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启幕:把握变局 解读中国

发布时间:2021-04-19 15:24 |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1-04-19 06:30 | 查看:932次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薛鹏 柴雅欣 自海南博鳌报道

叶源昊 薛鹏 视频制作

4月18日至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 合奏‘一带一路’强音”。本届年会是疫情形势下一次特殊的年会,也是今年世界上首个以线下会议为主的大型国际会议。

今年恰逢论坛成立20周年,从“帐篷论坛”到比肩“达沃斯”的国际交流平台,20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博鳌亚洲论坛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在凝聚亚洲共识,促进各方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建言献策,提出许多富有价值的“博鳌共识”“博鳌方案”。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大变局的演变。此次年会是在中国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和中国经济取得稳健复苏背景下召开的,通过面对面的抗疫经验分享和高质量建设性对话,将向全球各国传递更多积极信号和坚定信心,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社会复苏贡献更多的“博鳌智慧”。

20年来,博鳌亚洲论坛内涵不断深化,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具影响力的“扬声器”

“联接亚洲与世界20年”“从小镇走向世界的20年”“20年再出发”……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的举办地,不时可以看到体现论坛成立20周年的宣传语。20年来,从论坛成立时只有26个国家500余人出席,到今年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0人线下参会,论坛规模从小到大,声音由弱到强,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外交平台。

博鳌亚洲论坛诞生于危机之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各国受到严重冲击。1998年9月,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在菲律宾马尼拉共同倡议成立“亚洲论坛”。在选址问题上,几位论坛发起人认为,中国经贸影响力与日俱增,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充分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综合考虑后,海南博鳌被定为论坛举办地。

2001年2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正式宣布成立。彼时,亚洲经历金融危机重创不久,经济复苏乏力,各国以论坛为平台凝聚共识:唯有加强对话、协调合作,才能突破困境、重塑未来。

“博鳌亚洲论坛迈出了发出亚洲声音的第一步,象征着亚洲合作和共识的新曙光。”论坛理事长、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评价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的意义。

从2002年年会聚焦“新世纪、新挑战、新亚洲——亚洲的经济与合作”,到随后几届年会在“亚洲寻求共赢”框架下探讨“一个向世界开放的亚洲”“亚洲的新角色”等议题,再到近10年来放眼全球性挑战,谋发展、促合作是贯穿论坛始终的主线。

从经济议题到政治议题,从应对危机到寻求合作,从亚洲一体化到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再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年来,博鳌亚洲论坛内涵不断深化,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扬声器”;立足于亚洲,但目光不限于亚洲,而是投向全世界,为全人类的共同命运发声,这是博鳌亚洲论坛的生命力所在。

在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在2015年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发表了题为《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的主旨演讲,阐述了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则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由博鳌激荡开来,迅速传遍全球,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2017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战略。

中国坚定不移对外开放,为论坛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翻看博鳌亚洲论坛20年的历史,不难发现,论坛“圈子”越做越大,“声音”越扩越强,背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中国政府的有力支持。

在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3月30日召开的2021年年会新闻发布会上,秘书长李保东向中外媒体介绍年会筹备情况时提到,中国领导人将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参加中美企业家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为亚洲和世界发展注入正能量。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坛年会主旨演讲中宣布,中国将加快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积极探讨搭建地区性融资平台,促进区域内经济融合,提高地区竞争力。同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坛年会主旨演讲中指出,“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提出“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和“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四项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原则。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坛年会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当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

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看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家都在关注中国改革开放趋势,关注中国市场变化,同时希望能够通过论坛与中国领导人实现一种不同场合的会谈与交流。

“我从此次论坛名单中看到,包括欧美在内的一些企业家不仅参加大会,还会积极参与一些话题的讨论。通过举办具有影响力的论坛,能让更多国外企业家获知中国的一些重要信息,感受中国未来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因此,博鳌亚洲论坛已经成为外国了解中国的平台,也成为中国结交朋友,向外国传递中国信息的平台。”迟福林表示。

年会如期召开彰显中国抗疫成果、中国经济稳健复苏

“体温正常,请通行。”4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博鳌镇东屿岛国际会议中心时,门口的测温机器人自动进行测温,同时另一边的身份核验机器迅速完成对参会证件的检测,全程不超过15秒。确保防疫安全,是年会服务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记者注意到,从进入海南以来,无论是在机场还是在论坛举办地博鳌镇,无论是在主会场还是新闻中心,几乎所有出入口都放置有免洗手消毒液、体温计和酒精棉片等防疫物品。

得益于中国防疫效果,本届论坛共有40位政要和前政要,74位部长级官员和前官员,数十位国际组织领导人,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代表,近百位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和知名专家学者参会。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名代表以及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媒体记者参会,参会注册人员超过4000人,不包括线上参会人员,可谓规模空前。

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主席汉斯-保罗·博克纳表示,中国有效控制住疫情,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论坛年会如期召开,是中国疫情防控效果显著的明证,必将为全球发展注入信心。

后疫情时代,加快推动经济复苏增长、全面恢复正常社会秩序是各个国家面临的最紧迫事项,年会的如期召开也离不开中国经济实现稳健复苏,向全球各国传递更多积极信号和坚定信心。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介绍,今年一季度,面对冬春疫情考验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了巩固和拓展。总体上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开局良好。

面向未来,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深入,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了对中国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期,预计中国经济将增长8.4%,正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全年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期望。

“以中国为主干的亚洲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为世界经济创造巨大的需求。随着亚洲在全球最早稳定疫情,恢复生产,预计今年亚洲经济复苏的步伐将会提速,增速有望达到6.5%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数字。”李保东表示。

六大板块呼应时代需求,“博鳌智慧”为全球治理提出方案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议程呼应时代需求,凝聚广泛共识。本次年会设有“解读中国”“把握世界变局和亚洲的发展大势”“一带一路合作”“拥抱产业变革”“与新技术共舞”和“共享发展”六大板块,将举办60多场活动。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议题设置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在六大板块议题中,既包括各方高度关注的“双循环”、金融开放等中国的发展走势问题,也包括碳中和、老龄化、新冠疫苗、数字经济等对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现实议题。

值得一提的是,“解读中国”和“一带一路合作”两大板块为今年首次设置,深入探讨中国发展走势及其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影响,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李保东介绍,在进行议题调研的过程中,明显感受到各方普遍希望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设置“解读中国”板块,就是希望深入探讨中国发展走势及其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影响。另一个新增的“一带一路合作”板块,就是希望以“一带一路合作”为例,探讨加强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疫情条件下,卫生健康、基础设施、绿色和数字赤字成为亚洲实现可持续复苏的重大瓶颈。李保东表示,本届年会将继续紧扣时代特点,体现政商对话的特色。希望通过对这些议题的探讨,共同为后疫情时代的科技进步、行业转型和社会管理把脉问诊。“例如碳中和、气候变化等是国际社会重要议程之一,亚洲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期待本届年会能就此总结经验、凝聚共识,并推动务实合作。”李保东说。

20年再出发,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国际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的召开再次证明,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坚定不移,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才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