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阻断本土疫情后,终于发现存在冷链引入病毒导致本土传播

发布时间:2021-09-07 20:00 | 来源: | 查看:752次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全球新冠肺炎数据实时统计,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9月5日下午6点,全美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39936101例,死亡648436例。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接近4000万,累计死亡病例接近65万,这意味着每8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确诊,每510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人死于新冠肺炎。美国一边身陷新冠肺炎疫情之困,一边却就疫情的溯源问题持续向中国发难,反驳中国提出的病毒可能通过冷冻食品传播的假设。

  2020年,我国发生多起冷链引发的本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6月11日,北京发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通过对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追踪到其感染源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有关。对病例、市场环境及其销售的冷链食品样品进行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分析表明,引起此次疫情的病毒毒株是从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输入的,怀疑冷链可能是新型的病毒传播载体。

  2020年9月24日,青岛港两名工人在定期例行的核酸检测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后1例为确诊病例,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两名工人除了均搬运过同一批进口冷冻鳕鱼外,未发生其他可疑暴露史,该冷冻鳕鱼外包装样本检出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与两名工人感染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

  2020年10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通报,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出活病毒,这是“首次在实验室外证实,在冷链运输特殊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装上存活较长时间,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具备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

  2020年7月3日,辽宁大连海关从装载厄瓜多尔生产的冻南美白虾集装箱内壁的一个样本中、以及厄瓜多尔生产的冻南美白虾的3个外包装样本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2020年8月11日,深圳市龙岗区对进口冷链食品排查检测,发现1份从巴西进口的冻鸡翅表面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17名中方专家和17名外方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分为流行病学、分子溯源、动物与环境3个工作组,在武汉开展了为期28天的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3月30日在日内瓦正式发布。报告认为,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比较可能至非常可能”经由中间宿主引入人类,病毒通过冷链产品引入是一种“可能”的途径(病毒引入的可能性分为极不可能、不可能、可能、比较可能、非常可能五个等级——记者注)。

  “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具备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中国的这一发现也得到了世卫组织的认可。

  然而,还是有人公然质疑世卫组织的调查结果,认为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多次发现冷链传播,是中国有意把溯源方向引导至此。

  新冠病毒是否真的通过冷链传播?为什么只有中国多次发现冷链传播?日前,中国疾控中心的多位专家接受了包括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回答。

冷链溯源需要本土病例清零等前提条件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许文波告诉记者,在新冠肺炎病例清零或有效阻断新冠疫情本土传播的国家和地区,对发生的本土新冠疫情开展科学有效和及时的溯源调查,才有可能发现由冷链输入病毒导致的疫情传播。

  据了解,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3900多万人,现有确诊病例740多万人,正处于疫情大流行期间,不具备溯源到冷链传播的条件。

  许文波解释说,冷链传播具有隐匿性,一起疫情暴发后最早发现的第一个病例称为“指示病例”,往往并不是最早的感染者。最早的感染者被称为“0号病例”,通常为无症状感染者,仅有些轻微症状,若“0号病例”没有去医疗机构就诊,监测系统将难以捕捉到他。

  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我国实现了阻断本土新冠病毒的传播,新冠肺炎病例清零。此后,我国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本着对疫情“零容忍”的态度,对后续的散发疫情,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并对每起疫情的源头都进行了溯源调查,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北京、大连、青岛、天津等疫情“0号病例”的科学追踪调查、溯源到了冷链是引入病毒的一个重要路径。

  许文波说,在这些疫情溯源的过程中,中国疾控中心和省市疾控中心的专家通过血清学、现场流行病学、基因组溯源和病毒分离鉴定等多方面的科学手段,证实了污染了新冠病毒的冷链产品导致从业人员感染,继而导致社区传播和疫情扩散。

  针对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新冠病毒“通过冷链产品引入”武汉是其中的一种可能的结论,参与2020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联合溯源工作的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刘军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结果是经过了中外专家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令人信服的结论。

  至于国外有些人质疑我国冷链物品阳性检测率并不高,刘军解释说,中国一年的冷链物品进口量非常大,即使冷链产品阳性检出率低,当进口量足够大的时候都会变成“偶然性中的必然性”。

青岛疫情闭环证据链支持病毒以冷链为载体从境外输入

  在中国多起由冷链传播引发的疫情中,2020年9月下旬的青岛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具有特殊性。当时,在冷冻食品外包装上成功分离出了活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新冠病毒能够冷链传入的支持证据。中国疾控中心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主任马会来在采访现场复盘了整个疫情溯源过程。

  当时,青岛在160多天没有本土疫情的情况下,9月24日,在对青岛港大港公司“应检尽检”人员进行定期例行核酸检测时,发现了1例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者感染者。马会来补充说,定期检测这项工作从8月开始,每14天进行一次。

  由国家、山东省和青岛市各级疾控机构抽调的专业骨干组成的专家团队对这两名感染者发病前14天的旅行史、活动史和接触人员等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在溯源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两名感染者均没有青岛以外的旅行史,也没有医院的就诊史,其共同居住等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而且在上一轮——9月4日的核酸检测结果也都是阴性”。

  马会来说:“唯一可能的暴露史就是他们在9月19日搬运过一批进口冷链食品——冷冻鳕鱼”。于是专家团队采用“二阶段混采”技术,对冷库存放的上千吨冷冻鳕鱼包装进行了采样检测,不仅多份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还检出高载量的新冠病毒核酸(Ct值为25),通过基因测序对比,证实两名工人感染的病毒基因组序列与冷冻鳕鱼污染的病毒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最后,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专家团队在国内外首次从冷冻鳕鱼外包装上分离出了新冠活病毒,为世界范围内的病毒溯源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证据。这标志着“首次在实验室外证实,在冷链运输特殊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装上存活较长时间,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具备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

  与此同时,我国专家团队还对这批冷冻鳕鱼的装载运输过程进行了复盘。这批鳕鱼是由境外的捕捞船90余名船员在海上作业捕捞,然后直接在船上加工,并冷冻到船上零下20摄氏度的冷库中。2020年9月3日,由捕捞船船员将这批冷冻鳕鱼搬运到运输船的冷库(零下20摄氏度)中,9月18-20日抵达青岛港。运输船的23名船员抵达青岛港前后进行过4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捕捞船船员未进行核酸检测。

  这艘运输船在中国口岸卸货的过程中,青岛港的搬运工均穿着防护服、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设备,同时,距离运输船船员至少10米远。值得注意的是,青岛港的搬运工人中有3人在搬运过程中吸了烟,其中两人就是后来被检测出的感染者。

  马会来说:“通过这些调查,我们的证据链完全是闭环的,所以青岛疫情的溯源证据确实非常完美地支持了病毒通过冷链产品或者产品外包装作为载体,从境外远距离输入的事实”。

建议建立全球化冷链传播监测体系

  病毒冷链溯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科学研究工作,许文波解释说,因为这需要现场流行病学和回顾性调查,还需要血清学监测和新冠病毒基因组亲缘性分析。全球人口和商贸物品的流动,让新冠病毒的溯源工作难上加难,污染的冷链产品溯源是一项回顾性检测和监测研究,这项复杂的研究工作只能通过全球科学家共同合作,在有冷链产品贸易的全世界范围内进行。

  如果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开展新冠病毒的溯源工作,刘军建议,应该在全球框架下,由全球科学家共同开展。

  专家还建议建立一种可以推广到全球的新冠病毒冷链传播监测体系,这意味着可以建立新冠病毒冷链传播的常态化国际监测标准,对新冠病毒的冷链溯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这个监测体系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断,包括最近变异株的阻断以及其他可能与冷链相关的病毒的防控都会发挥积极作用。正如中国的对冷链传播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了多起疫情的传播源,从而将疫情扩散遏制在了最小范围。

  最后,专家建议,如有可能,应该与华南海鲜市场2019年进口冷链货品的来源国开展合作,在世卫组织框架下,基于科学研究和疫情防控的目标,对当时的血清样本进行流行病学检测,如果有患者就医记录的话,很有可能保留有血清样本,这些样本是很好的溯源调查方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