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7 17:45 | 来源:三门峡日报 2022年10月16日 第05版 | 查看:1495次
北阳平遗址F2俯拍(南—北)
陈星灿(左三)到北阳平遗址指导
后川墓葬群出土的鹅首曲颈青铜壶
2018年10月,央视记者在后川墓葬群发掘现场采访
古朴而时尚的仰韶文化博物馆。 杜杰 摄
2018年,杨海青(右一)在义马上石河墓地发掘现场接受采访
2018年,专家对陕州城进行考古调查
本报记者 尤黎明 通讯员
花开中国,三门峡魅力动四方
十年磨一剑。
从2012年至今的10年,由国家立项,李伯谦、赵辉和王巍总体负责,9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攻关、研究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入了第四阶段(2013—2018)和第五阶段(2020—2024)。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至第四阶段首席专家王巍的一篇文章介绍,这10年的探源任务,重在分析解答环境变化、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精神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关系等问题,为研究和解释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背景、原因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提供条件。2020年以来,由陈星灿、张驰担任负责人确定的研究重点,转到区域文明化进程方面,并对中华文明起源进程进行整体性研究。
今年7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王巍撰写的题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主要成果及启示》的文章,明确提出:“距今6000年前后,中华文明起源的节奏加速。黄河流域的粟黍栽培技术向长江流域传播……各地的手工业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出现了质地坚实、表面光滑的精致陶器。”“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一是人口显著增加。聚落明显增多,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等区域,出现了由数十个村落构成的聚落群。二是出现中心性聚落。在河南灵宝铸鼎原遗址群出现了数个规模达100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三是出现了战争。一些大中型聚落有宽十几米、深数米的壕沟环绕,显然是军事防卫。一些男性墓葬随葬石质武器——钺……”
对照三门峡文物考古、文旅文创各项事业的发展,三门峡市文广旅局、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部门或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都感到既亲切又自豪。在渑池、义马、灵宝、卢氏,在三门峡主城区、陕州区等地方,在仰韶村、庙底沟、北阳平、西坡、城烟等遗址,考古发掘的大量成果早已“花开中国”,融入专家们的视野。
10年来,我市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现、发掘和研究过程中,在文物保护和利用方面,在服务全市工作大局、积极配合经济建设方面,在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开拓等方面,都持续发力,取得跨越式发展,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贡献了三门峡力量!
直至去年10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中共三门峡市委、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我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发来贺信。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考古专家和学者500余人云集我市,共襄盛会。
三门峡迎来前所未有的荣光。有人说,自三门峡建市以来,这是继黄河三门峡大坝开工典礼之后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对我市文物考古工作者而言,回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回味纪念大会的高光瞬间,自豪中平添自信,感慨中内生自强:艰苦奋斗的这10年,值了!
服务大局,田野发掘披星戴月
这10年,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我市文物考古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市大局,圆满完成各项考古任务,保护了文物,促进了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22年,市文物考古部门共配合基建考古117项(次),发掘各时期墓葬4000余座,出土各类珍贵文物6000余件,钻探发掘古文化遗址面积70余万平方米。其中2012年对省道250线改建工程灵宝段和国道209线改建工程卢氏段进行了文物调查;2017年配合蒙华铁路建设发掘了卢氏苗村遗址,配合310国道南移项目发掘了渑池宋沟墓地;2020年配合渑淅高速建设,发掘了山韭沟墓地和鹿寺遗址。有多项考古发现填补了我市空白。他们像“侦察兵”“先遣队”,活跃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2012年,在大唐火电三期建设中,抢救性发掘各时期墓葬近900座,以战国中晚期秦人墓为主。这批秦人墓数量众多,有方坑竖穴式、土洞式、侧室等类型墓葬,为研究战国晚期至汉代墓葬形制演变,提供了新的参考。
2013年9月至11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西坡遗址进行了第八次发掘,揭露面积近300平方米。发掘的遗迹有南壕沟1段、陶窑1个和灰坑10个。此次发掘基本弄清了南壕沟的结构、走向和文化层年代。
2015年,在上村佳苑建设工地,发掘了30余座北朝墓。这批墓葬均为长斜坡墓道土洞式墓。墓室多为单室,个别有耳室。单室墓多呈蒙古包状。墓葬形制既具有汉民族墓葬特征,又具有少数民族墓葬特点,显示出当时民族大融合的历史。2021年,专家组在大王镇再次发掘出20座北朝时期家族墓葬。
2017年,在卢氏范里镇苗村遗址,考古人员发现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以及蚌刀、蚌镞、网坠、陶片等遗物。这是在洛河上游地区首次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存,拓宽了夏文化分布范围。2019年在城烟遗址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存,有房址、壕沟、灰坑等遗迹,为研究早期国家社会的底层小聚落提供了新资料。
2017年至2018年,市考古人员在义马开祥化工工地发掘100余座春秋时期的方坑竖穴墓,是三门峡地区继上村岭虢国墓地之后发现的又一处较大规模的春秋早中期墓地,从出土器物铭文可知,其可能为虢国遗族墓地。该发现被评为“2018年度河南省考古五大新发现”。
2018年至2020年,考古人员对黄河嘉园工地进行了3次发掘,发掘秦汉、唐宋和明清等时代墓葬600余座。本次发掘西汉墓,分布集中、特点鲜明、随葬品丰富,时代特征明显。形制上均为竖井墓道土洞单室墓,墓道普遍大于墓室;墓葬内均为单人葬,夫妻合葬仍然采取“异穴合葬”的形式;陶器类的釜、盆、甑、罐、缶等生活化器具增多。这些现象揭示了三门峡地区西汉初期和早期墓葬的特色。本次发现的汉墓应当处于秦人墓向汉墓的过渡阶段,为三门峡地区墓葬演变提供了宝贵资料。其中M578出土一件鹅首曲颈青铜壶,造型优美别致,说明我市在2000多年前就有天鹅在此栖息生活,我市“天鹅之城”的美誉名副其实,且壶内3000毫升液体引起社会极大关注,曾登上热搜榜第二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探索·发现》栏目曾以《沉睡的秦人军团》为名进行了报道。
潜心探源,使命在肩步履匆匆
最值得关注的是西坡遗址和北阳平遗址的发掘情况:
自2000年至2013年,专家组对灵宝西坡遗址先后进行了8次考古发掘和一次系统钻探,累计发掘面积7000余平方米。在西坡遗址历年来的发掘中,环壕、特大型房屋、蓄水池、陶窑和墓地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发现。发掘大中小型房屋7座,蓄水池3座,墓葬30余座。基本弄清了西坡遗址的整体聚落布局,对认识仰韶文化中期中心聚落的文化面貌、埋葬习俗、社会结构等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对探索中原地区文明起源的特性、进程、模式、动因等具有重大意义。
西坡遗址建筑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F105,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一座中国传统的廊回式古典建筑。该房基设计合理、气势宏伟,在仰韶文化中所见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复杂、规格最高。这座房屋具有殿堂性质,它将使人们对距今约5500年以前的仰韶文化中期的建筑技术成就、居住形式、生产力水平等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在众多的柱洞周围,甚至夯土之中都发现有朱砂,这些都显示出该建筑具有浓郁的原始宗教色彩。
北阳平遗址发掘也是石破天惊:
2019年发掘面积500余平方米,发现大型房址F2等重要遗迹。2021年至2022年发掘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发现仰韶时期房址7座、灰坑61座、壕沟2条,东周墓葬31座。
F5为坐东北朝西南向的近圆角五边形的半地穴式房基,由基坑、门道、墙体、柱洞、活动面、灶等部分组成。基坑南北残长约11.7米、东西残长约15.9米;室内半地穴部分东西残长13.9—15.2米、南北残宽8.9—11.5米,残存室内面积约150平方米;复原建筑面积(含门道基坑)近250平方米,室内面积约200平方米。
北阳平遗址是探索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关键时段、关键区域内的重点遗址,其发掘有利于了解该遗址的聚落布局、功能分区和发展演变等信息,以及与周边遗址在聚落形态方面的异同,进而探索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等问题,将极大推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和中国早期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目前灵宝市已在发掘现场建起了钢架房,对发掘现场加以保护,为今后进行考古研究、开发和利用文物、做强文创产业等,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仰韶村遗址的第四次发掘可圈可点:
这是“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仰韶村遗址的认识,向老一辈考古学家安特生、袁复礼等致敬。发现遗迹有房址、壕沟、墓葬、灰坑葬、灰坑、道路、柱洞等;出土一大批陶器、玉器、石器、骨器、象牙制品等文化遗物,所见遗存年代包含仰韶文化早期、中期、晚期以及庙底沟二期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另外还发现青灰色类似“混凝土”地坪、红褐色涂朱草茎泥墙壁等房屋建筑遗存。
更有绕不开的庙底沟遗址发掘:1956年至1957年,考古工作者进行了第一次发掘。最重要的收获是发现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庙底沟二期文化。庙底沟类型分布范围广,延续时间长,处于仰韶文化繁盛时期。庙底沟二期文化具有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性质。
第二次发掘为2002年。考古人员共发现房基10余座,灰坑和窖穴800余座,陶窑20余座。这丰富了我们对庙底沟整体文化的认识。新发现的200余件彩陶,是一次史前艺术的浪潮,被国内多位著名考古专家称赞不已。
这些发掘成果,都为探源中华五千年文明,扎扎实实地作出了贡献。
默默奉献,探索未知踔厉前行
这10年,随着改革深化,社会变化极大。
市文物考古研究部门也经历了由艰难到坦途的过程:
因人员调动、退休、病故等原因,截至2012年,由满编时的20人锐减至13人。不仅不能满足基建考古工作的需要,就连单位安全值班人员有时也得不到保证。
年龄老化严重,员工多为50岁以上,40岁以下仅4人。
专业技术人员一般是高中毕业,主要从事田野考古工作,科研能力较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提速,随着商务中心区、高新产业区的设立,基建考古项目任务越来越重。而且,高科技设备在考古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的考古理念对考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存在的问题,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班子经过讨论研究,决定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一是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提高站位,牢记初心,鼓足干劲,再创佳绩。二是抓好队伍建设。一方面多渠道引进具有较高田野发掘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人才。先后从武汉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引进10余名考古专业人才,其中硕士研究生两名,极大地改善了队伍人才结构,为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人才基础。一方面做好年轻人的培养工作。单位新进人员参加工作两年后,就让他们独立引领工地,在实践中成长进步,缩短了人才成熟周期;对刚入职的年轻人派遣他们参加国家级、省院组织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接受最科学、最严格的田野考古发掘锻炼,提升其田野考古水平;同时选派技术骨干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先后有多人次参加国家文物局主办的考古绘图培训班,有两人参加国家文物局在洛阳二里头举办的夏文化研究培训班和大同云冈石窟举办的石窟寺考古培训班;两人参加了省文物局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的田野考古技能提升培训班。
为了应对繁忙的基建考古工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全员调动,从所长、党支部书记到办公室人员,都下到田野考古一线,全力保障基建工作任务的完成;与各县(市、区)配合好,让地方具有发掘经验的同志参与基建发掘;采取田野实习的方式,同安阳师范学院合作,让学生参与到我市的考古发掘中来。
通过10年努力,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实现了三大突破:
一是实现了以基建考古为主向基建和主动发掘并重的突破。在做好基建考古的同时,积极开展文明探源和三门峡市地域文化研究,梳理三门峡考古学文化脉络,弘扬三门峡地域文化。
二是实现了传统考古方式向现代科技考古方式的突破。完善了考古手段,提高了考古科技含量。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着眼最新科技设备在考古中的应用,不断提高田野考古中的科技含量。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成为标配,RTK、GIS系统以及无人机成为常用设备。在注重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等宏观信息同时,也更加注重人类体质、骨骼、病理、微生物等微观信息,对重要遗迹还采用三维建模技术进行“还原”。
三是实现了专业技术队伍由技能型向学术型的转变,提高了考古科研水平,促进了我市考古学文化的深入研究。10年来,我市考古工作者在各级报刊发表考古学文章百余篇,出版《华夏创世纪》《仰韶文化》《三门峡史迹寻踪》《淅川熊家岭墓地》《三门峡纪年唐墓》等多部专著,有力宣传了三门峡厚重的历史文化。
其中,研究员杨海青在埋头考古发掘研究之余,勤奋笔耕,在《中国文物报》《考古》《收藏家》等报刊或科学出版社,先后发表或整理出版30余部、篇专著或论文,在与全国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时,极大宣传了三门峡厚重而多彩的历史文化。
所长郑立超工作之余潜心研究整理文物资料,先后在《华夏考古》《中国文物报》《文物鉴定与鉴赏》等报刊或河南人民出版社,发表近20篇、部文章或专著。
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全体人员重温习总书记贺信精神深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去年10月纪念大会的高光时刻已然在心,现在更需要我们以砥砺奋进的姿态、严谨求实的作风、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平凡的奉献中力争出彩,在日常的考古发掘中贡献更多力量!”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祝晓东提供
祝晓东著名考古专家高度评价 三门峡重要遗址特殊地位
李伯谦:由于三门峡境内以渑池、灵宝为代表的地区有仰韶文化等重大考古发现,关于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的考古发掘,印证了三门峡对中原地区早期文明化进程作出的贡献,也让河南人拥有了坚定的文化自信。
刘庆柱:地处河南西部、陕西东部、山西南部的三门峡地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地区,这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从旧石器时代到历史时期的元、明时代延续不断。中国考古学的序幕从这里拉开,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也是从这里起步,三门峡地区堪称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圣地。
王巍:三门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果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根主脉,仰韶文化就是黄河文化的“母体”文化,尤其是庙底沟文化名震四方,更加奠定了三门峡“中国考古圣地”的重要地位。
陈星灿:三门峡是仰韶遗址的所在地,也是仰韶文化核心区的所在地,三门峡考古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仰韶文化研究的历史。仰韶考古百年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中国现代考古百年,仰韶文化研究史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一个缩影。
韩建业:在距今约6000年前,在豫、晋、陕三省交界之处核心区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外强烈扩张和影响,把中国的主体区域或者更大的一个区域文化联系成了一个文化共同体。这个文化共同体一直延续发展,最终构成了整个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的基础。仰韶文化时期所产生的以人为本、稳定内敛、井然有礼等文化特质或文化基因,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核心基因,仰韶文化的地位无与伦比。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十年磨一剑 圣地花开妍》)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