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蜱虫河南毒死18人 500多人患病引村民恐慌

发布时间:2010-09-09 09:00 | 来源:腾讯网 2010年09月09日 06:55 | 查看:1105次

  【导读】该病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潜伏期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发病年龄以40~70岁居多。

  大河网讯(大河网记者 尚国傲 通讯员 徐慧) 9月8日晚,来自河南省卫生厅的消息,从2007年5月发现首例疑似无形体病例以来,截至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症病例557例,死亡18例。重点集中在信阳市商城县、浉河区、光山县和平桥区。

  致命蜱虫河南毒死18人

  500多人患病引发村民恐慌 专家:尚无办法从根源预防

  今年夏天,河南信阳市商城县有多人被一种叫做蜱的小虫子咬伤后不治身亡,并引起许多村民的恐慌。河南省疫控中心负责人8日晚向记者介绍,自2007年5月信阳市报告了首例疑似无形体病例以来,至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

  病例 老人被蜱叮咬致死

  记者从信阳市解放军154医院传染病科了解到,该科收治了不少被一种叫蜱的虫子咬伤的患者,且大部分患者都来自于河南信阳市商城县。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位名叫吴德政的人,是6月份刚刚因蜱虫咬伤而致死的移民商城的村医。据了解,他病发时全身发高烧,咳着血、上吐下泻,体内血小板和白细胞不断减少。在呻吟了三四天后,多个器官功能相继衰竭。

  6月11日,吴德政死了,留下一段儿子为其拍摄的挣扎呼叫视频和一大堆医学书。临死前,吴德政被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由蜱虫叮咬所致。

  据了解,目前国内还未分离出此病的病原体,也不清楚它的传播途径,只是参考国际研究得知,蜱虫携带的病毒能侵染人体细胞,致使人体血小板、白细胞锐减,并具传染性。

  发布 患者病因尚不明确

  针对蜱虫致死案例频发事件,9月8日15时40分,河南信阳市举行了新闻通气会。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专家沈大勇表示,因为信阳特殊的地理环境,蜱虫一直就存在,前几年流行趋势不是很明显。从2007年发现首例致人死亡的病例以后,从根源上预防尚没有一些非常有效的措施。目前,河南省卫生厅已调派省级专家前往蜱虫中毒事件“重灾区”商城县现场调查指导。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硬蜱叮咬人体而引起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主要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是一类新发的重要人兽共患病。

  河南此次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至10月,发病年龄以40至70岁居多。此病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潜伏期1至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鉴于目前这类患者病因尚不明确,起初以疑似无形体病命名,2010年5月之后,中国疾控中心暂将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释疑 什么是蜱虫

  蜱,蜘蛛一类的动物,是能够寄生在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宿主。目前全世界已发现有800多种蜱虫,而中国有100多种。

  这种蜱虫体形特别小,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不吸血时只有芝麻粒儿那么小,但在吸了血之后能有红豆那么大甚至更大。

  央视今年6月曾播出《致命蜱虫》的电视节目,国外的电视节目也将其列为十大恐怖动物之一。

  据介绍,由蜱虫等昆虫引发的无形体病例于1994年在美国等国家首次发现,目前我国有六个省市发生疑似病例。这些地区的特点都是山区或水域丰富。

  据介绍,被这种虫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蜱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勾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易将头留在皮肤内继续感染。如发现应及时去医院取出。

  综合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责任编辑:周仙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