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26 16:38 | 来源:辽宁日报 2021年10月26日 第09版 | 查看:4370次
王颖与父母、弟弟合影。
王颖在农博会上为家乡特产代言。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本报记者 李 越 文并摄
核心提示
在朝阳县木头城子镇十家子村,王颖一家远近闻名。因为在这个家里,父女二人都是村党支部书记。父亲王久文年轻时创业,成为致富能手,被乡亲们请回村里带领大家发展产业。如今,王颖接棒,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电商+贫困户”的“5+”模式,掌舵这个有着3000多农户的大村。不久前,王颖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十佳农民”。
9月23日,2021年度“全国十佳农民”名单揭晓,29岁的王颖,成为榜单上最年轻的一位。王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父母的言传身教、丈夫的鼎力相助、弟弟的学成归来……让她对乡土的眷恋和热爱得到充分释放,她爱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会继续扎根泥土,以智惠农,让小家日子更美,大家日子更旺。
生意世家
1992年,王颖出生在朝阳县木头城子镇十家子村。可以说,她出身于一个生意世家。父亲王久文早年和妻子韩秀兰一起打拼,夏天做雪糕,冬天批发鱼,抽空还卖土特产,一年四季,生意不断。因为两人吃苦耐劳,家里生意越做越好,之后又办起了啤酒厂、饮料厂。
在十年九旱的朝阳,王颖一家早早摆脱了靠天吃饭的生活,成了村里最早的“万元户”。
不止王颖家,王颖的姥姥、王颖父亲的三个兄弟,都各自做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王颖非常自立,且早早就有了经商意识。
“从小我就看着亲人们忙碌,一点一滴攒家底儿。”王颖回忆,当时母亲做雪糕,父亲跑市场,自己就主动帮家里干活儿。她7岁就会做饭,懂得照顾早出晚归的父母,同时也做起了“小当家”,在家里看店,帮忙卖雪糕、卖鱼。
同龄人嬉戏玩闹的时候,王颖早早将自己融入家里的生意中,成为父母的好帮手。
“除了上学,周末、节假日的时候都将自己跟家里的生意捆绑在一起,学生产、学经营,储备了不少经验和能力。”王颖说,因为家人们能干,自己也舍不得浪费一寸光阴,渐渐将每天忙忙碌碌的充实日子当成了习惯。这个过程,虽辛苦,有挑战,但自己成长很快。
王颖的父母虽然是农民出身,却有着超前的眼光和经商的头脑。他们经常出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如何发展变化。王颖则利用上大学期间寒暑假的机会,去各地参观考察。看到比自己家乡发展好的地方,就把经验带回来,和父母分享。
渐渐地,王颖有了自己的观点和主见,开始和父母一起讨论生意该怎么做。父母也非常尊重王颖的想法,不仅仅将王颖当成孩子对待,还坐在一起有商有量,交换想法,研究适合每个时期的好项目。
“我和父母既是亲人,也是合作伙伴,聊起该发展什么产业的时候,各抒己见,绝对平等。”王颖说,父母将经商多年的管理经验倾囊相授,让自己少走了很多弯路。同时自己将在学校及实践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时下热点相结合,该做什么,怎么做,一家人经常在一起切磋交流,讨论出相对成熟的方案后再去做。
从致富能手到带富能人
王久文及其家人,用勤劳的双手换来了好日子,让村里人十分羡慕。
村民们自发地找到王久文,希望他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当时我上中学,但我清晰地记得,村里的叔伯们找到我爸,希望他来当村干部,带领大家一起致富。”王颖说,当时十家子村还是落后村,村民们大多种玉米,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多数村民有强烈摆脱贫困的愿望,但不知道自己能干啥,也不会干。
王久文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家里的生意主要由妻子打理,他到村里工作,帮助村民改变现状。
2007年,王久文走马上任,成为十家子村村委会主任,开始带领村民流转土地,搞规模化经营。
别看现在土地流转已不新鲜,但在当时绝对是超前之举。流转了40亩地,一改苞米地为葡萄园,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出噌噌涨。
2015年,王久文书记主任“一肩挑”,继续带领全村人向前跑。
在王久文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十家子村从2007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落后村,至2020年一跃成为年人均收入1.5万元的富裕村。
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王颖返乡创业的想法也日趋成熟。
“我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专业,本来想到大城市去生活,当一名法官,但离家求学的几年,我发现自己的家乡情结很重。无论走到哪儿,我时常会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和乡亲们的音容笑貌。每次和父母通电话,谈论最多的也是家乡现在在发展啥,有什么变化。”王颖说,父女连心,父亲似乎看透了她的心思,主动跟她聊起来,问她毕业后想不想回乡发展,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带领村民们再往前奔,为家乡作贡献。
“要说没有犹豫,那不现实。”王颖坦言,很多农村的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离乡进城。当时,村里不少叔伯得知父亲劝自己回乡,都反过来劝父亲,“哪有大学毕业还回农村的,可别耽误了娃的前程。”但看到父亲期盼的目光,再感受到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王颖下定了决心。“现在的农村跟过去不同了,处处都是商机。何况父亲都能放弃生意回村发展,我为什么不能回来做一番事业?”王颖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在家乡闯出一片天地,她确定的目标是发展互联网电商。
2015年,在国家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后,王颖成立了朝阳县新发永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搭上互联网快车,推广家乡的特色农产品。
让“村姑进城”走进每一座城
万事开头难,王颖的起步,同样也不容易。
虽说农村电商前景广阔,但在当时多数人对此认识还很不够,况且王颖学的是法律专业,用她自己的话讲,对于农村电商这个领域根本就是外行,一切都需要从头学起。
好在她有钻研的劲头,买书看,上网学,到各地考察,给自己充电。最终,她设计了“互联网+种植基地+深加工+实体店”的模式,一下子解决了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终端销售的问题。
“这个方案,扎根泥土,迎合时代,既需要黑土地上货真价实的产出,又需要现代管理理念,让好东西卖上好价钱。”王颖说,最让她有成就感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开辟了增收新路。
“十家子村紧临朝大线,地理位置占优,交通发达。另外,十家子村地处北纬41.5度,拥有红土地,特别适合种植葡萄。村后是大凌河,自然环境优越,种植的农业特产绿色天然无污染,吃着放心、安全、健康。”王颖说,因为生长于斯,她看到了家乡的闪光之处,但她也深知,因为开发不足,家乡特产未能优质优价,村民们一年忙到头,却挣不了多少钱。如果她能把电商平台建好,不仅可以补齐家乡特产销售的短板,帮乡亲们打开销路,也可以使自己创业和助力家乡发展有机融合。
这一年,王颖23岁,正值青春年少,未来有无限可能的她,将自己与她深爱的家乡以及家乡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创业,尤其是经营农产品,品质要摆在首位。王颖流转村里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种植。
“不能让乡亲们吃亏,要让大家跟着我一起干,一起在农业产业链上致富。”王颖说,她跑去问父亲,问叔叔伯伯,和他们聊种地的收益,种玉米赚多少,种水果赚多少,种蔬菜赚多少。有了数据打底,她开始谋划,兼顾自己公司的收益和村民的利益。
多名村民愿意与王颖合作,王颖采取“土地流转+入股”的方式,成功谈下1000亩土地,用于种植小米、小麦、葵花、葡萄、苹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同时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拉长产业链。
此时的王颖两手一起抓,一方面对生产环节严格把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方面搭建销售渠道,通过社群、微信群等,广泛宣传家乡特产。她还用自己的头像注册了“村姑进城”商标,并为不同特产量身打造了精美的小包装。为了让家乡特产更快为广大受众所熟知,她还在朝阳县开起了实体店,线上线下互动,快速积累起客户群。“我的目标是,让‘村姑进城’走进每一座城。”王颖说。
接棒村党支部书记
在王颖的农村电商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她又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新的选择。
去年,王颖打算深度学习公司管理运营方面的知识,让“村姑进城”品牌再上新台阶。正当她一次性买来50多本书,准备“闭关充电”的时候,父亲找到她,抛开父女身份,来了一次党员与党员之间的正式谈话。
父亲问她有没有想过担起村里党支部书记的担子,王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我只想过用发展产业的方式带动乡亲们致富,却从没想过要参选村党支部书记,我怕自己不能胜任。”
王颖深知,父亲为了村里发展付出太多,这些年过得十分不易。他们一家本来可以住在县城,管理自家已经走上正轨的企业,过相对轻松的城市生活,但父亲在家里生意最兴旺的时候退了出来,回村任职。
王颖也知道,为了支持父亲的决定,家里生意损失不少。父母经常村里县城两头跑,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以及孤寡老人需要照顾、急需资金周转什么的,都离不开父亲。
王颖更知道,当了村党支部书记后,时间就不再属于自己,村里的一草一木,自己都要经管,正在上升期的事业,势必受到影响,才20几岁的自己,还没有做好担此重任的准备。
但父亲却说,“你能吃苦耐劳,又敢想敢做,更重要的是跟家乡和家乡人有感情,这是你能成为称职村党支部书记的特质。”
父亲的想法得到县乡两级政府支持,王颖这几年创业成绩有目共睹,能人带村,没问题。
王颖的心门被撬动。选举前,她跟母亲又进行了彻夜长谈。
“你小时候村里穷,到处都是泥巴路,赶上雨天上学,只能借宿在学校附近的姨家婶家,等天好了再回家。你爸当村党支部书记时,带村里做产业,有钱后第一件事就是修路。现在的孩子上学,再不用雨天一身泥了,但咱们村还能更好,你说是不是?”母亲说,“你爸为啥放下自家生意回村里,就因为那是生他养他的地方,咱家日子好了,可村里的乡亲们需要主心骨、领路人。孩子,要相信自己,你能行,在家乡的土地上,你会大有作为的。”
父母的支持,让王颖下定决心——回村。她渐渐将自己的生意交给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弟弟来打理,自己则全身心投入村里的工作。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王颖和爱人步入婚姻殿堂。丈夫是军人,不常在家,但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王颖的每一项决定。
扎根村里后,王颖又捕捉到新的商机。“京沈高铁开通,奈林皋站距离我们村步行只有10分钟,这是个大机遇,以后我们村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做北京的菜篮子、后花园。”王颖兴奋地规划着村里的未来,我们要发展民宿,做体验式旅游,让脚下的红土地变成金土地。
补记
“口袋富”与“脑袋富”
记者采访时感受最深的是,王颖一家人一直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在他们心中,没有停一停、歇歇脚的概念,而是一直抓紧时间,奔向下一个目标。
采访正赶上秋收的关键时期,王颖刚从“全国十佳农民”颁奖现场赶回来,就马不停蹄地进村里查看秋收情况,接着又参加第十二届辽宁农博会,以90后企业家、村党支部书记的身份,为家乡特产代言。
与此同时,选址在朝阳县政府附近的“村姑进城”体验店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计划本月底开业。王颖打算以这个体验店为依托,再次扩大“村姑进城”品牌的影响力。“除了正常的货架子,店里装修设计了操作台,可以现场做果汁、品尝美食等。店里还要介绍朝阳故事,让家乡文化广泛传播。”王颖表示,多项工作同步推进,是工作常态。尽管如此,她仍要继续研究发展新路径,探索新领域。
“我就像个陀螺,同时也像块海绵,不断加速吸收新知识、新理念。”在王颖看来,要想口袋富,脑袋要先“富”,开动脑筋想办法,乡村才能振兴。
王颖的这种性格,归功于从小受父母的耳濡目染。“父母眼光长远、热爱家乡、敢于拼搏、勤劳肯干,在我看来,这就是我家的家风。”王颖说,如今她是十家子村的主心骨,更要引领好的村风,那就是借乡村振兴的大时大势,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热爱自己的家乡和家乡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只要肯干,一定会过上幸福生活。”王颖说,她要做的,就是给乡亲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通过从无到有创造产业,提供就业岗位,让大家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提升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
说到做到。王颖通过一根网线,让家乡特产走向全国。在这个过程中,春种秋收、加工销售,祖辈只与泥土打交道的家乡人民,在这个产业链上变身为新农民,思路眼界都在快速拓宽。
看到家乡和乡亲们的变化,王颖成就感十足。她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扎根泥土,以智惠农。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