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5 10:09 | 来源:中工网 2022-04-05 07:44:50 | 查看:408次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蒋菡
“以前殡仪馆只有男性整容师为逝者整容入殓,为了使殡仪服务更人性化,2012年11月专门组建了青清女子整容班,由女整容师来提供沐浴更衣、整容化妆等服务。”3月31日,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举办的第六届公众开放日活动现场,殡仪服务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郝好介绍,现在这个班组由5名平均年龄27岁的女遗体整容师组成。
杨薇薇是殡仪馆的第一名女性整容师。让她记忆深刻的,是那些年轻或年幼就不幸离世的人。有一次,她给一位交通事故中去世的4岁小姑娘整容,她特意给逝去的小女孩别了一个发卡,希望她漂漂亮亮地走。
“我目睹了太多生离死别,尤其是接触到那些来到世上短短几年就离开的逝者时,我总是告诫自己要更加珍惜生活,珍惜身边的亲人。”杨薇薇说。
曲杰是青清女子整容班的班长。一次,在为一位27岁因白血病去世的女逝者整容时,她了解到女逝者刚刚结婚不久,和爱人感情一直非常好,曲杰就想尽量把她打扮得漂亮一些。她为女逝者穿上了生前最爱的一件小西服外套,别上了一个胸针,最后还为她戴上了一条金色的脚链——这是她与爱人的结婚纪念物。
当逝者爱人看到整容之后的女孩表情安详地躺在花床上时,感动地哭了。他给曲杰深深地鞠了个躬,说道:“谢谢你让我妻子走得这么美丽!”
据了解,为方便群众办理丧事,八宝山殡仪馆实行24小时服务。每逢节假日亲朋好友欢聚的时刻,青清女子整容班的姑娘们总是坚守在工作岗位。但工作的辛苦还不算什么,长久以来,“忌讳”和“歧视”从没有真正离开这个职业,打车去单位被拒载、拜年往往要自觉避开、从不主动跟别人握手、找对象难等等都是普遍现象。而既然选择了殡葬行业,她们就决心用自己的服务温暖这个“冰冷”的岗位。
本次公众开放日活动突出“公益、生态、人文、品牌、温暖”主题,紧紧围绕“公益惠民、人文关怀、创新引领、礼敬生命”主线,全方位展示了殡仪馆是如何全力护航“人生最后一公里”的。
开放日现场,火化师云小林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虽然上学的时候我就很喜欢火化方面的专业课程,但对于是否要成为一名火化师,曾经的我内心也有一点犹豫。”她说,直到2018年来到八宝山殡仪馆,成为火化室的一名实习生后,她最终做出了决定。
实习第一天,云小林早早来到车间,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她朝外望去,只见一男一女跪在地上拉着一位火化师的手好像在央求着什么。师傅拉起他们,红着眼说,孩子太小,虽然不能保证,但你们放心,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
后来,云小林才知道,原来这对年轻夫妻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不满四周岁的女儿,当听说五岁以下的孩子火化后可能没有骨灰时悲痛欲绝,母亲更是几度晕厥。
“师傅历经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满足了家属的愿望。当他亲手将骨灰交给孩子母亲的时候,哭成泪人的她握着师傅的手久久没有松开。”云小林说,“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感恩和慰藉。”
从那一刻起,云小林懂得了火化师的意义——每一次火化都是完成一个家庭的嘱托,都是一次人生终点的陪伴。也是从那一刻起,她爱上了这个职业,并立志成为一名合格的火化师。
3月31日是云小林成为火化师的第898天。在这些日子里,她为白发苍苍的老人送行,为稚嫩可爱的孩子送行,也为像自己一样花样年华的年轻女孩送过行。“随着对火化工作的了解加深,我更加懂得了尊重生命的意义,更加理解了殡葬无小事、视死者如生者的意义。”她说。
作为人生最后一公里的“守护者”,这些殡葬从业者用自己的服务让逝去的生命更有尊严地谢幕。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