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腹地有支“文艺轻骑兵”

发布时间:2022-02-13 13:04 | 来源: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3日 04版 | 查看:1227次

一下雪,山路就难行,大别山里的村庄陷入沉寂。山路弯弯,一支文艺宣传队行走在山路上。他们要去距县城最远的主簿镇大歇村宣讲……

  在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岳西县,活跃着一支“红色文艺轻骑兵”。这支队伍有9个小分队216名队员。他们充分发挥文艺作用,结合文明志愿服务、为民办实事和文艺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抒发群众勤劳致富的壮志豪情,讴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火热实践,记录乡村发展变化的丰功伟绩。

出一本书,用创作传承文化

  拿什么来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早在2019年,岳西县文联就在谋划,那年春天,鹞落坪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广场上红旗猎猎,面对烈士纪念碑,岳西县“红色文艺轻骑兵”宣誓组建。“为了记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成果,我们编纂出版一部《岳西古镇新村》图书,以此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12位平均年龄65岁的明堂诗社的老文艺工作者坚定承诺。

  “岳西县有24个乡镇182个行政村,加上成百上千的景点、遗址、产业基地,走一遍下来得要一年多,何况还要采访、摄影、搜集资料和撰稿。”岳西县文联主席、红色文艺轻骑兵总队长储劲松担心这些老同志能否完成这项工作,因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涵盖面广,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

  目标一定,明堂诗社的12位花甲老人虽老骥伏枥、仍志在千里,白天进村入户采访,晚上伏案整理写作,工作劲头丝毫不输年轻小伙子。采访点多面广,他们就分工合作;经费不足,他们就个人先垫付。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离不开传统记忆,我们希望用这本书,让读者了解每个镇村特有的社会结构与文化智慧,从而钩沉历史、推动现实、开创未来。”《岳西古镇新村》编纂者之一余永刚说,在建党百年之际,编写这样一部书,意义非凡,他们这些老同志都铆足了一股劲,先后征集文字素材200多万字、图片600余幅,现场拍摄图片1000余幅。

  就这样,凭着对乡土的无限热爱和一股诗人的“轴劲儿”,2021年4月,一部大型乡村旅游图书《岳西古镇新村》由黄山书社出版发行,内容涵盖全县24个乡镇、67个美丽乡村、813处自然景点、35处红色景点和旧址、194处名胜古迹、102个产业基地。“这本书史料翔实、图片精美,成了宣传岳西的一张名片。”储劲松说。

  除此之外,为配合安庆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单位策划的“新家园”丛书,红色文艺轻骑兵总队组织队员积极采访撰稿,42篇文艺作品入选丛书。自红色文艺轻骑兵组建以来,队员们累计创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文学作品50多万字,不少作品在各类报刊上发表。

排一场戏,用艺术播撒文明

  岳西县红色文艺轻骑兵分为作家、书画家、摄影家、音乐舞蹈家、戏剧曲艺家等小分队。各分队坚持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累计举办采风创作、送全家福、送书画、送春联、送书籍、送文艺演出等文艺活动300余场,还创建了大歇、白云山、石佛、石关、金盆、石嘴、榆树等多个文艺村和文艺创作基地。每到一处,红色文艺轻骑兵就把优秀的文艺作品送到群众身边、手上、家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红色文艺轻骑兵戏剧曲艺家小分队及时创作黄梅戏MV《这故事讲给世界听》,其中唱道:“这故事讲给世界听,世界为中国睁大眼睛;这故事讲给世界听,多大难中国也能战胜……”激动人心的旋律在县内各大媒体平台循环播放,对鼓舞全社会战胜疫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统计,红色文艺轻骑兵各分队队员均以笔为“战斗武器”,共创作诗歌、散文、小说、剧本200余件,其中微电影、音乐、戏曲等作品10余件。有的医生兼摄影家小分队队员,一面抗击疫情,一面用手中的相机拍摄抗疫场面,留下不少感人瞬间。

  为了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全县干部群众奋勇拼搏,追赶目标任务。以此为素材创作的公益微电影《春归》,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农之声》栏目播出,讲述了岳西县税务局助力复工复产,主动上门为企业退税,使得原本面临关门停产的企业走出寒冬,迎来发展新生机的故事。《春归》微电影还在第四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征集展播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岳西县青天乡山高岭大,是一片红色土地。在革命战争年代,当地百姓作出了巨大牺牲。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红色文艺轻骑兵戏剧曲艺家小分队结合当地历史编排出情景诗朗诵作品《血染的红土地》,“徘徊红军亭前,我们聆听青天,听红色的脉搏,跳动在沃土里面……”激昂的诗句激发了当地群众“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热情。

写一幅字,用服务浸润心灵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红色文艺轻骑兵各分队进村入户,根据当地农民需要,写春联、照全家福,捐赠文艺书籍、书画作品。“把文艺真正送到老百姓的手里、心里,这也是我们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创作源泉。”书画家小分队队员黄长裕说。

  该县主簿镇大歇村,地处偏远,乡村振兴的底子比较薄弱,但这里林海莽莽,常年云雾缭绕,自然条件好,还有“三线”旧址。红色文艺轻骑兵总队认为这里创作资源丰富,便在村里建设创作基地,以此支持村里乡村振兴。

  “我们把这里的一处旧民居改造成大歇作家村,设置有作家书屋、创作室、书画展览室、卧室,立足打造安徽省作家‘深扎’创作点。”储劲松说,在这里,作家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在创作的同时,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

  “大歇作家村建立后,经常有作家来此,为群众写对联、开展文化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文化支撑。”大歇村党支部书记汪品峰说,去年腊月二十六,十几位书画家在大歇作家村前面的小广场上写春联,大爷大妈,大姑娘小媳妇和孩子们,把写字台围得水泄不通,很多年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精准扶贫歌击壤,共同富裕梦先圆”“海晏河清歌盛世,云蒸霞蔚舞升平”,一副副饱含着浓浓年味、寓意吉祥又文采斐然的春联跃然纸上。“字好,意思也好,比商店买的春联好,回家就贴上。”手捧春联的乡亲脸上笑开了花。

  除了进乡村服务,红色文艺轻骑兵还走进校园,学校上课期间,每周都会安排队员去城乡学校义务授课,课程包括书法、绘画、戏曲、写作等。

  岳西是大别山革命老区,英雄的事迹有口皆碑,红色的印记随处可见。在大别山烈士陵园、中央红军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请水寨暴动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文艺轻骑兵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创作、发表、展览、排演红色题材文艺作品,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推动岳西红色文化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书为心画,画为心声。书法、绘画、文章、诗词歌赋、摄影、音乐舞蹈、雕塑等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是心画心声。”岳西县红色文艺轻骑兵一直在路上,以文艺为号角,传承红色基因,记录伟大时代。

  (本报记者 常河 本报通讯员 徐进群)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