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7 21:59 | 来源:中工网 2018-05-10 07:01:44 | 查看:485次
冯世毅坚守岗位26年练成焊接绝技——
记者 张世光
“听说有人曾经‘挖’您,当时他们给多少钱啊?”
“不知道,我没问过。”
连给多少钱都没问,冯世毅就屡次拒绝了别人的工作邀请。1992年至今,他已坚守在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简称哈一机)26年。
哈一机是一家兵工企业。这里不仅有冯世毅自己的青春,也记录了他父母奋斗的芳华。
201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举行。由他参与制造的40吨抢救车接受了检阅,冯世毅与家人在电视机前共同分享了这一难忘瞬间。
然而,在一年前的2014年,这款由哈一机研制的抢救车在焊接方面出现了研制困难。攻关团队中的科研人员按照理论模型提出的解决方案,与冯世毅按照经验提出的方案发生了冲突。
作为焊接攻关小组里唯一的一位一线工人,冯世毅坚持自己的意见。最终,他的方案被证明是正确的。
冯世毅之所以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是因为他扎实的功底和多年经验。
1989年,冯世毅考入了哈尔滨龙江电工厂技校。当时,学校有两个专业,一个是钳工,一个是焊工。冯世毅被分到了焊工专业。
很多人对电焊避之而恐不及,冯世毅却能在烟熏火燎之中看出金属溶解的最佳状态,在噪声中听出“交响乐”的韵律。
刚到哈一机上班的时候,作为企业老员工的父母建议他不要去工作相对轻松一些的车间,而是到工作环境相比更差、工作强度更大的车间。再三考虑后,他选择到六车间工作。“六车间是专业的焊接车间,比较累。”他说。
尽管六车间的活儿累,但是,冯世毅还是不断地自加压力。
焊工的一个重要素质就是手稳。为了练习手稳,刚上班的冯世毅每天回家后扎着马步举小板凳。来家里串门的人不明就里,还以为他在练习什么武术。
此外,他还自费买了大量的书籍刻苦攻读。对于技校毕业的他,啃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白天工作一天的疲惫加上书中时常出现的难点,经常会在深夜里给他带来困扰。
“看不懂那就一遍遍看,找人问,查资料,总之是要弄懂它。”冯世毅回忆。
将近30年坚守焊台,如今冯世毅突然“没有”岗位了。他现在的角色就像是排球场上的“自由人”一样,主要负责一件事儿——攻关。
攻关,面临的项目大多是第一次,是硬骨头。但,必须成功。
2012年,哈一机首次承担了装甲车辆油气悬挂系统的焊接任务,这个系统类似于汽车上的减震器。在活塞焊接的时候需要把两种熔点不同的材料连接在一起,而且在减震过程中不能开裂。
“就像是家里包饺子,一张饺子皮放上馅,捏在一起的饺子皮两端不是一种面。一边是白面,一边是玉米面,你必须把它俩捏结实了。”
这,难倒了很多人。
两种金属在焊枪下,如果操作不好一种已经都快“烧成灰了”,另外一种还“纹丝不动”。面对这个问题,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积累的冯世毅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多年来,冯世毅的创造性操作体现在了多款我国新式军事装备制造上。平时工作的内容,即使面对家人,冯世毅也不会吐露一个字。
从“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再到全国“最美职工”,冯世毅一次次地站在各种领奖台上。他还拥有相当于正教授级别的研究院级高级工程师的职称。
“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做好事情。”冯世毅说,一条焊缝是否严密、是否漂亮,都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内心是否“稳当”。
“那到底什么样的焊缝才是好焊缝呢?”记者问。
“横平竖直,就像阅兵式上士兵走的方阵那样。”冯世毅如此回答。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