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出个人近八成资产 中原地产巨擘施永青转身慈善(图)

发布时间:2010-11-08 00:28 | 来源:南方周末 2008-03-12 21:23:00 | 查看:3945次

施永青在2007明报回归十年研讨会上。 资料图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苏岭 发自香港

  与金钱博弈了40年,施永青终于可以与它来个了断。

  3月7日下午2时30分,在香港中环新世界大厦22楼,60岁的中原地产执行主席施永青和太太在律师递过的文件上签字。从此时起,他名下的中原地产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中原)、中原(中国)物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中国)和中原集团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约合45亿港币),一并捐给“施永青慈善基金”,个人仅余不到两成的资产。

  这对施永青的人生来说,是一个极具戏剧性的转折。40年前,在纸醉金迷的香港,他是一个年青的左派学生,激烈地反叛资本主义。40年后,他跻身香港成功的资本家之列,执掌地产代理业翘楚——中原公司,身家数十亿元港币。

  今天他发现,钱不是他的人生目标。

  自1992年开始,施永青担任中原的执行主席,个人持有45%的股份。每年,他可获得数以千万计的管理酬金和股东派息。2007年是个业绩大年。中原收入64亿元,税后利润超过10亿。

  盘点之后,他决意落实自己早年的想法——将全部股份捐给以他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主要从事国内农村的扶贫、教育和医疗项目,由他亲自管理。

  这将是一个彻底的转身。他已做好了工作上的铺垫。去年,他把部分工作交由中原中国的负责人黎明楷,“他已经管了15000人,再多香港的5000多人,也不成问题”。

  生活给予的馈赠,已令他知足:大女儿今年暑假将从英国某名牌大学毕业,儿子刚入读英国某名牌大学一年级,小女儿在香港读中一,太太为某中学教员。一家人住在九龙塘一栋约5000呎、带大花园的两层独立楼房。

  据《壹周刊》报道,施永青现持物业有8处,账面共计3.015亿元港币。

  在慈善氛围浓厚的香港,一次捐出大半身家,施永青并不是第一个。早在1990年,香港著名工业家蒋震便将其在震雄集团名下的全部股份,时值8亿元,捐赠成立“蒋氏工业慈善基金”(现更名为蒋震工业慈善基金),这几乎占其身家的95%。

  养不活自己的“左派”青年

  时光回溯到1968年,施永青中学五年级毕业,未能升入大学。由于小学至中学都入读左派学校,他信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读过《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和《牛氓》等等红色书籍。现在他的办公室还有当年读过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当年,他信奉“要改造社会、世界,不是改造个人生活”,接受260块的月薪,到左派学校重生中学,教工人夜校。而那时香港工人月薪平均六七千块 。施永青收入不够维生,吃住全在家里。母亲说他:“靠我,你才可以讲革命。”

  1976年,周恩来逝世时发生的“四五”运动发生后,施永青与左倾思想决裂。

  施永青开始面对现实。“27岁,没有女朋友,也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他离开重生中学,要在社会里生活。

  1978年,他与中学二年级认识的好友王文彦各出资5000元港币,办中原公司,做地产代理。

  两人决意摒弃当时香港地产代理炒楼的传统手法,很快中原胜出同行。

  玩票资本家

  创业一年后,攥着可以无忧生活几年的钱,施永青将股份送给王文彦,回家读书。

然而书斋并不安静。女朋友觉得他“思路上很有问题,不安全”,离他而去;母亲经常被人问“你的孩子为什么不工作,是不是失业了”。一年多后,他找王文彦,重新回到中原。

  1992年,因管理理念不合,王文彦退出中原,做在野股东。施永青执掌中原。

  施永青的办法是“无为而治”——最大限度放权给下属员工,使之有充分发挥的空间。他自己天性懒散。王文彦常见他在办公室剪脚趾甲。

  放权的实效不错。1994年,时任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黎明楷提出做北京、广州市场。施永青同意了。黎明楷在北京试搞二手交易,亏损一段时间后,关掉,找另外的方向。“其他老板就算让试,也会有惩罚。而他只让我从中吸取经验。”黎明楷说。随后,黎统率的中国市场业绩,远远超过老对手美联。

  客观地说,即便在当时,这种管理并非独创。但施永青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有意无意将之镀上老子的色彩,后来这慢慢变成中原品牌的一部分。

  施永青在公众场合喜欢讲一则厕所看《道德经》的故事。他到新界道观游览时,带回一本免费的《道德经》。一次上厕所时随手抽到这本,看了几句,深感哲理深厚,受益良多。如“政之察察,民之缺缺”。他理解为“政策明察秋豪,太过精明,人民无好处”。然而,中原成功的核心动力是公司员工享有所辖业务利润25%的分红。中原实行低薪低福利,业绩不好,没有分红,还要个人负担应酬费用等。业绩好,一个区域经理一年可分得上千万。这一分配方式从不动摇,使员工出去做远不如在中原做,中原的凝聚力便超过一般公司。

  但这种管理方式遭到老搭档王文彦激烈反弹。公司股东利润分配在最后,王文彦觉得自己利益受损,抱怨中原管理层报酬过高,甚至在报纸上买整版广告来口诛笔伐施永青。

  “他灵魂深处还是很共产,把旧拍档当作资本家,不劳而获,要打击。”王文彦自认是世界上最了解施永青的人,超过施结婚二十多年的太太。

  两人的矛盾最终使得中原无法实施上市计划。

  “C”面施永青

  2005年7月30日,施永青个人出资1亿,创办香港第三份免费报纸《AM730》。他对媒体称:“香港只有A、B观点,A是《苹果》,右派,B是北京,左派。不能只有两种观点,C代表另一种观点。”他在《AM730》上每天开专栏“C观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无所不谈。

  在一些香港市民看来,他好出风头,在电视台、电台做节目,报纸上撰文。但一些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却喜欢他,许多港府官员上班前都要叫下属拿一份来看。

  “他分析事情常常很有道理。”某私人旅馆老板潘聪每天拿《AM730》,只看“C观点”。

  但自以为懂道的施永青,却不知高分配仍不能泯灭人的贪欲。

  2006年10月,因涉嫌非法收取回扣贪污案,香港廉政公署拘捕中原19名员工。如此大力度地调查商业公司,在廉政公署极为罕见。

  施永青也有不顺民意的时候。

  1994年,因为施永青“钟意讲话”,郑经翰主持的商台节目《龙门阵》邀其做嘉宾,谈楼价问题。当时楼价高,很多人买不起。

  “没钱买楼是无能。”施永青说。

  郑经翰一向悯恤低收入阶层,视之为失言:“没有钱是没有钱的问题。这样说,是侮辱穷人。”

  尽管当场施永青未再表态,但之后他坚持认为无错。

  他向来不惧冒天下之大不韪。还在新昌地产打工时,他在春节后向几个熟识的同事派红包,里面放的不是钱,而是一张纸条,写着“升棺发材”,以表明自己不迷信,反传统。香港人讲传统,同事拿到很不高兴,事隔32年,仍印象深刻。

  (戴庆成、吴玉兰对此文有贡献)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