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邻居"王玉英:"钥匙阿婆"10余年代管15户邻居钥匙 信任串起邻里情(组图)

发布时间:2022-04-25 17:4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4.04 | 查看:839次

 在上海娄塘老街上,有一位众人交口称赞的好邻居王玉英。热心肠的她深受大家信赖,社区内竟有15户邻居,不约而同地把自家钥匙托付给她代为保管,这些钥匙中不仅有大门钥匙,甚至还有卧室钥匙、橱门钥匙,而她这一管就是十余年。除了代管钥匙,她还是邻居们的“百管阿婆”,管孩子晚饭、带邻居看病、雨天收衣服、代付水电账单,只要做得到,她样样都管。20144月,王玉英荣登“中国好人榜”。

古语云“千金买邻”,说的是好邻居的难能可贵。在上海嘉定工业区的娄塘老街上,就有这么一位众人交口称赞的好邻居——王玉英。她凭借着自己的一副热心肠,与邻居们结下了亲如一家的邻里情,并深受大家的信赖。信赖到什么程度?竟有15户邻居,不约而同地把自家的钥匙托付给了王玉英,请她代为保管。而王玉英这一管就是十余年。

 

正在整理钥匙的王玉英。资料图片

1.15串31把钥匙如数家珍 一串钥匙就是一户人家 

蜿蜒的街巷与纵横的水系相互交织,让娄塘老街别有一番风味。

“今天怎么没看见对面的南老师出门?”带着疑问,王玉英拿起钥匙,直奔独居老人南祝的家。开锁、推门、上楼,熟悉得就如同到了自己家一样。原来,这两天南祝又犯了腰疼的老毛病,正在卧床休息,得知他并无大碍,王玉英这才放下心来。没过多久,王玉英又把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粥端到了南祝的床前。

南祝是一名退休教师,如今80多岁了,他独自一人从上海市区搬到嘉定娄塘老街居住。“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再加上一个人住,就怕出什么意外。”于是,南祝也想像其他邻居一样,多配一套钥匙请她保管,平时好有个照应,爽快的王玉英一口答应了。“真是多亏了王阿姨,现在她常来看我,我心里踏实多了。”南祝说。像南祝这样把钥匙托给王玉英保管的独居老人还有两位,对于他们,王玉英总是格外关注,只要哪天没看见老人出门,她总要上门去看看情况。

 

王玉英看望独居老人南祝。资料图片

“王奶奶,我来拿钥匙……”每到下午放学时,王玉英家的窗口就会探进一个小脑袋。他是来沪务工人员刘宝兰正在读小学的儿子朱成宇。十几年前,刘宝兰夫妇从山东来上海打工,就租住在娄塘老街。夫妻俩平时工作较忙,孩子放学时,自己还没下班,而把钥匙交给孩子又怕弄丢了,但是总不能让孩子放学后在外游荡。思来想去,人生地不熟的刘宝兰只好向热心的王玉英求助。王玉英二话没说,就从夫妻俩手中接过了钥匙。“钥匙拿好,门开好再送回来,记得好好写作业哦。”把钥匙拿给小成宇,王玉英还不忘叮嘱几句。“十几年了,多亏了王阿姨的照顾,她待我们就像妈妈一样,真是出门遇贵人。”刘宝兰十分感激。

在王玉英家中,有邻居们委托王玉英保管的15串、共31把钥匙。王玉英介绍,一串钥匙就是一户人家,这些钥匙中不仅有大门钥匙,甚至还有卧室钥匙、橱门钥匙。“这串是对门小朱家的,那串是隔壁老陈家的……”对这些钥匙,王玉英如数家珍。为了防止弄错,细心的王玉英还在钥匙上做了标记。

许多邻居,不管老少,都喜欢留把钥匙在王玉英手里,“钥匙放在王阿婆那儿,放心。”这是大家最常说的一句话。

把家里钥匙交给王玉英保管,就等于把一家一当都托付给了她,这难道就没有一丝担心吗?“这是帮了我们大忙,感谢她还来不及呢,我对她绝对放心!”在老街上一位工厂老板郝云国如此说道。在小厂刚开张的时候,郝云国就把厂里的钥匙托付给了王玉英。在仓库启用后,郝云国又把仓库钥匙交给了她。有时郝云国外出办事,遇上有人来收发货物,他给王玉英打一个电话就行,不用特地赶回。仓库里的货物价值少说也有二十来万,却从没少过一件东西。

2.从"钥匙阿婆"到"百管阿婆"  只要做得到她"样样都管" 

在大家的眼里,王玉英不仅是“钥匙阿婆”,也是一位“百管阿婆”,管孩子晚饭、带邻居看病、雨天收衣服、代付水电账单,只要做得到,她样样都管。

十多年前,王玉英看到有些将房屋出租的老邻居每月到点收租,来回奔波,十分麻烦,便主动承揽了帮大家代收房租的差事。对于每一笔代收来的租金,王玉英都会详细记录,从未出过差错。

“你看这张是最早收的一家,2004年的。”王玉英拿出保管房租的抽屉给记者看。记者看到,满抽屉里都是信封,一个信封上写着一户人家的名字,每个信封里都有一个小记录簿,写着时间、交费人姓名、钱数以及收款人签字。

如今,共有25户邻居的房租由王玉英代收,老邻居们只需每隔半年左右到她这儿拿一次,十分方便。

 

王玉英代收的15把钥匙。资料图片

有一家邻居回山东老家过年,开学孩子要交学费,一家三口来不及赶回来,于是打电话给王玉英,王玉英二话没说,就帮两个孩子垫付了2000多元的学费。

娄塘社区的办事员小周告诉记者,放学回家来拿钥匙的孩子,如果家长加班回来晚了,王阿婆就会留孩子在自己家吃晚饭,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吃到初中,最多的时候有五、六个小孩子在王阿婆家一块儿吃饭。

“只要别人讲了,王阿婆都是‘哦’一声点头答应!从来不打回票。”小周说。

知道王玉英的好,邻里间谁有事都会找她。有一次,一位邻居身上有病痛,实在忍不下去了来找王玉英,凭借退休前当过医生的经验,王玉英发现情况不对,马上带着邻居去了医院,当晚这位邻居就被留院做了手术,王玉英帮着把一切安顿好,回家已是午夜时分。

在外人看来,帮邻居代管钥匙、代收房租等纯属分外事,但是十多年来,王玉英从没觉得麻烦:“人跟人之间最难得的就是信任,大家相信我才会托付我做这些事,我乐在其中。”

王玉英小时候是“童养媳”,什么都是养父母给的。在她印象里,养母十分乐于助人,经常帮邻居倒马桶、洗马桶。“我的养母常对我讲一句话:能够给点或是帮衬点人家是好的,总比老是拿人家的强。”王玉英说。

3.她原是烈士遗霜  曾让"钢铁飞行员"丈夫脱离病魔重上蓝天 

76岁的王玉英退休后经营着一家杂货店,而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钢铁飞行员”王德明烈士的遗孀。1958年,王玉英与王德明喜结连理,由于王德明空军飞行员的特殊身份,婚后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为了能让丈夫安心飞行,王玉英放弃随军机会,独自一人在家,一边照顾残疾的婆婆与多病的公公,一边抚养两个孩子,将这个家打点得井井有条。此间,不管自己是生孩子,还是摔伤了腿,王玉英从不告诉丈夫,全都一个人咬牙熬过来。生活虽然清贫、艰辛,但乐观的王玉英很知足。1967年,王德明不幸被查出身患癌症后,王玉英飞到北京,日夜守候在病床前,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而正是有了妻子的大力支持,王德明两次挣脱癌症的魔爪,重上蓝天。然而,1980年不幸再次降临,长期饱受病痛折磨的王德明因第三次癌症复发,终因医治无效逝世。

 

王玉英在自家开的杂货店里。资料图片

王德明在世时,王玉英是他坚强的精神后盾,而王德明去世后,他的精神也成了王玉英为人处世的准则,她常说:“德明在的时候,他待每个人都很好,他走了,我也不能给他丢脸。”利用闲暇时间,性格爽朗、为人热心的王玉英就时常为邻居们做一些代收晾晒衣物、代取信件快递、代付水电账单的日常琐事,对于她的热心举动,邻居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对她的信任也是与日俱增。从1997年开始,一些有难处的邻居就开始不约而同地将自家钥匙交到王玉英手中,请她代为保管。“我平时要看着杂货店,不怎么外出,帮大家管管钥匙,纯属举手之劳。”王玉英说。

4."王阿婆爱心社"放大爱心 十几名退休老人成为志愿者 

为了将王玉英的爱心放大,2013年春天,娄塘社区居委会牵头成立了“王阿婆爱心社”,号召更多志愿者加入到王玉英的爱心队伍中去,十几名退休老人响应号召,成为了志愿者。

爱心社涵盖了许多爱心项目,有“爱心管家”,管理居民家里修修补补的地方;有“临时家长”,关心社区里那些父母没时间带的孩子;还有“计卫窗口”,测血压、听胎心,宣传计生、卫生政策,发放相关药具;也有专门负责纠纷调解的“老舅妈室”……一年多来,王玉英的爱心好像长上了翅膀,飞遍整条老街,绵延整个社区。

 

王玉英在检查登记记录。资料图片

在嘉定区学雷锋活动中,“王阿婆爱心社”成立了沃尔沃分社。“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爱心队伍。”王玉英的这个心愿被沃尔沃中国区党委知道了,他们决定成立这个分社,让沃尔沃支部党员也加入到这个爱心大家庭中去。而“钥匙阿婆”的事迹也让邻里互助的精神传播到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本网根据《15串10余年——热心的“钥匙代管”阿婆》、《【中国好人】 好人小传——诚实守信 王玉英》、《“钥匙阿婆”王玉英的15串钥匙》等稿件综合,感谢中国文明网·上海站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在大家的眼里,王玉英不仅仅是“钥匙阿婆”,完全就是位“百管阿婆”,管孩子晚饭、带邻居看病、雨天收衣服、代付水电账单,只要做得到,她样样都管。一把钥匙开启一扇门,代管钥匙看似简单,却代表了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位朴实而又不凡的老人,用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结,将其编织成了一个个和谐满家园的温馨“中国梦”。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