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30 21:45 | 来源:解放军报 2021年9月30日 第05版 | 查看:947次
本报记者 程 雪 通讯员 董 浩 于 童 王 轶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习近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距离他上一次念出这句话,已经过去了50年。
50年前,收到来信,他一个人默默读信上的这句话;50年后,他将这句话读给了更多人听。
50年前,他说他对这句话的意思还不甚理解;50年后,他深情说道: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了。
今年9月22日,物理学家杨振宁在自己百岁生日之际,回忆起他与好友——“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往事。
1971年,作为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回中国访问。他向邓稼先求证,中国的原子弹制造到底有没有外国人帮忙。后来,邓稼先给杨振宁回复了一封长信。信上,邓稼先告诉他,中国的原子弹没有外国人参与。信的末尾,邓稼先嘱愿杨振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当时,杨振宁并没有明白“共同途”的含义,直到后来他也回到祖国。历经50年的时间淬炼,杨振宁实现了与好友邓稼先的“共同途”——回国,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
因为信仰,所以殊途同归;因为祖国,所以百川归海。
然而,科学大道上从来没有坦途和捷径,科研攻关需要迈过一个又一个险峰。“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叶剑英元帅这首名为《攻关》的诗,一定意义上成为了科学家精神的标注。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6月27日上午,香港会展中心三层展区。
一个透明的水晶球前,挤满了前来参观的香港市民。这个水晶球里,是去年由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来的珍贵“礼物”—覆盖在月球表面的土壤。
为了防止嫦娥五号在返回时因为过热发生故障,科学家指令嫦娥五号以特殊角度进入大气层。这种设计基础,离不开科学家钱学森早年研究的“钱学森弹道理论”。
月球土壤展区旁,当地两名中学生凝望“功勋科学家”钱学森展板,在泛黄的资料文件前驻足——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携家人踏上了回归祖国的航程。海外漂泊20年,为了归国这一刻,他也整整准备了20年。“我将尽我所能帮助中国人民建立一个幸福而有尊严的国度。”这是时年44岁的钱学森立下的铮铮誓言。
他做到了!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初创阶段的技术领导人,他带领中国航天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钱学森49岁时,中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55岁时,中国第一枚核导弹试验成功;59岁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92岁时,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上天!从一穷二白到航天强国,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
入地!“中国探地潜海”领域技术难关同样被一个个攻破——
今年8月,吉林长春,吉林大学地质宫前。黄大年的学生王泰涵,仿佛还能看到黄教授逆着光的背影,在地质宫门口徘徊。
12年前,中国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黄大年辞去了在英国公司的重要职务,毅然回国,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开始为我国的航空地球物理事业耕耘播种。
他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倒下了,年仅58岁。归国7年,黄大年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广西南宁,黄大年的母校园湖路小学,师生们传颂着他的故事。曾经,黄大年在大学毕业纪念册上写下“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9个大字。今天,这9个字被一遍遍集体朗诵,一次次从师生们口中传出,飘荡在学校上空。
黄大年曾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科”之大者,为国为民。香港会展中心,观看完展览后,两名香港小学生主动向工作人员要来国旗。他们高举国旗,与展区合影留念,表达对科学家们的崇敬之情。
“不管外面怎么变化,但钱学森的根不变,他的根就是要回国。”在拍摄电影《钱学森》时,晚年钱学森的扮演者许还山,在读了几十本关于钱学森的书籍后,这样理解他所扮演的这位科学家。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钱学森回国前夕如是说,千千万万个中国科技工作者如是说,全体中华儿女如是说。
闯出一条中国人的自主创新之路
阳光照射在射电望远镜表面,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在贵州省平塘县一个喀斯特洼坑中,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坐落其中,无声讲述着“中国天眼”FAST工程总工程师南仁东和团队成员自主创新攻关的一幕。
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提出,全球电波环境正在恶化,赶在恶化之前,建造更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才能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信号。南仁东当即提议,中国也要建造一个超大望远镜。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也随之接踵而至——
选址难。这一找就是12年。南仁东和他的团队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在大山里奔波。终于,在贵州大山深处,他们筛选出了391个比较合适的洼地,并最终确定了地址。
动工难。由于射电望远镜口径巨大,全世界都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在前后22年的时间里,南仁东团队一边学习“充电”,一边频频向工程施工发起挑战。
此时,国际天文界质疑声不断:工程需要大量有韧性的钢索支撑如此巨大的设备正常运行,而这种钢索当时是不存在的。
南仁东不信!
“中国天眼”FAST工程项目控制中心内,至今陈列着南仁东当时使用过的安全帽和工作服。那些年,他就是穿戴着它们,历经700多天,上百次失败,最终研制出符合条件的钢索。
2016年,工程落成正式开始运作。从那一刻开始,我国拥有了世界上口径最大、最精密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
这个在外国人眼中“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壮举背后,是一群敢于攻坚克难的中国科研人。浩大的“天眼”,每一个细节都凝聚了中国科研人的勤奋、创新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今年9月16日,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长沙开幕。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团队讲师陈雷又一次见证了北斗的高光时刻。去年,他曾见证北斗三号系统全球组网成功,北斗系统在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推广使用。
“北斗服务世界,应用赋能未来。这是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又一个新的里程碑。”陈雷说。
回顾北斗导航系统发展之路,中国科研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曾经,外国技术封锁,我们通过自主创新,一举突破制约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工程的技术“瓶颈”;曾经,我国北斗二号第一颗卫星发射升空后,遭遇强烈电磁信号干扰,无法正常通信,面对困境,国防科大北斗团队用3个月打造出卫星电磁防护“盾牌”……
如今,我国北斗短报文系统已经世界领先。北斗三号短报文的信息发送能力已从原来的一次120个汉字,提升至一次1000个汉字。这个独一无二的通信功能,让北斗用户既能定位又能向外发送短信。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依靠引进也是靠不住的,依赖于人必然受制于人。”陈雷说。
在“中国天眼”FAST工程建成之时,一条热搜“为什么只有我们做得了中国天眼”引发网友关注。其中一名网友的回答收获点赞无数——
“几千年来,无论什么样的绝境,什么样的强敌,从没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们。我们闯出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创新之路。这是一个有着无数优点,无数先进性的民族。她的潜力,任何统计学和经济学计算不出,也无法计算。”
我有所思在未来
这一刻,两只布满老年斑的、颤抖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这一天,75岁的林俊德院士用尽全身力气,站在94岁的程开甲院士病床前。
2012年,林俊德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胆管癌晚期。即便如此,他还是用尽全身的力气,亲自到病房探望程开甲。
林俊德是程开甲的学生。在程开甲创建的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及其所在的核试验基地,先后走出了十位院士、几十位专业技术将军,获得了2000多项科技成果奖,许多成果填补了国家空白。
核武器试验研究所成立之初,程开甲根据需要从全国各地研究所、高校抽调了一批专家和技术骨干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在老师程开甲的鼓励下,林俊德等几名青年大学生研制出了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自计仪,在第一次核试验中就“派上了大用场”。
“决策上项目,决策用我。这两个决策,都需要勇气,而程老就是这样一个有勇气、敢创新的人。”程开甲的另外一名学生邱爱慈曾感慨地说。
带队伍、培养人,程开甲总是言传身教。每次核试验任务,他都会到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线检查指导工作。
一次坑道内试验,洞内高温、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技术人员极力劝阻程开甲不要进去。“我只有到实地看了,心里才会踏实。”他不顾技术人员的反对,坚决进入坑道。
多年以后,他的学生林俊德也学着老师的样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一辈子隐姓埋名,52年为国铸盾,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成功,林俊德参与了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
那段在网上浏览量超过几十万次的视频,记录了他在生命最后时刻的选择。
电脑前,林俊德院士孱弱的右手紧紧握着鼠标。最后时刻,他还在整理汇集一项重大科研项目的技术思路;最后时刻,他还记得两名博士即将进行论文答辩,他们的论文需要他审改评阅;最后时刻,他让妻子黄建琴给他的学生打电话,“我电脑里有他们工作的文章,让他们自己去拷贝……”
今年,刚刚步入林俊德母校浙江大学的大一新生白建军,在观看林俊德事迹报告会后,泪湿眼眶。穿越时空,白建军似乎看到了,几十年前,一群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将青春书写在茫茫戈壁;似乎看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时,程开甲和他的战友们、学生们凝望着半空中腾起的“蘑菇云”,大声欢呼;似乎看到了,彼时风华正茂的他们,隐姓埋名,用自己的青春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国的脊梁……
我有所思在未来。
长江后浪推前浪,建设科技强国,归根结底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甘为人梯,奖掖后学,这是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之一,也是一代代中国科研工作者共同的选择。
“好稳,了不起!”9月17日,透过视频,网友们满怀钦慕地评论着眼前这位“年轻的航天总调度”。今年27岁的高健,在神舟十二号返回任务中首次担任北京总调度。他沉着的表现通过直播镜头传递到千千万万人眼前,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研青春勃发的力量。
从“神舟”飞天到“蛟龙”入海,从“天眼”探空到“墨子”传信,从“嫦娥”奔月到“北斗”组网,许许多多印刻着中国名字的大国重器背后,是这些年轻的科研人接过前辈手中的火炬、奋力奔跑的身影。
用科学家精神铸就国家脊梁,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让一切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竞相迸发,中国的科学事业未来可期!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