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9 12:19 | 来源:中工网 2021-11-29 07:18:06 | 查看:476次
24岁的赵脯菠代表着一种全新的青年形象,在技能新赛道上,用一技之长改变命运、实现梦想、打开向上流动的通道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娜
工匠语录
“只要坚持下来,就会看见曙光,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拼尽全力的自己。”
——赵脯菠
开栏的话
随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走向深化,一批彰显时代特色的新工匠不断涌现,他们的成长路径、价值取向、创新故事,重新定义着工匠形象,赋予工匠精神全新内涵。
向上的时代赋予工匠成长的动力,向上的工匠亦回馈时代以惊喜。他们在技能新赛道上披荆斩棘,用一技之长擦亮人生,冲破成长“天花板”;他们从事着新职业、新工种,运用新技能操纵新设备,通过创新思维为传统产业添“智”;他们活跃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三新”领域,服务人们的美好生活,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他们用“新传承”升级技能人才培养层次、水平,帮助更多工人匠心筑梦、技能报国……今天起,本版推出“向上吧 新工匠”栏目,敬请读者垂注。
11月16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首次阶段性考核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技师学院拉开战幕。年仅24岁的赵脯菠以裁判身份亮相赛场,备受瞩目。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冠军、全国技术能手、四川工匠、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焊工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年轻的赵脯菠不仅头顶世界冠军光环,还拥有诸多令人羡慕的殊荣。
自信、青春、元气满满,站上技能金字塔尖的赵脯菠代表着一种全新的青年形象——他们在技能新赛道上,用一技之长改变个人命运、实现人生梦想、打开向上流动的通道。
赵脯菠的逆袭故事犹如一粒石子,激荡起的层层涟漪,让人们看到学好技能的无限可能。
小城掀起技能风潮
“我是一名焊工,没有特别大的本事,就是会金属焊接,一不小心得了个世界冠军……”“我是一名焊接老师,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也就是带出了几位世界冠军……”今年8月,第七届四川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工项目决赛在攀枝花举行,在主办方录制的暖场视频里,一段师徒对话呈现的“凡尔赛”式幽默一时间火出了圈。赵脯菠就是视频中的徒弟。
在攀枝花,赵脯菠早已是远近闻名的红人。
赵脯菠们带来的“冠军效应”正在这座以花命名的西南小城掀起技能风潮。过去常常招生遇冷的焊接专业,近几年在攀枝花技师学院成了热门之选,今年更是前所未有地接收了200名新生。
如果没有学习焊接,1997年出生的赵脯菠,人生或许只有两种可能:接过妈妈手里的锄头务农,或是像爸爸一样开货车糊口。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那是生养赵脯菠的地方。在国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几年时间里,作为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凉山州曾被看作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艰中之艰”。赵脯菠的父母,为了供养两个儿子,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
2013年,攀枝花技师学院来到会理县招生,这一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实行“中职全免费”政策。
“免费学技能,还有助学补助,为什么不试一试?”想学点赚钱本事的赵脯菠,误打误撞地进入攀枝花技师学院学起了焊接。
入学那一年,比他大三届的师兄王晨宇在德国莱比锡获得第42届世赛焊接项目优胜奖,引起全校师生聚焦。两年后,师兄曾正超在巴西圣保罗第43届世赛中为我国摘得焊接项目的历史首金,举国瞩目。赵脯菠的内心受到极大触动:“原来手里的焊枪竟能敲开世界舞台的大门!”
一颗梦想的种子在他心里生发出嫩芽。
从“小透明”到世界冠军
从“小透明”到世界冠军,赵脯菠走过了一条漫长的路。
2015年,攀枝花技师学院开展为第44届世赛培养后备力量的首次大规模校内选拔,赵脯菠报了名。
成为世赛选手,需要经过校、市、省和国家的四级选拔。当时,在七八十人组成的备战集训队里,赵脯菠普通到有些“透明”。
在那一年的全国选拔赛上,赵脯菠遗憾止步五强,但基于年龄上仍有参加第45届世赛的可能,他一直跟随当届种子选手进行强化训练。
今年31岁的赵炜曾是赵脯菠集训时的助教。他的印象里,赵脯菠沉默而坚韧,总是一个人高质量地完成所有训练,即便大家并没有关注到他。
“当时确实技不如人,只能苦练,想着即便进不了世赛,也能练一身过硬本领。”焊接工艺讲究稳、准、匀,为了练习腕力,赵脯菠用手托举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一托就是几个小时,为了练习“蹲功”,他看书、洗衣服都尽可能蹲着完成。
“焊接是精度的较量,在世赛现场,成败往往就在微米之间。”撸起袖子,赵脯菠的胳膊上露出累累伤痕。练习仰焊时,焊花灌进袖口,烫得他钻心的痛,可为了实现焊缝“完美”,他只能忍着不动。
那段时间里,他每天要完成不低于15小时的训练,连吃饭、睡觉、洗澡都要“卡”在规定时间内。
“不管多晚都必须完成当天训练任务,有时会焊到凌晨,第二天6点还是要像往常一样爬起来。”赵脯菠回忆说,在站上世赛冠军领奖台之前,这样的训练生活持续了4年多。
枯燥的训练中,赵脯菠不止一次有过放弃的念头,甚至偷偷哭过很多次。不过,每次情绪释放后他又会重新拿起焊枪,“为了梦想,必须咬牙坚持。”
新工匠的“远大前程”
从俄罗斯喀山摘金回国后,赵脯菠受邀留在攀枝花技师学院担任助教,带领集训队员备战新一届世赛。
“这是一种传承,也是在为走向生产一线做心理和能力上的准备。”攀枝花技师学院教师、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中国集训队教练组组长周树春说。
两年来,赵脯菠每天和备赛选手们保持着相同的作息,“金牌选手”正努力成为“金牌教练”。
因为疫情原因,原定今年在上海举办的第46届世赛延期一年,这意味着备赛选手“魔鬼集训”的周期又被拉长了。每当师弟们进展不顺时,“过来人”赵脯菠都会耐心开解:“只要坚持下来,就会看见曙光,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拼尽全力的自己。”
个体命运与时代紧密交织。赵脯菠常常感叹,“一切都是时代的馈赠。”
2016年3月,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如火如荼推进,勤奋刻苦的赵脯菠搭上了技能成才的高速列车,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高光时刻”。
在今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他作为新发展党员代表接受访问,身穿工装坐在台上望着媒体的“长枪短炮”,紧张之余感到无限荣光,“技能人才的声音如此受到关注,真的自豪!”
“希望更多年轻人,用技能实现人生的‘远大前程’。”尝到了技能的“甜”,赵脯菠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分享意愿,他常走进职业院校,用自己的故事激励青年学子。原本开货车的弟弟,也被他拉回学校进了焊工班。
焊接是工业制造的基础,据保守估计,我国大约有300万以上焊接工人。登上技能金字塔尖的赵脯菠深刻意识到,自己能为这个行业做的还有更多。
第46届世赛结束后,见过“大场面”的赵脯菠就会回归生产一线,在飞溅的焊花中,用世赛标准契合、引领企业实际生产要求,他的目标是“成为具有复合型技能的新工匠”。
技能之路闪闪发光,才值得追逐
罗娟
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现场,比赛结束后,赵脯菠一路羞涩地跑向教练周树春,迟疑了一下,张开双臂拥抱了教练。这个体育冠军常见的庆祝方式,在技能比赛中并不常见。
在与一位汽车修理技术冠军交流时,他使用了非常哲学的语言“悟道”来描绘一遍又一遍练习敲打铁皮时的感受。
最近走红网络的“汽修女孩”深圳职校学生古慧晶留着长发,长相甜美。但下一秒,她就成了身着工装拆卸轮胎的“女汉子”,“可白衣翩翩,亦可庖丁解车”……
这些年轻的技能冠军不约而同地给人一种“新”感觉,在与不少带出了冠军的技能专家交流时,他们提到一个词:新工人。
从外在来看,新工人不再是衣着朴素、两手油污,他们有人穿戴时尚,有人谈吐自如,还有人用砌心形墙来表白爱情……和这个新时代所有的新青年一样。
他们掌握新技能、身处新职业,甚至学习技术、成为工人的思想底蕴都不同以往。他们会反复提到一个词——热爱。赵脯菠热切盼望去生产一线大展拳脚,前述那位汽修技能冠军正踌躇满志地在企业搞技术创新,古慧晶为学汽修筛选了多家学校。无论是因为热爱而选择学技术,或是在学习中爱上这门技艺。这,都和以往把当工人作为谋生手段的选择大不相同。
“芳林新叶催陈叶”,今天,越来越多的职业正朝着高价值、数字化方向发展,蓝领、白领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这些技能冠军们极具灯塔效应,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成功,昭示着新工人拥有闪闪发光的技能之路。走技能成才之路,绝非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选,而是契合稀缺性、深具含金量的大势所趋。
作为我国最拔尖的技能人才,技能冠军站在各自领域的金字塔尖上,构成金字塔基座的是一支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如何让塔基壮大起来?
新工人的思想底蕴给了我们新启示,既要让技术工人能够安身立命、享有尊严,也要让他们能够凭借高超的技艺抬头仰望星空,追逐未来。
只有技能之路闪闪发光,才值得一个时代的青年竞相追逐。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