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4 14:2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3年6月 | 查看:371次
人物故事:
高玲,女,1976年8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江苏省泰州海关驻泰兴办事处工作人员。从2009年开始,高玲甘作234名麻风病康复老人的“女儿”,只要有空就去村里为老人们洗衣服、剪指甲、打扫房间,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老人们的需求。她还连续11年自费请戏班子来麻风村演出,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2014年,她成立志愿服务队,吸引217名志愿者加入其中。2023年春节前夕,她最后一次来到麻风村为老人们料理家务,2023年1月22日,突发疾病去世。高玲曾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江苏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毅然接过爱心接力棒
2009年,高玲看到电视中报道,一位杨阿姨从青岛来到泰兴,吃住在康复村,默默照顾着那里的老人。高玲很受触动,原来泰兴还有个麻风病康复村,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社会的关爱。可怀着满腔热情来到康复村时,她不禁打了一个寒颤:那些康复者,有的目光恍惚,神情呆滞;有的脸部扭曲,五官不正;有的手脚残缺,行动不便。既来之,则安之。谁也不认识的高玲跟在杨阿姨后面,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衣烧菜,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到家。高玲下决心坚持下去。
“叶大爷日光灯管换一下”“季大爷床单该洗了”“多做几锅芋头烧肉”“买药棉,包扎伤口”……高玲巴掌大的记事本上,记录着老人们的生日、爱好、身体状况、要办的事情。就是这些琐碎的小事,高玲一点点地做,不知不觉做了14年。
“干女儿”用真情温暖整个村
麻风病人康复后,肢体会有残缺,令人望而生畏、避而远之。他们不仅有肉体上的痛苦,更有精神上的孤独。高玲发现好多老人喜欢听黄梅戏,便想着把戏班子请过来,起初,戏还没开演,就吓跑了不少演员。高玲给戏班子讲老人的故事,讲自己的故事,磨破了嘴皮,戏班子来了,村里欢腾了。戏曲好看,可更让老人们沉醉的或许是这份难得的温情。5000元一次的演出一请就是11年,这笔费用对家庭本就拮据的高玲一家来说并不是小数目,但她这钱花得值。
80多岁的殷奶奶是第一个认高玲做“干女儿”的,“我总是叫她不要来,可是每次她走的时候,我们又总是忍不住问她下次什么时候再来,生怕她不来了。”季大爷不想麻烦高玲,坚持不让她帮忙清洗身子,哪怕向她发火,可她还要做。多年来,高玲成了季大爷心中最亲的人。“佤丫头(我的女儿)哎!”康复村里,越来越多的老人这样亲切地喊高玲。
常有人问高玲:“这样做图啥呢?”高玲总是淡淡一笑:“啥也不图,每次听到老人们欣喜地喊着‘女儿来了,女儿来了’,我的心里就格外欣慰。”高玲始终没有忘记当时走进村里的初心。
从一个人的爱心到一群人的公益
一个人,一点光。一群人,一束光。随着高玲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很多和她有同样想法的年轻人也想一起献爱心。
高玲的丈夫刚开始对她做的这一切并不认可,甚至“觉得她有点傻”。但看到老人们见到高玲时的开心劲儿,亲热地喊着“女儿来喽,女儿来喽”,他突然明白了妻子坚持的意义。懂些水电知识的他帮老人们换起了灯泡、修起了水管,主动加入了志愿服务的行列。
高玲的故事不仅影响了自己的丈夫,也打动了身边的领导和同事。2014年12月,高玲爱心志愿服务队成立,泰州海关的干部职工纷纷加入这支队伍。志愿者们结伴去康复村帮老人们修理轮椅、更换水龙头、灯泡、开关,疏通下水管道,倒垃圾、修剪花坛……在他们的感召下,志愿服务队至今已吸引217名志愿者加入。除了对老人们日常的照料,志愿者通过自发捐赠等形式为老人购置轮椅、日常生活用品等,连续多年累计近40万元的捐款,极大改善了麻风病康复村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状态,也让善心善行得到了传承和接力。
2023年春节前夕,高玲赶到村里看望老人。“过完年我再来看你们”,离别时,高玲拉着老人们的手说。可让老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再也见不到这个贴心的女儿了,大年初一,高玲突发疾病离世。她与这些老人的故事仍激励着每一个人,她的公益事业和志愿精神也将继续传承下去,永不褪色。(责任编辑:周胜武 杨梦媛)
来源:江苏省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