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8 14:2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0/01 | 查看:503次
吴志宏,男,1970年5月出生,生前系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三村乡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补干村第一书记。2019年12月,吴志宏入选“中国好人榜”。
2018年3月,正是春风送暖、树枝吐绿的时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吴志宏接到任命,前往红河县三村乡驻村扶贫,担任三村乡党委副书记、三村乡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补干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2019年10月17日,吴志宏在补干村委会南哈上寨主持召开“动态管理公平评议会”。会上,他突发疾病,倒在了脱贫攻坚的第一线。经多方全力抢救,于11月8日不幸去世,终年49岁。
“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要沉得下身、静得住心,用一点一滴的实事、好事赢得群众信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吴志宏《扶贫日记》中的一段话,是他对扶贫工作的感悟,也是他19个月来在三村乡的工作写照。
近日,记者来到三村乡,月华如水,大山里亮起点点灯光。吴志宏虽然去世了,但他在三村大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脱贫攻坚精神,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发出愈来愈耀眼的光芒。
吴志宏(左)生前工作照。资料图片
“共产党员不能忘记初心”
三村是哈尼族聚居乡,地处红河县最西端,距红河县城147公里,距州府蒙自306公里。对于那里,当地人最多的描述就是“遥远”:从蒙自出发,要跨越红河、玉溪、普洱3个州(市),辗转个旧、建水、石屏、元江、墨江、红河6个县(市)才能到达。
2018年3月1日,吴志宏驾驶私家车从蒙自出发,历时7个多小时到达三村。驻村第二天他来不及休整就进村入户,逐户走访了解车同、坝木和补干3个村委会的贫困情况。此时的三村是深度贫困乡,有6个深度贫困村、57个贫困自然村,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吴志宏不仅要负责全乡的脱贫攻坚工作,还要具体负责补干村委会6个村民小组,以及单位挂钩的架车乡牛威村委会弄普村民小组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
吴志宏(左)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图片来源:云南网
困难,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但是,吴志宏铭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怀着带领哈尼族群众打赢脱贫攻坚决战的坚定决心来到三村的。在他看来,只要加强党对贫困地区的领导,始终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算再有天大的困难,也一定能走出一条路来。
作为扶贫工作队队长,吴志宏经常这样和群众说:“共产党就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大家要有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跟着共产党,就一定能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样的话,他经常大会讲、小会说,鼓励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他也常对当地党员说:“作为一名党员,不能一天到晚混日子,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是共产党员就不能忘记初心,就不能忘记举起拳头时的誓言。”
吴志宏(前左)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建设情况。图片来源:云南网
吴志宏经常走村串寨,调查研究,访贫问苦。遍访补干村委会贫困户,摸清了贫困对象家底、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哪家有困难、哪家最困难、哪家已脱贫,他都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熟记在心。
“从不摆架子,像家人一样”
“是吴队长帮助我们用上了电。”11月底,当记者来到三村,村民王龙崩用哈尼话激动地说。采访队伍里无人能听懂,只能靠村干部一句句“翻译”。但是“吴队长”三个字却与汉语发音相似,一次又一次在王龙崩的话语中出现。
王龙崩家和其他3户是从南哈上寨搬迁过来的哈尼族,一直未能通电。9月,4户人家门前多了一个变压器,终于用上了电。夜幕降临,漆黑的深山中多了几点灯光,照亮了一旁的乡村道路。“为了帮我们用上电,吴队长来过家里很多次。家里通了电,我们想请他到家里坐坐,他很忙,反倒一次也没再来。”王龙崩说,现在家里的孩子学习不用再点煤油灯,有了电生活方便很多。
吴志宏(后排左二)与挂联干部座谈交流商讨帮扶措施。图片来源:云南网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补干村委会气候、水土适合种植花椒、辣椒、茶叶,养殖牛蛙。吴志宏驻村后,在深入调查研究、听取专家意见,组织党员干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外出学习考察的基础上,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花椒、辣椒、茶叶等产业。仅仅养殖牛蛙一项,到2019年10月,就带动26户159人脱贫致富。
“大爹”“老人家”“大哥”,这是吴志宏常常挂在嘴边的称呼,每次进村,他总是与群众和风细雨地聊家常、问情况、讲政策。“他从不摆架子,像一家人一样,让人感觉很实在。”“他脾气好,是个好人。”“他从不嫌我家凳子脏。”这是他留给群众的第一印象。
“他心里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
李武叁是吴志宏的“搭档”,自吴志宏第一天到三村乡,李武叁就成了他的哈尼话翻译。吴志宏去世,李武叁帮他整理车子,满满的奖状与证书被整齐码放在后备箱里。“要不是帮他整理遗物,我不会知道他获得过那么多的表彰和奖励。”李武叁说,“他心里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
吴志宏朋友圈的工作记录。图片来源:云南网
“志宏多次提过,当自己的生命走到终点,要无偿献出器官,帮助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续。经过商讨,全家决定替他完成这个心愿。”吴志宏的父亲吴家云说,儿子从出生起,就跟随当乡村教师的他和妻子在村村寨寨奔波,直到高中毕业才走出大山。严谨的家教和艰苦的环境,造就了吴志宏吃苦耐劳、节俭朴实、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作风和品质,以及善于与群众打交道的本领。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吴志宏更是全身心扑在扶贫一线,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今年以来,我们只在过年时见过面。后来有一次他回蒙自检车,约好来探望我,但因乡里临时要开现场会,就匆忙回去了。”吴家云回忆,当时儿子打来电话表示歉意,并说买了蜂蜜放在门房,要他记得去拿。
“我身体好的,你不用担心,要注意身体、注意安全。”平日与儿子联系时,吴家云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而在背后,他努力学习使用微信,通过朋友圈、工作日志默默关注儿子的动态。“他为人民服务,从事的是最崇高和伟大的事业,我们作为家人要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吴家云说,想念儿子时,就看看微信,只要知道他在做什么,知道他的情况就安心了。
未曾想,过年后的一别,竟是永别。病床前,吴家云含着泪水轻声呼唤:“儿子,爸爸来看你了,医生在全力抢救你,你的工作还没做完,要挺住、要好起来,听见了吗?”可吴志宏再也没有醒来。“按照志宏的心愿,应该让他的生命实现更大的价值。”回到家,眼眶泛红的吴家云强忍悲痛,向家人提出捐献器官的建议。
器官捐献手术前,医护人员向吴志宏鞠躬致敬。图片来源:云南网
11月8日上午,经过3个多小时的手术,器官获取成功。杭州、昆明等地5名器官受捐者均已成功接受手术,其中3名器官衰竭者重获新生,2名失明者重见光明。
近日,红河州委决定追授吴志宏为“红河州优秀共产党员”,红河州文明委授予他“2019年首届‘感动红河’人物特别奖”。
(中国文明网综合云南日报报道 记者 王丹 朱海 李树芬 责任编辑 陶恒)
快评
吴志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自己的大爱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生命厚礼,让生命的价值得到了灿烂的绽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