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4-19 00:14 | 来源:千龙网 2011-04-14 16:15:57 | 查看:2035次
我快乐,我成长,我有“五心四好”!随着“五心四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巴渝大地的少年儿童掀起了一股“五心四好”红色风潮。
孩子的“精气神”提起来了
就读于江北区苗儿石小学五年级二班的胡宏艳,在小学低年级时身体很差,性格也内向,夏天升旗时站久了就会晕倒。如今,小宏艳除了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外,还是江北区的优秀少先队队员和“三好”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阳光少年。
胡宏艳的转变,得益于苗儿石小学开展的一系列“五心四好”主题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结合了传统体育项目的踢花毽和跳花绳。
学生代表演唱《拍手歌》。12日,江北区会议中心,重庆市未成年人“五心四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上,五里店小学的孩子们进行“五心四好”活动展演。记者 崔力 摄
据苗儿石小学大队辅导员杨一介绍,苗儿石小学的踢毽球活动已有20多年历史,学校每周都会安排踢毽球和跳绳课,20多年坚持不懈,使学校的毽球活动由几人参与发展到今天的全校参与,且组有三个毽球梯队,其中技巧最好的同学能在毽球不落地的情况下,双脚踢毽1200组,单脚踢毽1800个。
在这一传统体育项目的带动下,苗儿石小学的孩子们“学比赶超”,不仅“踢”走了近视眼、小胖墩,学生们的“精气神”也提炼出来。
据了解,在“五心四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江北区特别注重提炼孩子们的“精气神”,着力打造阳光少年。目前,全区的“五心四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贯穿66所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全过程,还深入到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如“红领巾志愿者服务”,“模拟父母”体验活动,“孝心传递”主题班会,为父母“倒一杯水、洗一次脚”等系列主题活动。
留守儿童爱听少年英雄的故事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昨日,民谣《歌唱二小放牛郎》飘荡在巴南区界石镇桂花村“留守儿童之家”里,在巴南区委组织部安排下,该区大学生“村官”走进各“留守儿童之家”,给孩子们讲述“五心四好”经典故事,传唱“五心四好”红色歌曲,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学习榜样。
12日,巴南区界石镇桂花村“留守儿童之家”,大学生“村官”正在教留守儿童唱少年英雄童谣。记者 崔力 摄
“大家想知道这首好听的歌唱的是谁的故事吗?”一首民谣唱完,大学生“村官”刘君抱起留守儿童董倩倩,讲起了王二小的故事:“王二小的家在河北的一个小山村里,抗日战争爆发后,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接着,“村官”梁雷、崔靖东又讲起了机智勇敢的刘胡兰、抗日小英雄张嘎的故事,听得孩子们不时欢呼,不时皱着眉头、捏紧了小拳头。6岁的留守儿童张挺听故事时最认真,唱红歌时最大声,他说:“我也要像那些小英雄一样,保护爸爸妈妈和国家。”
几位大学生“村官”介绍,中华民族英雄辈出,针对巴南区留守儿童多的特点,该区100多名大学生“村官”收集了50个红色励志故事和50首适合孩子传唱的红色歌谣,逐步到各村里给孩子们表演,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五心四好”的学习榜样。(记者 张莎 实习生 杨文)
价值观教育要从未成年人抓起
文明必须传承,教育贵在创新。
未成年人“五心四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我市思想教育工作的一大创新。它新在把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人群。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就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最少保守思想,最爱学习,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大好年代。赢得未成年人,就赢得了未来。
因而,对未成年人的争夺历来有之,且相当激烈。一位西方政客曾说过,要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多年来,西方运用报刊、电台、影视、书籍特别是网络,不遗余力地宣传西方价值观,希冀“攻心为上”,企图实现其西化、分化中国。而随着国门的打开,一些西方的价值观,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的部分未成年人,一些青少年盲目崇拜西方生活方式,信仰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
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全国蓬勃兴起。但在一些地方,虽然重视对成年人的教育,却忽略了一大批未成年人。去年9月以来,我市在未成年人中开展的“五心四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彰显了市委、市政府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政治责任。
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开展“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诚心献他人,孝心献父母,信心留自己”专项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参与各种思想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争做“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把对祖国、对社会、对他人、对父母、对自己的“忠、爱、诚、孝、信”有机统一,综合运用思想的、文化的、教育的、政治的各种手段,为未成年人灌输核心价值,传承传统美德,净化思想灵魂,校正人生坐标,帮助未成年人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崇尚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端正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不啻是一种继“唱读讲传”以后的又一“重庆探索”!
高尔基说:“对于灵魂来说,靠的是信仰。”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根本着眼点在于:在全民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它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抓早、抓好,从未成年人抓起,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每一个成年人的责任。对此,我们要怀揣爱心、保持热心、坚定决心,精心谋划、重心下移,力避形式主义,不搞“雷声大雨点小”,摆脱德育教育容易出现的“流于形式、惯于说教”的老套路,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载体更加实在、效果更加突出。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按照市委部署,结合各自地区、单位、群体具体实际,既做好“规定动作”,又创造“自选动作”,就一定会呈现我市未成年人德育百花齐放、万木争春的喜人局面!(重庆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