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25 17:31 | 来源:中工网 2022-02-23 13:56:05 | 查看:344次
工件装夹要放置在虎钳中间位置,高出虎钳上表面6~8mm,用锉刀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开始锉削时身体要向前倾10度左右……开学前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大部分老师早在准备新学期的课程,作为钳工实训老师的刘明杰也不例外,一边在钳工实训室内检查教学用具,一边在教案上写下操作要点。
2019年荣获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钳工赛项冠军、2020年斩获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冠军、全国技术能手、浙江青年工匠……年仅25岁的刘明杰已经获得多个重量级奖项和荣誉。“都说‘越努力,越幸运’,机会永远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足够努力就一定能闯出一片天地。”在这位“双料冠军”的背后,满是勇毅。
刘明杰在实训教室检查训练器械。浙江工人日报记者李国峰 摄
学好技能一样能点亮人生
在成为实训老师之前,刘明杰曾是该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在这里学习时,刘明杰清晰地感受到了城市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尊敬和重视,特别是一系列的配套政策,让他越发觉得,杭州是一座学好技能就能出人头地的城市。
“学好技能一样能点亮我的人生。”带着这颗坚毅的心,大三时的刘明杰就参加了“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钳工最重要的是手要稳,此外手臂力量必须要达标,特别是大赛期间,总计6小时的考试时间,大约有5个小时是在用锉刀锉精度。”对此,刘明杰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诀窍”:每天坚持200个俯卧撑锻炼手臂力量、1000个跳绳锻炼肺活量。在此基础上,每天还要练习模块的制作和专项训练。
比如制作模具时会用到45号钢的圆棒料,他每天都要练习用锯子将它锯断,再用锉刀锉平,整个过程耗时1小时左右。备赛时,刘明杰每天都要完成四五根圆棒料的练习。一个平面是否平整,他只要把手放上去,就能很精确地判断出来。这是大量训练带来的“肌肉记忆”。
没有拿不下的“冠军”
钳工技能大赛重点考查选手对工、量、刃具的正确熟练操作,而职工组考量的是全面的技艺,竞争也会更激烈。
“当时获得学生组第一的时候,我的指导老师陈楚就鼓励我,我年轻,只要多努力一点,一定可以有新的突破。”为此,留校任教的刘明杰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希望能够突破自己的天花板。而备赛的辛苦则是必然的,相比于其他富有经验的参赛选手,初出茅庐的刘明杰并没有气馁。
虽然有设计图纸,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有可能是另外的景象。刘明杰告诉记者,比如用铜片这样具有弹性的材料,用模具冲压,如果控制不到位,容易导致材料回弹。
学生组尚且还有老师带,但是职工组就没有这一说,最多只能找往届的获奖者取取经。除了之前的日常训练之外,刘明杰把床搬到实训室,开展模具钳工的训练,“图纸是理论上的,但是最后能不能将材料打成实用的模具,则需要大量训练和经验加持。”刘明杰表示。
“看到他的努力,我对他得到冠军毫不意外。”与刘明杰成为同事的黄邹凯对他充满信心。
带领更多的青年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漫长时间里的坚持,让刘明杰的手上布满大大小小的伤痕,“练习时磨出的茧好了掉,掉了又好,反反复复。”但是刘明杰却打趣地说,这些都是他技能道路上的见证。
“我心里由衷地敬佩那些了不起的大国工匠,我要向他们学习,登上更高的舞台。”刘明杰说,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大国工匠,工匠巧手中纯熟的技艺,经过了数不清的打磨和历练,沉淀出了无数经验。
经此两役,当时身为应届生的刘明杰一鸣惊人,凭借着过硬的技能和扎实的作风,得到了许多企业抛出的橄榄枝,平均年薪在20万元以上。
“虽然去企业能够带来更高的收入,但是我认为,将自己的技能传授给更多的学生会更有意义。”如今,留校任教的刘明杰已经上了600多节实训课。说起新学期的打算时,他真诚地说:“我现在除了要进一步挑战自我之外,还想进一步提升我的教学能力,为更多有技能志向的青年领路,带领更多的青年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据浙江工人日报消息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李国峰)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