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19 09:40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9日 06版 | 查看:841次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标志门 新华社发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内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新华社发
扫描二维码观看记者亲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运行,一场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国家试验在这里起航。
闯“无人区”,当“探路者”,8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从无到有,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引擎,逐步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2014年,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把上海自贸试验区取得的经验,比作“试验田上试验培育出的种子”,并强调要把这些种子在更大范围内播种扩散,尽快开花结果,对试验取得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能在其他地区推广的要尽快推广,能在全国推广的要推广到全国。如今,我国已分批设立21个自贸区,覆盖东西南北中,逐渐成长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级。
贯彻制度创新这条主线
“先行先试”靠什么?“制度创新”是核心。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与此前的经济特区、开发区、产业园区在指导思想、战略定位、总体目标、任务措施等方面有新内涵的改革开放载体。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加快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在新兰路18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展示馆中,有一张特殊的证书。这是在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当日,由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原百视通)与微软公司共同合资成立的上海百家合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获颁“上海自贸区001号”外资备案企业证书的复印件,原件已被送往北京收藏。
在此之前,中国主机游戏内容的出口几乎为零。作为“尝鲜者”,上海百家合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自挂牌以来,已向海外市场推出了《非常英雄》等18款国产游戏,同时也引进了《特技摩托:聚变》等近60款国外开发的游戏。8年多来,百家合是上海自贸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高水平开放的见证者。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上海自贸试验区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在投资、贸易、金融和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形成了众多向全国分层次分领域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而制度创新又激发了市场创新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即使在困难重重的2020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经济活力依然明显增强,2020年全年新设外资企业563家,累计新设外资企业1.2万户,全年实到外资80.03亿美元,累计实到外资达409亿美元。
打造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前进基地
临港在“飞驰”。
3月29日,“北京大学上海临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合作签约;3月28日,国际创新协同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会址开工;3月26日,临港新片区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揭牌,《关于着力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促进临港新片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同步发布;3月25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上海科创办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在这场“试验”中,临港是“新生”,但不可小觑。
“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鼓励和支持上海在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胆创新探索,为全国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之一。
自2019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挂牌设立起,临港就成为一个不断刷屏的高频词。探索建设海关特殊综保区和特殊经济功能区,在上海东南沿海从外高桥到杭州湾形成一条面向海洋的弧形地带,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这条“自贸区弧”,以令人咋舌的高速,向中国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前进基地、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迈进。
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妇产科医生肖静的记忆中,6年前,临港新片区还是个等不到巴士,打不着车的“荒凉地方”。如今,道路两旁的“芦苇荡”成了“小花园”;原来车位多车少,现在停车要找车位;曾经一入夜就“黑咕隆咚”的住宅区,天擦黑就灯火通明。
好消息周周有,新变化月月见。这样磅礴的生机有迹可循。2020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78项制度创新任务已落地实施或先行先试共69项,50条“特殊支持政策”基本完成,国家、上海市、管委会层面共发布120余个政策文件,形成32个制度创新典型案例。在管理体制构建、政策制度创新、投资项目促进、城市开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等方面不断推进和突破。源源不断的企业与人才因好政策而来,因新政策扎根……
坚持创新成果可复制可推广
日前,记者来到嘉兴综合保税区B区。现场的工作人员形象地跟记者说,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他们的“老大哥”,作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嘉善)项目协作区,综保区B区已复制上海自贸试验区成功经验及政策11条。
坚持制度创新可复制可推广,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路径,是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引跑者”的责任。
2014年12月,在总结评估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周年基础上,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如今,全国自贸试验区总数已达21个,共计67个片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实施2013年版、2014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现在,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已覆盖全国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试验依托电子口岸公共平台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贸易便利化措施,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的建设和实施提供了实践经验,2021年年底前,除安全保密需要等特殊情况外,“单一窗口”功能覆盖国际贸易管理全链条。
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实施的“证照分离”现代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等,都有序在全国推开。
得益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改革及在全市的复制推广,上海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集聚配置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核心功能持续提升,并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医疗、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扩大开放,加快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020年,除当年新设的北京、湖南、安徽自贸试验区之外的18个自贸试验区共新设企业39.3万家,以不到全国4‰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7.6%的外商投资和14.7%的进出口额。“十三五”时期,国家层面共向全国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173项。有效提升了各地的开放水平、行政效率、发展动能和经济活力。
“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快马加鞭,狠抓推进,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建设向纵深发展。”3月3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制度创新,构建世界级开放型产业体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质量完成各项节点目标任务。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在“全速行进”。
(本报记者 孟歆迪 颜维琦 曹继军,指导专家: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