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倾心构筑“文化民生”

发布时间:2010-10-01 01:49 |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9月24日 第01版 | 查看:1390次

  日前在广州举行的为期7天的“南国书香节”上,70万人次入场“抢购”,很多作家“签名签到手软”。从单一的图书交易活动发展为集出版成果展示、展销、活动、交流于一体的“文化嘉年华”,“南国书香节”已成为广东新时期重要的“文化名片”。

  不久前,广东省委召开十届七次全会专题研究文化强省建设问题,争取10年内实现广东文化事业强、产业强、辐射力和影响力强以及文化形象好的“三强一好”目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强调,文化建设就是“民生工程”:“一个健康的社会如果没有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就像大自然没有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无法存续的;一个没有先进文化作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是不可能有快速发展和持续竞争力的。”

  努力创新,让文化之树常青

  这些天,广州第一文化宫放映国内首部实景拍摄的粤剧电影《小周后》。这是粤曲与电影跨界合作的大胆尝试。被转换成数字电影的《小周后》陆续在广东各地农村免费放映1万场。许多慕名看过的人都称赞:“好睇(好看)!”

  前些年,经济“生猛”,文化“疲软”,成为一些经济发达地方“通病”。今年7月中旬,广东集思广益,推出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狠抓文化创新,推动“强身壮体”。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说,要努力塑造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文化优势和文化形象,为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全国县级广电系统百强先进台”——鹤山广播电视台在全省县级广播电视精品评析中连续3年获得一等奖,拍摄的多部纪录片荣获国内外大奖。鹤山广播电视台台长张明忠拿出刚获得全国县级台广播电视优秀论文一等奖的论文激动地说:“宁做池塘里的大鱼,不做大海里的小鱼。苦练内功改善服务,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借鉴典范创新品牌,县级台就能以小搏大,跨越发展。”

  作为国家首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之一,广东拥有“放活体制”和“投入经费”的双重优势。几年来,广东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共获国际性、全国性重大艺术奖项178项,话剧《十三行商人》、潮剧《东吴郡主》等作品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30强。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广东一举夺得11个“文华奖”,占全国获奖剧目的1/6。“要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新颖的文化产品、健康的文化活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提升公民整体素质,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独特作用。”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说。

  如今,广东拥有1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个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8个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企业数量、从业人数、营业收入等指标位居全国首位。群众喜闻乐见的网游、动漫等文化创意产品不断涌现。《喜羊羊与灰太狼》老少咸宜,衍生产品已超百种。全省每年创作的文艺精品、重要艺术奖项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总体进入小康社会之后,广东人对文化创新的需求更加迫切。今年,广东把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高端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突出列入《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

  贴身服务,让文化普惠大众

  在东莞图书馆,来自江西的“新莞人”王志强抱着一摞书,掩饰不住兴奋之情:“这里本地人、外地人一视同仁,不花一分钱,通过自助借书机,一天24小时,随借随还,方便极了!”东莞市政府门前中轴线两旁,除了图书馆,还有大剧院、展览馆、群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等,都是市民乐意光顾的地方。

  保障文化民生,离不开文化投入。几年来,广东建成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33个、文化馆145个、博物馆15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594个、上规模的文化广场5000多个、村(社区)文化室和农家书屋14666个,基本形成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为解决文化设施建设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广东率先创建了流动服务网络。全省建立67个“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网络覆盖全省,“流动演出服务网”为基层群众送戏2万余场。今年起,广东陆续启动“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等,多渠道向城乡基层配送文化资源。

  在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钟一村,古老的“雷氏宗祠”墙上新挂上一块牌子——“钟一村农家书屋”。闲暇时,农民聚集一起,看书读报、唱曲排戏、观看电影、上网冲浪。迄今,该区共有30多个古老祠堂改成了“农家书屋”。

  按照计划,广东省2015年前实现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健认为,树立“文化民生”意识,就是把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放在与教育、医疗、就业同样重要的位置来对待,改变文化“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远可近”的错误观念。

  精心保护,让文化薪火传承

  在粤东饶平县中心幼儿园操场,500多个孩子挥舞马鞭,一丝不苟地演练“布马舞操”——一种由饶平民间舞蹈布马舞改编而成的幼儿早操。幼儿园园长高秀贞说,布马舞流传至今700多年,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布马舞操”是继承创新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个探索。

  文化发展离不开传承。广东花大力气保护文化遗产。2008年,承载华侨文化内涵的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申遗成功;去年9月30日,岭南文化代表“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去年12月24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馆;今年8月2日,广东丹霞山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为了保护文化“宝藏”,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正着手制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广东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1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500多处;全省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和新发现文物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张梅介绍说,广东将继续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10年内城市建成“10分钟文化圈”、农村建成“10里文化圈”,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过8000亿元,初步构筑具有中国气派、岭南风格、广东特色的现代文化体系。(本报记者 王 楚 刘泰山 贺林)

(责任编辑:张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