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18 13:5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4年2月 | 查看:155次
马东春,男,1949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梨园屯镇东赵村村民。马东春带头捐款、自筹资金,建成“战地医院纪念园”;主动承担管护工作10余年,默默守护英灵,宣讲英烈故事,用心血和汗水诠释满腔赤诚和无私奉献。马东春曾荣获“河北好人”等荣誉。
铭记父亲嘱托 甘心守护无名英烈
抗战时期,东赵村曾是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所属战地医院驻地,其间先后有七八十位战士因伤牺牲在这里,埋葬在村东空地上。马东春的父亲马尚贤曾参与烈士遗体的埋葬。自马东春儿时起,父亲就经常告诉他,沉睡在村东的那些人都是烈士,都是英雄!父亲曾嘱托说:“战士们为国捐躯,一定要把烈士墓维护好、管理好。”长大后的马东春因工作原因,抽不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但父亲的“一定要守护好”让他铭记于心。直至2011年6月正式退休,马东春由原来的重要节日回家扫墓祭拜,变成为全身心回村看护英烈墓地,守诺躬行,精心守护。
带头捐款筹资 建造英烈纪念园
村里原有一份烈士名单,由村党支部保管。1956年东赵村一带经历洪水,导致名单丢失,部分烈士墓损坏。但是几任村干部都知道有这样一份名单,马东春父亲曾经担任村长,知道名单上有78人,但是人数太多大部分姓名没有记住。后经马东春多方了解,共有78位烈士长眠在村里,其中有26位烈士遗骸被亲人迁回家乡,还有52位无名烈士的遗骸沉睡在村子东头。烈士墓地处在泄洪区,曾多次被冲毁,再加上墓地附近修建有砖窑,烧砖挖土对墓地也产生了一定的破坏。看着损坏严重的烈士陵墓,马东春下定决心要为这些烈士安个家。“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把生命都献出来,我不保护好这些,怎么对得起英勇牺牲的烈士们。”马东春说。
如何才能让烈士墓得到保护和修缮?马东春大胆设想:我要建一所陵园,把这些烈士都迁到一起,好好守护他们。他的想法得到乡亲们一致赞同,于是他发动儿女首先带头捐了3500元。很快,东家100元、西家200元……村民们自发捐赠了近7万元修缮款。光有村民捐款是不够的!马东春又一趟趟跑有关部门咨询政策,一次次提出申请。在马东春的努力下,最终争取到上级部门25万元拨款。东赵村“战地医院纪念园”2012年开土动工修建,于2013年竣工。
缅怀先烈功绩 讲好英雄事迹
烈士陵园建好后,马东春便将52座无名烈士以及附近村的两名烈士遗骨迁进战地医院纪念园内。马东春介绍说:“从2012年开始筹建,到现在战地医院纪念园已建成十多年,当年栽种的小树苗已经绿树成荫。修建陵园是为了让逝去的英烈安家,也希望后代子孙能够铭记这段历史。”烈士陵园建好后,他主动承担起陵园管护工作,就这样,马东春开启了自己的守护之路。十多年来,马东春整理出一套自己的陵园管护章程:每天先打扫陵墓、擦拭墓碑、摆好祭品,再修剪树木、收拾卫生,为前来祭奠的人讲解英烈事迹。看似枯燥而重复的工作,马东春却沉浸其中。
每到祭奠先祖、缅怀英烈的日子,陵园中便会有学校学生、社会组织前来扫墓,马东春自觉担任讲解员,为他们介绍陵园里烈士们的事迹,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坚定守护。
“下一步,打算谋划筹资修建一个历史展览馆,为长眠于此的烈士们立碑、修志,将这里建成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场所,让先烈的精神世代相传。”75岁的马东春说。(责任编辑:高晟寒 赵夫)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