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30 22:09 | 来源:陕西文明网 2023-01-03 | 查看:1056次
惠敏莉在排练新戏《昭君行》(资料照片)。
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坚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阵地,坚定五千年中华文明所孕育的文化自信,是我四十多年的人生奋斗方向。我是惠敏莉,我想给大家讲讲我的2022年。
2022年对我而言是特殊的一年。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西安易俗社成立110周年。2022年春节期间,西安易俗社在线上、线下共进行了50场演出活动,引发了人民群众广泛关注,吸引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等地30余万观众走进百年易俗社,近距离感受秦腔的魅力。
为了庆祝易俗社成立110周年,我们举办了10余场秦腔经典剧目展演活动、多场秦腔专题座谈会,全方位展示秦腔艺术发展新成就,体现百年易俗社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发挥国家级双保单位的使命与担当。
对我而言,2022年最大的收获便是《陕西省秦腔艺术传承保护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2年1月1日出台。2020年以来,我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推动秦腔艺术的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的出台,为秦腔艺术在新时代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
在培养人才方面,面对观众土壤逐渐稀薄、后备人才力量不足、传统戏曲院团经营模式受限等秦腔发展现状,我立足岗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启传统秦腔艺术的文旅新融合,秉承百年易俗社“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教育、推陈出新”的办社宗旨,强化精神传承、剧种传承、剧目传承、人才传承,打造西安易俗社文化研究院,对百年老字号品牌文物保护单位的剧本、场馆、剧目、历史资料等实施全方位保护。
在文旅方面,我们继续推行“文旅融合促发展”的理念,持续建设中国首家戏曲街区——易俗社文化街区,包括易俗社百年博物馆、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等一批集“馆、展、演、旅游、体验互动”为一体的文化交流新高地和文化旅游打卡地,大力推广红色游、研学游;联合中国邮政推出秦腔特种邮票,更好地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眺望2023年,我仍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艺术理想融入艺术事业之中,同文艺工作者肩负的职责与发展重点贯通起来,让“古调独弹”的鼻祖剧社、文化剧社、革命剧社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从怀揣梦想、带着一腔热血投身秦腔表演行业的年轻人,成长为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破浪前行的潮头掌舵者,我坚持扎根秦腔事业,在基层一线锲而不舍地成长,在演出经营中驰而不息地历练。砥砺奋斗的蹉跎岁月,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过硬作风,是我们秦腔人的最美风姿。
我愿继续在新时代勇毅笃行、乘风破浪,勇当传统戏剧的守护者、创新者。
记者 赵茁轶整理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