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31 11:24 | 来源:中工网 2021-10-30 08:30:15 | 查看:559次
在上海市新收犯监狱,部分服刑人员仅会说些汉语,但对汉字不甚熟悉,这就给监狱民警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为做好这一工作,几年前,上海监狱特地招录了一批精通多种语言的专业民警扩充队伍。外表阳光帅气的“90后”民警秦旭,经过重重考核,光荣成为其中一员。
化解语言不通难题
秦旭到岗第一天,便主动发挥他的语言优势,一方面对《服刑人员行为规范》进行翻译,方便新入监的相关服刑人员尽快掌握服刑改造的基本要求,迅速融入改造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办好“汉语学习专班”,解决服刑人员在服刑过程中因语言差异带来的多种障碍。
“他们收监后,既听不懂民警说什么,又不能参与其他服刑人员的聊天,还交不到什么朋友,改造工作困难重重。”秦旭说,针对这一困境,为做好他们的管理教育工作,监区“汉语学习专班”应运而生。
专班成立后,秦旭带领同事排定学习计划,购置相关材料,对在押的相关服刑人员开展汉语教学。“他们当中有一些人表现良好,非常期盼与亲人打上一通电话,缓解思念之情。”秦旭告诉记者,开通亲情电话需要服刑人员家属提供亲属关系证明等材料,但家属同样不擅说汉语,民警与之沟通存在很大障碍。因此,他在做好自己所在监区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协助兄弟监区处理此类服刑人员日常信件翻译、亲情电话复听、会见申请审核等工作,使兄弟监区能够及时掌握服刑人员的思想情绪和改造动态。
教育改造的“心灵导师”
干监管改造工作时间长的民警都有一种感觉,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服刑人员比以前更难“管”了,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与日俱增。
秦旭意识到这一状况后,就利用空余时间,报名 “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工作日上班,休息日上课,最终拿下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系统学习后,我发现许多服刑人员改造当中的异常行为都能从心理学上找到解答。”秦旭说。
一次,秦旭所在的监组里一名新收犯情绪很不稳定。通过阅档和侧面了解,他发现这名服刑人员年纪较轻,从小受到父母庇护,几乎没独自出过家门,心智很不成熟,因此他推断该服刑人员入监后存在适应障碍。在接下来的相处中,秦旭时常找他聊天,让他逐步了解监狱,熟悉相关政策,生活上也常常给予关心,最终帮助他适应了监狱的改造生活。
一拖再拖的婚礼
2020年初,秦旭与相恋多年的女友结束爱情长跑,幸福领证。原本计划领完证就回老家新疆举办婚礼,没想到此时疫情暴发,且一直延续至今。
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新收犯监狱实行全封闭管理运行,秦旭与妻子的婚礼不得不因此耽搁下来。期间双方父母虽多次催促,但秦旭总说,“等疫情结束了就回来,比起那些冲锋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我们这点事不算什么”。但大家知道,他内心对妻子藏着深深的愧疚。“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监狱各项业务十分繁忙,而且今年收押量或达历史峰值,警力如此紧缺,我绝不能给组织添麻烦。”秦旭向记者承诺道,“去年精心筹备的婚礼计划被疫情打乱,待阴霾散去,我一定给妻子补办一场完美的婚礼。”
从穿上印着国徽的藏青色警服那一刻算起,“90后”的秦旭从警已有5年,这些年来,他有过疲惫、无奈,也有过温暖、感动,但唯一没变的是他始终用自己的纯真和善良感化服刑人员,用心做好本职工作,点亮服刑人员的人生道路。
(据劳动报消息 李成溪)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