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2-15 00:0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0-12-11 | 查看:1457次
王金法
吴美丽
11月末到浙江省著名的江南水乡——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采访前,听到这种说法:当地自古盛产丝绸,商业发达,人不甚实在。
谁料,仅仅两天工夫,我所接触到的两位织里好人就彻底颠覆了上述评价:吴美丽,干调解工作34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几万件,尤其深受农民工爱戴,被称为“农民工的好大姐”。王金法,40年每天义务为十里八乡百姓广播,上到方针政策,下到养鸡喂鹅,答疑解惑,成为农民心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二人既是织里人中的佼佼者,更是织里人朴实、认真、甘于奉献的缩影。
好人吴美丽 农民工的好大姐
吴美丽是织里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常务副主任,织里镇司法所所长。她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全国模范调解员。34年中,她走千家万户,出千方百计,讲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上万件劳资纠纷的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为农民工讨回工资逾6500万元。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吴美丽工作室”仅一年多,就成为织里镇20万农民工心中的圣地,她本人被亲切地称为“农民工的好大姐”。
为什么调解成功率如此高?吴美丽认为,公正是司法工作的力量源泉,只要办事公正,当事人就服你,民众就信任你。她怀着诚心,奉献爱心,纠正了偏心,温暖了当事人的受伤之心。
2009年8月19日,一声凄惨的哭声打破了织里镇司法所的平静。吴美丽立马放下手中的卷宗,闻声而去。只见十来个人表情悲伤、相互搀扶着聚集在楼梯口,一个看上去才20多岁的姑娘泣不成声。一位老妇人看见吴美丽就像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握住她的手失声痛哭:“你一定要帮我们啊!”
原来来自河南罗山县的何某在为某广告公司装室外发光字时触电身亡。何某的家人得知噩耗立即赶来,但公司负责人迟迟不肯露面。听完逝者妈妈的哭诉,看着死者年轻的妻子无助的眼神,吴美丽情真意切地开导了一番,之后顶着烈日来到何某生前的公司找到了老板。经过多番情理沟通,施某终于答应次日前来参与调解。
次日调解成功,何某家属共获赔偿款29.3万元。死者的妻子双手接过赔偿金不停抽泣,老妇人握着吴美丽的手不停地说谢谢。
处理完所有事情,吴美丽回到家已是深夜,整整两天的劳顿引发了咽喉炎和病毒性感冒,高烧3天未退,但她仍然坚守在岗位上。因为吴美丽认为,看到受害者脸上重现笑容的那一刻,是她最幸福的时刻,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好人王金法 永不消逝的电波
织里镇有一位知名度不亚于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广播员”叫王金法,曾做过乡农技员、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他能被当地百姓牢记在心,就因为40年的义务广播宣讲,已成为织里人生活中如同柴米油盐般不可或缺。
每天上午7时、下午4时和晚上7时,织里镇46个行政村里的近千个广播喇叭中都会准时传来王金法熟悉的声音,内容包罗从田间地头施肥种菜的农村小事到中共十七大五中全会、奥巴马访华等天下大事。他有大批铁杆粉丝,每天等着听广播。2008年,王金法退休受聘于一家企业,年薪8万元。60岁的他因新工作繁忙,告别了陪伴他38年的广播话筒。
这可急坏了每天习惯听广播的村民们,没有了广播,平时因为忙于干活没得听天下大事了,再说田里的农活还等着王金法来指导施肥对付天气变化呢。于是粉丝们开始分头寻找王金法,有一天终于在街上遇见了他。大家急着问:广播怎么没有了?
织里镇党委书记陈鑫堂得知此事后,亲自出面挽留王金法,而他也同样舍不得朝夕相处这么多年的知音们,于是谢绝了企业的一再挽留,重新续写他的广播传奇。
王金法的广播喜欢用织里方言来讲事。“因为方言听上去更亲切,而且农村不少老年听众听不懂普通话。”他每天必做3件功课:看报看新闻联播,参加镇里的会议,到基层了解情况。40年来,全镇499个自然村他每个都跑过3次以上。
11月20日下午2时整,笔者在现场亲耳聆听了王金法的广播。10分钟里,他只偶尔瞧一眼手中贴满各种剪报、如百宝箱般的笔记本,一口气滔滔不绝地用方言讲着:上海高层住宅刚刚扑灭了大火,村民勿忘做好消防工作……王金法的广播始终牢牢把握村民们的思想脉搏,随时化解大家心中的症结。近年在城镇化建设中,织里全镇涉及近2万个坟墓的搬迁,工作难度极大,王金法在宣讲中编出能打动群众心理的顺口溜:“搬发搬发,越搬越发”等,带动大批农户完成搬迁。
和以前比起来,62岁的王金法渐觉有点儿吃不消了,去年起,他带的一批大学生“村官”徒弟也走进广播室做宣讲。
今年4月,在织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开通了“王金法热线”,专门接听村民来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目前热线已接听来电超过300个,所反映的问题包括环境卫生、农业生产、安全监管、违章搭建等多个方面。
热线开通后,王金法比以前更忙碌了,但他乐此不疲。他说,村民们打热线求助是对自己的信任,每解决一件小事都会让他开心不已。(任涛 文/图)
(责任编辑:祁建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