合歌舞团自身的资源优势,童桂贤还建立了三明市客家文化志愿服务队,推动“三下乡”服务常态化。她带领全体演职人员把舞台从城区搬到农村,走进田间地头。结合三明农村实际,融合各地民俗特色节目,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展流动舞台车公益演出,通过歌舞、快板、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前大家在镇里只能看到草台班子搭在蒙古包中的演出,如今来了专业团队,大开眼界。看了一次不过瘾,舞台车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啊?”正因为农民对文化演出的渴望,每次乡村邀请他们送戏下乡,童桂贤和团里的演员们总会欣然前往。

  十多年来,她和团队们一起走遍了全市1000多个乡镇、街道,进行了1000多场次的流动舞台车文化下乡演出,还参与策划和组织了“周周有戏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剧种、群众广场文化等一系列公益文艺活动,观看演出的农民群众超过百万人次,被村民们誉为“搭在农民家门口的舞台”。

  在谈及对未来的展望,童桂贤说:“今后团队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来服务于三明的发展。我们也要让更好的三明文化走出去,在更高的舞台上讲好三明的故事 ,唱好三明的声音。”(责任编辑:郭雯 黄宾虹)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