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17 19:26 | 来源:浙江文明网 2016年12月13日 16:50:10 | 查看:257次
“童大爷,又在补路哩!”“学池啊,您歇一会儿再干吧!”在北洋镇西岑村,时常能听见行走的路人亲切地与一名正在埋头铺路坑的老人打招呼,而老人总是微微一笑表示回应,手中的活却不曾放慢过。
老人名叫童学池,今年78岁。他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热衷于村里的公益事业,义务做村里的护路员,主动给予他人无私帮助,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中逐渐积累村民的认可。
哪里有路坑
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在我小的时候,就经常看到童大爷在村里填路坑。那时候,村路还没有硬化,他一有空就挑扁担四处找泥石子去铺路;现在村里浇上了水泥路,但来往车辆多,时间一长,水泥路也会变得坑坑洼洼。”说话的是西岑村村党支部书记童胜,在他带路下,记者来到了童大爷家。
当天,天下着毛毛细雨,记者一行来到童大爷家时,他正在家门口铲碎石子。原来他的邻居家里在搞装修,堆积了很多废弃的碎石,童大爷一早就在义务帮忙清理,顺便向邻居讨来这堆碎石子。
这堆别人眼中的废弃物,在童学池的眼中可是“宝贝”。童大爷身后,停着一辆改装后的电动小三轮,里面还放着一只箩筐,一把锄头。童大爷就这样一 铲接一铲的把碎石搬到箩筐里,过了十几分钟,碎石清理完毕。原以为童大爷会回家休息一下,但他开着小三轮,直接去填路坑。于是,一上午,记者就跟着童大爷 在村里“巡路”、填路坑。
由于前阵子连续的阴雨天气,不少新填好的路,又有了大大小小的坑。童大爷停下他的三轮车,搬出铲子,开始填坑。只见他挽起袖子,头顶着细雨,将 箩筐里的碎石平整地铺到了路面上,然后又用锄头把周边的碎石子推进了坑里,最后用脚踩实,这才继续“巡路”。在宽阔的公路上,童大爷的身影显得格外瘦小。
那一箩筐的碎石,在填到第三个路坑时,已经所剩无几了。修补路面是一项繁琐且漫长的工程,为了寻找修整路面的材料,童大爷四处收集碎砖和砂石,再用三轮车拉到需要修补的路段。
童大爷把碎石全都倒在了坑里,随后又开着三轮车去找碎石。村里哪里有碎石,他心中全有数,好似一幅绘制好的“地图”藏在他的脑海中,一点就开。这不,在另一条路的路基附近,他眼睛一亮,发现了很多石沙,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又干开了。
如此往复,一上午的时间,童大爷修补了八个路坑。“补路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在家门口洗衣服的村民蔡女士说,“三天两头在路上看到他,只要发现路面有坑洞就会去修补。”
童大爷义务填路坑三四十年的故事在村里家喻户晓。“以前种地,有空去填路坑;现在不种了,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我年龄大了,也干不了别的,出个力气还是可以的。”童大爷说着,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热心肠谁有困难他有求必应
乡亲四邻遇上什么困难,童大爷也总是喜欢“插上一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能帮多少算多少,只是我的一份心意而已。”对于童大爷来说,如果自己的一个小举动能够帮到别人,那就是无比幸福的。
在童大爷填路坑时,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村民,从他们口中听到了不少童大爷的感人事迹。但这些,童大爷本人是不会说的,他非常低调,一再表示只是做了一些小事。
“童大爷心肠很好,去年他照顾村里瘫痪在床的老人两三个月,给他们做饭洗衣服,你说有多少人能这样帮别人。”村民李女士告诉记者。那是一对九十多岁高龄的老夫妇,家庭条件很困难,儿女也都在外地打工。童大爷看不下去,在老人生病期间,天天过去洗衣做饭,任劳任怨。老人的儿女回家后,很感激童大爷,要请他吃饭,被他婉言谢绝。
童大爷的小三轮车,载过不少村民。偶尔他填路坑回家路上,看到一些年纪大的老人,也会把他们送回家。还有一些抱小孩子的村民,他也会主动询问,看看他们需不需要搭乘。
正能量身体力行引领好村风
在村民心里,童大爷是值得信赖和敬重的。说到童大爷,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奖。童大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着村子,他不计功名利益,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着,散发着光芒。
最近,童大爷还修起了通往村中公墓的那段泥路。“这条路虽然不常走,但清明时节多雨,泥路坑坑洼洼很滑又难走,铺上砂石就安全方便很多。”童大 爷自费一千多元买了几车砂石,每天挑一点,修一点。他的行为感染了村里很多人,不少村民也跟他一起义务修路,眼下,那条烂泥路全都铺上了砂石。“童大爷是个好人,不仅出力填路坑,又花钱买砂石修路,这么大年纪了还自己动手,我们都很感动,自愿跟他一起修。”几个村民说。
记者采访童大爷的老伴时,老人淡淡地说,她是支持做善事的。“现在儿女都已成家立业,我们老两口吃喝不愁,他又是闲不住的人,只要他高兴就好。”童大爷老伴笑着说。
童大爷不知道修了多少次路,补了多少个坑。如今,老人的白发更多了,背更驼了,而乡亲们都一致反映:路平坦了,走着顺畅了。童大爷就这样一直坚守着村路,成了村民口中的“守护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