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30 09:52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7月30日 02 版 | 查看:4201次
“我要继续当个好牧民。”廷·巴特尔获“七一勋章”后,仍坚持自己最初的决定。
今年66岁的他和草原打了半辈子交道。他投身边疆牧区建设40多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的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活发生深刻变化。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向东约300公里,是廷·巴特尔的家。巴特尔的蒙古语意为“英雄”,对牧民来说,廷·巴特尔是带着他们走向富裕生活、改善草原生态的英雄。
1974年,年仅19岁的廷·巴特尔离开家乡呼和浩特,来到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插队。他记得,刚到这个村时,满眼望去地上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白沙子,蒙古包上都是大黑窟窿,牧民没有见过电、汽车,“牧民家都没有被子,我们就穿着衣服睡觉”。但当地牧民很淳朴,冬天冷没有被子,就把自己的袍子给廷·巴特尔和其他知青盖,有好吃的也紧着他们。
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廷·巴特尔并不熟悉牧区的生活,但他愿意吃苦、喜欢钻研,一样样学习打草、放羊、剪羊毛等放牧需要的技能。很快,他便融入牧区生活,成了知青“标兵”,在21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萨如拉图雅嘎查队长。
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开始陆续返城。廷·巴特尔是开国少将廷懋的儿子,大家猜测,廷·巴特尔肯定是第一个返城的知青。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廷·巴特尔遵照父亲的嘱托,选择留在草原。
“当了队长、书记,我扔下牧民就走,行吗?我回城了,这么多人怎么办?”廷·巴特尔这样解释自己当初的决定。
作为仅剩的知青、嘎查的大队长,廷·巴特尔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也明白做一个好队长,不能怕吃亏,只有吃亏才能把这个队领好。廷·巴特尔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总结经验,想各种办法带着牧民增收。
20世纪80年代初,内蒙古对牧区推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牧民分到基础母畜后,纷纷扩大养殖规模,羊群数量逐渐超出草原承载力。萨如拉图雅嘎查位于浑善达克沙地西北边缘,草场沙化更为明显。
牧民收入增多了,草原生态却逐渐恶化,廷·巴特尔十分着急,他挨家挨户号召牧民实行围栏放牧,但是接受的人寥寥无几。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廷·巴特尔决定从自家做起。1986年,他卖掉自家60只羊,圈起300多亩草场封育,第二年打下了9辆马车的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牧民看到围栏放牧效果好,开始向他学习。
想要恢复生态,还得从畜牧业着手,因此,廷·巴特尔琢磨出一套“蹄腿理论”。
“1头牛的收入顶不顶5只羊?”“1头牛4条腿,5只羊20只蹄子,哪个对草场破坏大?”他用牧民能听懂、可信服的理论,耐心解释“减羊增牛”的好处。慢慢地,学习他的牧民越来越多,草原也渐渐恢复绿色。
阿巴嘎旗宣传部部长葛永军说:“廷·巴特尔的观念不仅仅是草畜平衡,他还要保持生态链的完整。”
如今,昔日的白沙地被广袤的草原覆盖。今年7月,廷·巴特尔家的牧场绿草如茵、水草肥美。他说,现在草原上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夏季会有鸟群飞来,在草原上繁衍生息。廷·巴特尔还特意在围栏上留了过道,方便狍子、狐狸、獾子通行,“生态保护不光是草、树,野生动物、野生植被都要恢复。”
廷·巴特尔的做法和理念,被推广到内蒙古的很多牧区。前来学习的人越来越多,2010年当地成立了牧民培训基地,年均接待两万多人次,廷·巴特尔毫无保留地给前来学习的牧民、基层干部传授增产增效、科学畜养、生态保护等经验。
“养多少头牛好?”“我家牛生病了。”尽管自己很忙,只要有牧民来访,廷·巴特尔都会放下手里的活儿,和牧民交流,帮忙想办法解决问题。
“他做任何事情不是为自己考虑。”阿巴嘎旗国营杨道庙林场场长格日勒图说,廷·巴特尔选择留在草原,就是要自己做出个样子,再让牧民跟着学,帮助牧民过上好日子。
最近,善于思考的廷·巴特尔又总结出新经验“四点平衡”,即养什么牲畜收入最高、支出最低、劳动强度最小、对生态最好。在他看来,这4个点结合起来,就是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高点。
扎根牧区近50年,步入晚年的廷·巴特尔仍初心不改。谈及未来,他说:“和大伙儿一起保护好草原,过好日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