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13 17:05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5月13日 06 版 | 查看:767次
4月下旬,一场春雨光顾了南泥湾的山沟沟。满山草色愈发青翠,藏在山坳间的菜园长势喜人,大棚里已经开始结出草莓和西瓜 。
这片菜园属于武警陕西总队延安支队执勤一中队,不远处就是中队营房和官兵自己修建的训练场。列兵赵捷喜欢在这样的天气到菜园走一走,照看自己亲手种下的菜,或欣赏远处的山色。
来到中队前,赵捷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学美术专业。用这个文艺小伙儿的话说,眼前的南泥湾堪称“最好的写生地”,尽管这里隐没在群山深处,距离延安市有1个半小时车程,只有1趟公交车能到附近的小镇。
和一代又一代驻守在这个偏远山沟的执勤一中队官兵一样,赵捷觉得就像歌中唱的:“南泥湾好地方,好地方来好风光……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
但在3个月前,赵捷第一次走进中队时,首先感受到的是“艰苦”和“寂寞”。
连绵的群山间只有中队营区和执勤目标,每天的生活除了训练就是站哨,传说中的南泥湾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好玩儿”,赵捷承认有些“失望”,甚至在电话中和家人抱怨过“选错了路当错了兵”。
他原本想去空军,向往开战斗机的刺激和自由。中队指导员李亚凯看出了赵捷的闷闷不乐,主动了解情况后,他把赵捷带到了30多年前中队的老营区。
那里与如今的中队营区相隔不远,环境却天差地别。几间半藏在黄土里的窑洞是当时中队的全部营房,透过木门上的窟窿往里看,能看到几张破旧的桌子和木板床,墙壁上挂着一条写着“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的红色横幅。
“无论多艰苦的环境,前辈们都甘愿默默驻守在这里,靠的就是骨子里的忠诚和使命感。难道到我们这一代就要退缩吗?”在老营区里,李亚凯又给赵捷讲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故事。先辈克服重重困难,将荒凉的山沟开辟成“陕北好江南”的故事深深震撼了赵捷,这个从小吃喝不愁的90后第一次感到“精神的力量”。
李亚凯将这股力量形容为“中队的根”。建队73年来,中队先后经历15次整编,每年不乏年轻的新兵抱怨“偏远”“枯燥”,但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想要留下。2018年3月中队又一次改革整编,一些退伍的老兵临行前流着泪说“舍不得”。
“人人都知道南泥湾,但大多数人不知道有我们。我们在这里守护驻地安宁,也是守护着南泥湾精神。”李亚凯介绍,如今每年新兵下队,唱的第一首歌是《南泥湾》,吃的第一顿饭是红军饭,上的第一堂思政课是到老营区的窑洞前学队史。
四级警士长白亚龙见证着南泥湾精神在一批批中队官兵身上传承发扬。如今他是中队最老的兵,在这里驻守了16年。2005年刚来时,他就住在窑洞里,第一餐红军饭是蹲在屋外吃的,风一吹,一口饭和着一口黄土。
“359旅的前辈们在这里不怕苦不怕累,自力更生,我们作为他们的传人也要如此。”2014年,一场暴雨冲垮了营区前的一块泥地,白亚龙和战友们借此机会自己修建起中队的鱼塘、菜地,拓展训练场。
后来这片场地被中队官兵称为“第二课堂”,谁思想懈怠、心里有疙瘩就来干一通活“发泄一番”。有人说,看着亲手栽下的菜苗春种秋收,就像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新营区里的假山喷泉景观则在2018年3月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单杠、双杠等训练器材。这是中队长杨路的决定,为的是“人在山沟沟里,训练不能放松”。
这一次工期历时一个月,杨路记得当时的场面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每天训练一结束,官兵们就会自发地扛起铁锹赶工。初春的山里尚有冻土,有人一天干完,握铁锹的虎口被震裂流血,衣服上尽是白色的汗茧。
有时杨路会觉得,当年359旅的故事仍在不断重演。出奇一致的是,中队官兵们都乐在其中。他们喜欢在干完活后一起唱歌,如果有谁从山上捡回枯树桩自制出一个单杠,或用石头绑出一个哑铃,大家都会高兴半天。
这片荒山也成了中队官兵“得天独厚”的训练场。每周的体能训练时间,官兵们会进行一项名为“跑山”的运动。他们由营区出发,有三条山路可供选择,最远的一条近10公里,跑一个来回要一个小时。
“一方面是训练体能,一方面也为了熟悉地形。”杨路说,要守护一方平安,掌握周边地形与环境是基本功。“如果有犯人逃脱会往哪里跑,要直线追击还是迂回包抄?山里的农户有困难要怎么去救援?这些必须烂熟于心”。
这项训练在今年3月得到检验。一天中队哨兵在执勤中,发现两名可疑人员在狱墙外的山坡上喊话,极有可能威胁到监狱安全。哨兵随即拉响警报,杨路第一时间便得知了消息。
针对这种情况的处置预案,他们已经演练了无数回。接到消息后,杨路立即带领应急小组赶上了山。他们抄最近的路,不到3分钟就赶到现场,仅用5分钟就控制住了可疑人员,随后移交给当地公安部门。
“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不仅要体现在生活作风上,更要体现在练兵备战中。”任职中队长前,杨路在其他单位时就对执勤一中队有所耳闻。可原先他只知道中队驻地环境艰苦、获得荣誉众多——4次荣立集体二等功,7次荣立集体三等功,160余人受到三等功以上奖励。
来到中队后,杨路才深刻感受到,“中队官兵没有被大山困住,他们人人骨子里都有一股拼劲儿”。
“中队官兵有‘攀比’的传统。”他说,在训练场上要“攀比”,比谁的皮肤更黑,谁的嗓门更亮,谁的眼神更狠,“出手都像小老虎”。
2019年,中队两名战士竞争参加预备特战队员集训的一个名额,中午在操场比试最后一项卷腹上课目。1个多小时时间,两个人咬着牙谁也不肯从单杠上下来,胜者连续做了100个,另一个做了79个。
老兵白亚龙有时会开玩笑地感慨“比不上年轻人有冲劲儿了”,但他依然坚持着每天加练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在这里,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往前冲”。
白亚龙遇到的最大困难发生在自己成为军械员后。2011年,他接替老班长担任这一职务,繁多的武器性能、编号、生产批次等数据让他眼花缭乱,白亚龙背了忘,忘了又背。
为了尽快熟悉装备,白亚龙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表,从枪械发展史到配发的每种型号装备基本构造原理一一学起。这些年,中队每换发新配装,白亚龙总是第一个开始学习研究,积攒下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
驻守在山沟沟里的执勤一中队有一句口口相传的话: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但这里也有不平凡的时刻。2016年2月,附近农田发生大火,中队官兵紧急驰援。白亚龙记得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凶猛的火势,窜起的火苗直接卷上架设在半空的电线,而不远处就是一座化工厂。
为了避免火势蔓延造成化工厂爆炸,白亚龙和战友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直接冲到了大火前,迅速开始挖掘隔离带。风向变换时,滚滚热浪袭来,他们退远几步,眼看着火势减弱就又提起铁锨冲上去。
断断续续挖了七八个小时,一条30多米的隔离带终于挖好,成功阻断了火势。整个救援任务,官兵们共救出被困群众6人,紧急疏散368人,保护山林200多亩,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如今回忆起来,白亚龙坦然承认“心里确实也怕过”,但感受更多的是一腔“热血”,因为“我们守护着南泥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