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打造高水平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2-08-11 11:42 | 来源:人民网 2022年08月09日09:05 | 查看:6319次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笔者认为,当前,我们需要全方位掌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情况,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改进举措,打造更多高水平思政课。

切准教学症结之脉向,开出质量提升之药方

思政课的质量得看教师。思政课教学要求基于教材、高于教材,解答难题,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既要讲深讲透讲活知识,还要寓价值导向于其中,以增强思政课的“政治性”;既要讲出思政课的道理,还要涵育学生的情感价值,以增强思政课“真体验”。针对教学提出“思想性”“政治性”“真体验”的疑难症结,需要从教师素养入手开药方。

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思政课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既要有信仰又要讲信仰,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习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重大方针政策及时融入教材和课堂,进而融入学生头脑。在课堂教学中要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既不能毫无底线、毫无原则地胡讲、乱讲,又不能毫无底气、毫无信心地绕开问题讲、避开难点讲。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基本原则,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坚定理想信念。

开放多维视野,锻造创新能力。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储备及理论素养,还要延展其他学科门类的知识视野,拓展通达内外的国际视野,扩展贯通古今的历史视野,不断提升思政课改革创新能力。通过及时准确把握时事形势,直面问题事实本身,深度挖掘问题背景,精准阐释问题本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各类事实案例剖析教材的重难点问题,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以及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培养学生批判鉴别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以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抱负。

增强理论素养,涵养道德品质。思政课教师既要用鲜活生动的故事讲道理,让学生感知和感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成就及经验,用感性和现实的力量培养学生对党的创新实践的高度认同,更要用严谨的学术真理、深厚的理论功底,彰显理性之光和思想之力,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必然;既要有健全、堂堂正正的人格,又要有良好、光明正大的形象,自觉做到修身修为,用言传身教的方式与学生深入交流和良性互动,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既要有对党忠诚的大德和造福人民的公德,又要有教书育人的师德和严于律己的品德,严格遵守教学纪律、政治纪律,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用优良的道德品质引领学生。

找准学生学习之需求,输出精准思政之精品

思政课的精准得看学生。学生是思政课教学中的主体,要打造更多高水平思政“金课”,必须找准和对接学生的真实需求,只有适应处于特定年龄阶段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回应学生的人生问题、思想困惑和关切所在,才能真正培养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因此需要不断输出针对性强、实效性好、精准性高的育人“精品”。

来到学生中间,关注需求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供给的有效性是与适应学生需要直接挂钩的,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就是要来到学生中间,通过学情平台研究学生实际、通过专业分析了解学生知识背景、通过开学第一课构建师生信任机制、通过课堂互动实现师生心灵交互等,所有环节都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在不变中把握学生的变化,以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及时精准满足学生的需求过程中让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理解更为透彻、感悟更为深刻。

看到学生背后,开展大思政课。思政课所涉及的教学因素是丰富多元的,涵括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学生背后的同学、辅导员、专业课老师、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看到学生背后的各种教学因素,用好各种力量,要突破课堂思政的局限,不断延伸思政课的边界和范围,引导学生走出范围相对狭窄的思政小课堂,迈进界域相对广阔的社会大课堂,在理论学习与实践阅历的有机结合中开展“大思政课”,达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走到学生前面,引领教学方向。学生的需求不单单是现在的需求,也在于将来的需求,这就需要在遵循思政课教学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基础上,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适应和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努力走在时代前列,预测和把握学生的未来需求态势及动向,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让学生自觉地认识和观察时代、跟上和引领时代,以真正实现思政课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重要功能。

瞄准立德树人之靶位,造出质量评价之架构

思政课的效果得看评价。打造更多高水平思政“金课”的重要标准就是要看思政课教学质量硬不硬、实效强不强,这就涉及到科学构建融于评价目标的确立、评价环节的设计、评价方法的运用于一体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了评价体系,才能检验出思政课的真实效果,也就才能在学生“拔节孕穗期”植入“真、善、美”的种子,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确立层级递进式的思政课教学评价目标。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中的最高目标和根本宗旨,必须要把“德”和“人”摆在突出明显的位置。在最高目标的统摄之下,思政课教学评价目标又涵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和价值观培育目标,知识目标是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及逻辑结构的整体认知把握,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情感和价值观培育目标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高度的情感认同。

设计环环相扣式的思政课教学评价环节。依据所确立的教学目标相应地可以设计与之对照的评价环节,在掌握知识方面,可以通过科学化灵活性的试卷命题来考察以基本原理为核心的课程教学知识内容,但不能以单一固化的分数标准来衡量教学效果;在提升能力方面,以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的能力考核,通过研究报告和课程论文等形式完成;在端正三观方面,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三观考核,通过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完成;在外化于行方面,在大是大非面前的践行情况考核,通过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刻的表现评定来完成。

运用丰富多元式的思政课教学评价方法。评价环节的环环相扣,意味着评价方法是丰富多元的。具体来说,在评价对象上,就教师而言,可以采用教师自主评价和同行专业评价的方法,前者能促进教学准备的充足、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设计的完善等,后者能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就学生而言,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测评的方法,使得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更为全面、更为客观,以起到激励学生在思政课教学和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积极效用。此外,在评价载体的选择上方法也是多样的,可以探索和搭建以理论宣讲、主题读书活动、微课比赛为内容的实践教学考核平台和“互联网+”评价平台。

(刘吕红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