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就是胜利——上海战“疫”一线直击(组图)

发布时间:2022-04-12 11:29 | 来源:新华网 2022 04/08 00:19:05 | 查看:1406次

  新华社上海4月7日电 题:坚持就是胜利——上海战“疫”一线直击

  新华社记者

  今年3月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上海本土疫情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持续攀升,截至4月6日,累计报告感染者已突破10万例。

  上海进入抗疫“最关键,最吃劲”阶段。连日来,上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投身这场严肃的抗疫斗争。

  6日深夜,中共上海市委发布致全市共产党员的公开信,要求排除万难,夺取胜利,“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广大党员冲锋在前,任何困难都难不住、压不垮英雄的上海人民,胜利一定属于这座光荣的城市!”


  “动态清零”不动摇

  开展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进一步摸清疫情底数,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一仗。

  4日清晨,上海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种方式“苏醒”:南京路、外滩、陆家嘴空空荡荡,而成千上万个小区里,是忙碌的“大白”和间隔两米距离做核酸的市民。这一天,上海全市2566.5万人进行了核酸采样。

  目标“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这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包含了顶层设计、医地协同、条块结合、物资保障、群众动员、志愿服务与全国支援,彰显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的态度。

  4月6日,在上海嘉定区南翔镇一小区内,来自海南的援沪医务人员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新华社记者 王淑娟 摄

  6日开始,上海对外卖骑手等一线工作人员每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和1次抗原检测,结果阴性才能上岗。目前,上海主要外卖电商平台每日骑手上岗人数约1.1万人。为确保生活物资保供企业、外卖平台等正常运营,保供人员和外卖骑手等正常上岗,上海部分区开设了专门核酸检测点,电商平台等保供企业可以为骑手等预约,保供人员凭相关证明即可快速进行核酸检测。

  “以快制快”不放松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展馆内,彻夜灯火通明。这里正在建设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建成后将提供超过4万张床位。

  “应检尽检”,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离不开方舱医院。

  

4月7日,工人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作业。为应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上海正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改建成又一座方舱医院。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快!快!快!一车接一车的工友,陆续从承建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工地奔赴而来。中建二局负责改建方舱医院B区2号馆,馆内面积5万平方米,可提供6000张床位。短短2天时间,就投入了3500余名工友建设方舱医院,截至7日晚7时,B区2号馆的隔板搭建、电线铺设、开关插座安装、厕所基础砌筑已全部完成,馆外集装箱完成70%拼装任务。放眼望去,2号馆已方舱林立。

  “早一点建成,就能早一点收治病患!”中建二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项目现场片区负责人苏宪新说。

  上海虽然慢下来了,各项防疫举措却进入了加速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救中心,监测系统的提示声音不时响起,预报即将到来的救护车的位置,裹着防护服的急救人员从手术室出来时,已浑身湿透。

  目前,上海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急诊在规范防疫的前提下已全部开放。瑞金医院急诊室增加了约30名医生和50名护士的备班队伍,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在医院闭环工作超过三周。护士周玲的先生和儿子在浦东家中封闭,一家人“隔江相望”。

  

4月1日凌晨,工作人员在位于上海松江区的叮咚买菜蔬果大仓内作业。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居民“足不出户”,但民生必需的“菜篮子”却在“加速跑”,经过一道道“接力赛”,来到市民餐桌。

  7日凌晨3点,崇明岛上,海上花岛的菜农们正紧张熟练地采摘、包装各类蔬菜。十多辆菜篮子工程车加班加点将蔬菜运往市区,每天发送蔬菜近20吨,直接运送到位于静安区的上海盛政实业集团菜篮子配送基地,再统一分拣、配送至各大社区。

  有的员工,主动连续工作超过15个小时,累得在库房门口直接躺倒;有的员工,捆扎包装袋的手磨出了老茧……

  上海正在加大力度确保居民生活物资供应,并特别强调:要关心关爱特殊人群,保证支援力量的物资供应,加强对重要功能性机构的物资保障,为高龄独居老人、失能失智人员及残障人士等提供必要保障,一视同仁做好外来人口基本保供。

  两盒方便面、五根火腿肠、三瓶矿泉水……7日下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外高桥区域一处爱心物资发放点,来自河南周口的集卡司机郭刘涛领到了应急物资,“因为疫情,我们滞留上海,吃住都在车上。因为滞留了几天,带的都给吃光了,行业协会组织的爱心物资缓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八方支援不迟疑

  “接到医院通知要支援上海,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当年,上海也是第一批支援我们的。” 武汉金银潭医院南区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程芳说,她在走出车站时看到有很多人在迎接,由衷感叹道:“上海人不用跟武汉人客气!”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连日来,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数万名医护人员快速抵达上海,立即投入紧张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上海虹桥火车站“铁流滚滚”,十余趟高铁列车将来自武汉、天津、山东、南昌等地的数千名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运抵上海。仅3日至4日,华东空管局就保障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接收来自7个省市和部队援沪医疗队包机航班26架次。河南医疗支援队以每10分钟1架次密集编队从郑州飞抵上海虹桥机场。

  

4月3日,第一批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队员在济南市参加出征仪式。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6日18时,伴随着一声声“加油”声,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部分队员开始进驻徐汇区龙耀路方舱医院,逐步整建制接管该处,目前,方舱内收治患者389人。进入方舱的医护人员防护服上都贴有二维码,这个二维码是一条专属的心理热线,可以由心理辅导小组对患者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

  “2020年,我在湖北奋战了58天。”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护师高鸿翼说,这是她第二次参与援助外地的医疗队,“当时去湖北时,对于病毒我们还是有些未知和不确定性,这次对于病毒的认识更深,对于控制传染方面也有更完善的体系,所以比上一次更加有信心。坚持就是胜利!”

  

4月6日,湖北援沪医疗队队员在交流进入方舱医院后的工作流程。新华社记者 袁全 摄

  与上海同在长三角的江浙皖三地,成为援沪主力。众多医护人员自带干粮,当天来当天回,外穿防护服,内穿“尿不湿”。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江苏、浙江每省还各紧急为上海市提供隔离房源3万间,共6万间,用于上海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人员隔离使用。

  上海人民对此满怀感激,4日全市核酸当天,不少小区居民在楼上朝着援沪医疗人员大声呼喊:“感谢江苏‘大白’!“感谢海南姑娘!”“感谢湖北医生!”……

  群众支持守“微光”

  雨夜里,骑手曾召兵奔波十余公里,全身湿透,给一个山西来上海化疗的癌症病人送了一单特殊的外卖:小米和排骨。曾召兵的父亲是因为癌症走的,他说,不管多困难,也要送过去。他知道对方不容易,没有收对方的钱,回来后,手机里多了一条短信,是病人家属发过来的:“我们是陌生人,您还愿意伸出援手帮我,我也会像您一样,向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曾召兵顿时就热泪盈眶了,他回复:“祝老人早日康复,自己保护好自己,注意安全,疫情期间互相理解!”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

  给租住小区、不会做饭的年轻“外卖一族”送上热腾腾的饭菜,无偿把自家房子租借给“大白”们休息……夜幕下,这座特大型城市正被这星星点点的凡人微光照亮、温暖。

  在闵行区一家罗森便利店里,店主李娜为了保障附近居民物资供应需求,选择了住在店里,便利店里没有床铺,也没有淋浴,她只能睡在纸皮打的地铺上,从3月9日到3月31日,一次澡都没洗过,独自在便利店坚守了23天,直到浦西全面封控,她才被顾客“求着”回家。

  4月3日,在上海闵行区七宝镇一个封控居民小区内,社区志愿者摆放清点刚卸下车的生活物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早日遏制疫情,让上海这座城市变得更好――这是疫情下人们的最大公约数,“守望相助”正在成为更多人的日常。

  如果说,感染者超过10万让上海进入“至暗时刻”,那么,志愿者就是“城市之光”。3月以来,从维持核酸采样现场秩序、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到照顾独居老人,数万名志愿者活跃在每个社区、各条战线,任劳任怨,昼夜不息。

  松江区九里亭街道奥林匹克花园小区微信群里,有居民自发写了一封致敬志愿者的公开信,感谢、致敬并呼吁大家善待志愿者,公开信最后写道:

  “我们更开心地看到,邻里互助、相送物资、体贴志愿者的人也很多,这才是疫情之下一个温暖的集体,相信我们运转会越来越顺利,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希望这个难熬的时间尽快过去!我们一起守望相助,共同抗疫!”(记者肖春飞、周琳、贾远琨、周蕊、潘旭、袁全、龚雯、杨有宗、高少华、兰天鸣)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