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9-16 00:34 | 来源:燕赵都市报 2010年09月14日 第8版 | 查看:842次
本报承德电(通讯员 广泉 记者 尉迟国利)这几天正沉浸在大学校园生活的张月华在高兴之余,总会想起一个人,“如果没有李叔叔的资助,我不可能读完高中,更不会以这么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张月华所说是李叔叔,是宽城个体老板李希亮。李希亮在4年时间里共资助了36名学生完成了学业,资助款额达30多万元。
■12名受助生考上大学
“我今年考了582分,已被东北财经大学录取,学的是广告学,这是我的通知书。”今年高考毕业生张月华将录取通知书递了过去。“好,不错,继续努力。”李希亮高兴地说。
张月华是宽城龙须龙门镇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3年前,张月华凭着自己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宽城一中,渴望通过上学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学费和生活费却让月华一家感到压力。据介绍,月华一家8口人,有90岁的奶奶,还有一个痴呆的大爷。1997年,父亲下煤矿拉煤时把腰砸折了,家里无经济来源。月华的母亲说,当时女儿吃饭一个月只有200元钱,一天也就吃四五元钱,早上只吃一块钱的饭应付。张月华的母亲说,如果没有李希亮的资助,孩子不可能完成学业。2000元钱对别人家来说可能不算个啥,但对于她们这个家庭来说那就是救命钱。
宽城一中副校长张雅君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3年前,李希亮主动找到学校表示要资助8—10名经济困难又品学兼优的孩子。经过学校细致深入调查,一共选了10名同学,后来又增加到了12名学生。3年时间里,这些学生的学费和书费全部由李希亮来承担。平时,李希亮还经常到学校看望他们,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不要有精神负担,有困难可以随时去找他。
在李希亮的鼓励下,这些学生也非常争气,今年的高考中,绝大多数都已经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其中有几名同学觉得不理想准备复读),尤其是张月华和高秀文两位同学在全市文科前十名中占有一席之地。对此李希亮十分高兴,当即又为12名考生每人送去了2000元生活费,并表示有困难随时可以来找他帮忙。
■24名大学生也受到资助
李希亮出生在宽城满族自治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没念过几年书,这些年他经过自己的打拼,建起了一个小选场,吃过没文化的亏的他就想用挣来的钱拿出一部分来回报社会,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都能有学上,让他们学到知识,将来多为社会做点贡献。
据西村村委会介绍,从2003年起,李希亮就对全村的父老乡亲承诺,如果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包5000元学费,决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现在,李希亮已资助了24名宽城镇西村的24名大学生。他资助的这些大学生中已有17名大学毕业并与就业单位签约,8名学生考上了研究生。这些年来,李希亮资助学生和贫困家庭资金累计已达30多万元。
李希亮说,他从没有让这些受助的学生向他写思想汇报或学习汇报,“我不求他们对我有什么感恩,只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祖国。”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