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党员风采(二十六)(3图)

发布时间:2021-06-07 15:58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06日 07版 | 查看:709次

孟楠,男,汉族,1962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新疆大学历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亚研究院)院长、主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新疆史学会副会长。

 

赵莉,女,回族,1969年生,中共党员,新疆龟兹研究院文博研究馆员,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

 

李小双,女,汉族,1986年生,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池百人。

孟楠

  从教三十多年来,他以“学术戍边”为己任,始终站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多年来培养了近百名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在内的多民族硕士、博士研究生,2次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学位委员会“优秀硕士论文指导奖”。近五年来,以“正确认识新疆若干历史问题”为主题,为社会各界开展讲座近百场。

  作为学术带头人,他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他曾参与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的文稿起草工作,参与编写的大中小学地方思政课教材《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大学版)、《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中学版)、《可爱的中国》(小学版)目前已印刷3700多万册。

赵莉

  1992年大学毕业后,她主动要求来到距离乌鲁木齐800多公里外的偏僻山沟——克孜尔石窟工作。近30年来,她坚守文物一线,长期从事石窟寺考古工作。作为新疆龟兹研究院的学术带头人,近年来她承担了国家文物局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发表论文数十篇。

  2002年开始,她多次奔赴收藏新疆文物的相关国家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实地考察、查阅档案、获取资料,基本厘清了流失海外上百年的石窟寺文物的情况。在充分掌握流失文物资料基础上,将国外收藏的石窟寺壁画与现存洞窟对照、缀合,复原了克孜尔石窟大部分洞窟的图像。这是一项细致而繁复的劳作,也是学术性很强的研究实践。这项工作为学术界研究龟兹石窟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基础资料。

李小双

  她主要从事新疆特色荒漠植物耐干分子机理解析和优质抗逆基因挖掘和利用研究。主持国家、科学院等项目11项,发表SCI文章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相关成果先后获得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她突破性建立了以齿肋赤藓为代表的耐干藓类组织培养、遗传转化等分子研究平台,多组学技术联合揭示了苔藓植物耐干响应机理,并筛选大量抗逆性强的新基因用于棉花抗性育种。

  2019年她荣获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学会授予的“优秀女青年”称号,还分别获得中科院新疆分院2019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和2020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