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8-27 08:09 | 来源:胶东在线网 2004-01-14 10:20:26 | 查看:2072次
刘盛兰老人
不久前,记者走近了一位耄耋老人,听了他的故事——他,感动了我们
记者 曙笑华 韩云全 摄影记者 柴向阳
【新闻导读】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招远市的同行给本报热线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81岁的老人,以捡破烂为生,用微薄的收入资助了近50名失学的孩子……听到这动人的故事,记者已经被感动了。8日,我们专程去拜访了这位可敬的老人,他叫刘盛兰。
八年寄出两万多元钱
为了拜望刘盛兰,记者一大早就驱车赶到了招远市,在金城路458号,黄金物资发展中心宽敞的大院一角,找到了他栖身的小屋,但刘盛兰却不知去向。稍等了一会,身着一套半个世纪前的黑条绒棉衣的刘盛兰老人提了两塑料桶自来水从远处走来。
知道了记者的来意,老人非常热情地把我们往他“家”让,走进他那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只见地上到处堆积着各种垃圾,几乎没处落脚。老人对记者说:“这院里的水不好吃,我到那边的单位提了点自来水。”
说着,老人就拿下了放在大箱子上的一个镜框和一张贴着许多照片的白纸。看着照片上那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孔,老人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上面43个学生,都是他资助过的,既有中小学生,也有大学生。他从1996年起开始帮助学生,这些照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些孩子没寄来照片。8年了,他时时关心着这些孩子的成长,几乎每个孩子都给他来过信。
老人指着一张泰山之巅的照片说:“这个娃叫何峰,家是莒南的,勤奋好学,可上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接连患病,家里十分困难,不想叫他再念下去,我知道后,每年都给他捎个50、100元的。我还写信给他父母,劝他们让孩子继续念书,他自己也很争气,考上了山东农业大学。”在诸多的照片中,有一张是一个小伙子站在北大校园门口照的,记者问:“还有北大学子啊。”老人自豪地说:“这娃叫乔远华,新泰的,是个孤儿。这孩子有出息,前年考上了北京大学。上学的钱都是靠好心人的周济,我也常给他捎钱,经常通信呢,孩子一入学就把照片寄给我了。”
还有很多的照片,有蓬莱的韩益涛、邹城的吕亚洲。说到吕亚洲,老人陷入了回忆:“这是我帮助的第一个学生。那是1996年5月1日,《大众日报》上说,邹城市王村乡东洪洋村13岁的中学生吕亚洲,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爷爷上东北打工,家中只剩下他和瘫痪在床的85岁的曾祖母和60岁的奶奶。连生活保障都没有了,怎么上学呢。我当时决定给他寄了50元钱。钱虽少,总能帮他先上了学。从那时起,现在已经8年了,孩子一直跟我保持着联系呢。”
照片上还有沂水的范庆水、海阳的孙彦华、李晓国,龙口的孤儿兄弟乔刚、乔磊,牟平的房新民……老人笑着指着莱西耿永的照片说:“我不光资助过他,还帮他找人学到了一门理发的手艺,现在他自己开了一个店,也娶上了媳妇,每次来看我都管我叫爹,成了我的儿子了。”“这是定陶来打工的孤儿马秦水,那年他流落街头,我把他带回家管吃管住,他每年过节都来看我,这张照片就是他来看我时照的。”
老人资助的孩子中,不乏有着离奇故事。广西的陆建识12岁那年,曾救过一个小孩子的命。那天,他站在树旁乘凉,一根大树枝掉了下来,眼看就要落到一个2岁小孩的头上,他眼疾手快,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小孩虽然得救了,而他却住进了医院,医疗费花了好几万。虽然得到政府和好心人的资助,但家里也折腾空了,他爸爸有意让他退学。老人得知他的情况后,心急如焚,可当时手头的钱,都寄给了正在昆明上大学的乔刚。说来也巧,大学毕业的乔磊在淄博工作了,当哥哥乔刚收到老人寄来的200元钱时,他马上给老人寄了300元,老人就把这笔钱全部寄到陆建识家里,并在信中再三鼓励小陆要完成学业。
一张张鲜活的照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们结识了一个令人尊敬的老人。
消息大多来自晚报
记者问老人,从哪里知道这些孩子的信息,老人从他的“百宝箱”里拿出了一摞摞捆扎整齐的报纸。让记者感动的是:老人资助对象的信息大多来自《烟台晚报》。1998年3月24日,晚报报道了海阳失学少年李晓国在家境困难的情况下,自强不息,坚持自学的事迹,老人就开始关注起李晓国来。从那时起到现在,老人一直收集着关于李晓国的报道,关注着李晓国的成长。他说:“我寄的钱虽然不能供孩子上大学,但起码可以让孩子知道,有个爷爷在关心他的学习。”
1999年2月11日、2000年10月2日和2001年3月19日本报先后报道了莱山的李福春和蓬莱的韩益涛、张惠,因家庭困难面临失学事,老人都及时关注,寄出了自己的积攒。
还有许多消息来自报纸:有《山东政教新闻》刊登的张小萍的故事;有《齐鲁晚报》报道的“寒门才子”乔远华……而这些报纸里最多的就是烟台晚报。
老人拿出他保存的几百封宝贵的信件,那是孩子们和他交流的唯一记载。招远虽然是有名的金都,但从老人仔细地揭开一层层塑料纸的那一瞬间,让人感到包在里面的信件,在他的心目中比黄金还要珍贵。乔远华在信中写到:“刘爷爷,我已经申请了助学贷款,请爷爷不要再寄钱了,我要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感谢刘爷爷一颗充满爱的心,希望爷爷保重身体。”乔刚在来信中写到:“爷爷,我在班里学习排名前三,我会更加努力,争取获得‘三好’。”海阳小纪镇陈家疃的孙彦华、莱山解甲庄镇的李富春、栖霞西城镇大庙后村的孙镇运……300多封信件,记载了老人对孩子们的爱,记载了孩子们对爷爷的敬仰。
可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信上的邮票都剪去了,老人找出广西北海铁山港正前卫农场李世锡给他写的信,笑着说:“这娃来信告诉我,他现在正在集邮,问我有没有。我就把信上的邮票剪了下来,给他回信时捎带着寄过去。分好几次才寄完,一次寄过去花钱贵。”
锅里是捡来的馒头
出生于1923年的刘盛兰老人原本是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的农民。1979年,他成为单身汉以后,就离开农村到招远市城区一家企业打工,曾经每月可拿到300元收入。
老人帮助过这么多贫困孩子,自己身世却很坎坷。他先后结过三次婚,但都分手了。40岁时他曾有过一个儿子,但还不到10天就夭折了。对自己的这些往事,老人一笑而过,脸上总露出着憨憨的笑容:他是一个快乐的拾荒者,因为有了照片、报纸和信,他的生活不寂寞,他的生命充满热情和活力。
看见老人的锅里有几个馒头,记者问:“这馒头是你蒸的吗?”“我不会蒸馒头呢,这是从垃圾箱里捡来的,长了点‘翳膜’(长毛)我用刀削去了。不挡害,我这命吃什么都成。”老人指着地上篮子里的几个菜帮子说,“我不用花钱,菜都是捡来的,钱省给孩子们吧。”
老人做饭了,一捧大拇指大小的干巴土豆胡乱一剁,在放了没几滴油的锅底一拨拉,又扔几粒大碴子盐豆,就用清水煮了起来,然后再煮挂面。和老人谈起他的单身汉生活,老人说,他平日吃的粮油米面特别是挂面、点心什么的,都是亲戚朋友给的;而蔬菜、水果什么的,则是他在市场上甚至在垃圾箱里捡来的;甚至他穿的鞋子,也是捡来的。
采访结束时,记者为老人买了一箱牛奶和一盘饺子,老人憨厚地说:“这怎么好,怎么能让你们给我买东西呢,能来看看我,我就高兴坏了。”
(责任编辑:周仙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第1楼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0-09-02 18:35:07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