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5 10:14 | 来源:新华网 2022 03/14 20:30:38 | 查看:374次
新华社济南3月14日电 题:记者来信:一份发人深思的“农机清单”
新华社记者杨守勇、张志龙
春耕备耕正当时。记者日前在农业大省山东昌邑市青阜农业综合体采访时,负责人孙德东递给记者的一份“农机清单”发人深思。
在这份“农机清单”上,农机品牌、大概价格、生产国家等信息一应俱全,进口高端农机居于垄断地位。比如,美国凯斯收割机10台,总价1300万元;国外的苜蓿收割机15套,总价1023.3万元。
“我这儿大大小小400台(套)农业机械,总花费1.5亿元,其中8成以上靠进口,国产农机仅仅2000万元。”他告诉记者。
干企业较为成功的孙德东,近年来转身搞起了盐碱地改良。五六年时间,他投资4亿元经营了10多万亩盐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苜蓿、棉花等。孙德东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喊了多年,高端农机创新领域进展咋就那么慢?”
为何要买进口农机?孙德东说“一般不坏”。“农机作业季节性很强,往往赶上农时用几天。但不少国产农机关键时候掉链子,农时不可误啊!”
进口农机生产效率高。孙德东说,比如小麦收割机,国产的16小时最多能收100亩,国外某个品牌却能收400多亩。此外,国产机器“掉粒”厉害浪费较重,杂物分离不干净;进口机器则“利利索索”,开着也舒服。
山东是我国第一农机大省,农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约450家,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专家李玉奎说,我国高效、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进展很大,但和国外高端农机相比,发展仍然相对缓慢。
一些专家说,随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速度加快,“农机替人”将成大趋势,要下决心从供给侧一方加快农机创新,农机水平上不去,我国农业现代化也会受影响。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记者来信:一份发人深思的“农机清单”》)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