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7 11:1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年1月27日 | 查看:562次
人物故事:
马骏驰1995年生,是一个标准的90后,入职三年时间已在护理行业品管圈内小有成就。大年初三晚上,由50名护理人员组成的上海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他的身影也出现其中。
朴实的请战书
90后的马骏驰是个阳光、积极向上的大男孩,科室的同事们一直把他当孩子看,但他却没把自己当孩子。年初三晚上,正在寝室休息的他看到医院发出的援鄂召集令,他第一时间向组织和单位递交了请战书,他说:“国家有难,我堂堂七尺男儿,应当迎难而上,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守卫健康、保家卫国。”还没等到单位的答复,他就已经退掉了回山东老家的高铁车票。他在发给护理部主任的信息中这样写:“我主动向您请缨,自愿去抗击新冠病毒的第一线,请您支持!理由有三个:第一我是一名男生,在体力和适应能力上有优势,能承担更多工作;第二我单身未婚暂无后顾之忧,其他老师还有家人;第三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有自己的担当,这不是我一时冲动,是我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的使命,我已经与爸妈商量了,他们表示支持!”。
就这样,1月27日晚7点,他与其他护理人员背上行囊乘上了开往武汉的绿皮车,送行的单位同事忍不住红了眼眶,小马,你是个大男孩了!
逆行中的成长
抵达武汉后,他简单地整理了行囊,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中,负责武汉金银潭医院北三楼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护理。
他是重症监护病房的“新人”,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他深知自己面临许多挑战,需要抓紧时间提升自己。他主动拜师,跨前思考,针对老年病患的特殊护理反复思考,坚持学中干、干中学;每天补充完体力后,他便寻找资料、整理笔记,打电话和远在上海的护理部主任交流工作经验,虚心请教,也会追着护理队队长和病房的老师们问,队长和老师们都说他就像一颗蓬勃成长的树苗。就这样,胆大心细的他迅速掌握了无创呼吸机等难度较高的设备的操作方式,能够独立进行相关操作。
而患者们也是他的老师,教会了他爱和支持。每天,马骏驰都会带新鲜的水果走进病房,给患者们尝尝鲜,鼓励大家多吃点,快点恢复,这样就能自己出去吃新鲜水果了!患者们很开心,这位90后男小护“小马哥”给他们的病房时光带来了温暖和快乐。马骏驰进病房就需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患者们看不到他的脸,连他的声音都变得像机器人一样,但是每次下班前,患者们都会问他明天是什么时候的班?关心他有没有吃饭?身体是不是吃得消?他们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相互鼓励共同战“疫”。马骏驰说:“病人的配合真的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力量,让我战胜了最初的恐惧和担心。”。
“上阵父子兵”
马骏驰的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是鲁桥第一派出所的一名辅警,在社区治安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干了30年。2003年非典时,马骏驰的父亲主动请缨到检查站工作,那时候马骏驰是一个懵懂的孩子,父亲离家的背影却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17年后,马骏驰的父亲再次站在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第一线,连续值班5天后,他突发脑出血被送进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意识模糊的他用微弱的声音嘱咐马骏驰的母亲:“不要告诉儿子,不要影响他的工作!”。从朋友圈看到父亲倒下的消息时,马骏驰大脑一片空白,在和母亲电话时几度哽咽,他下定决心,决不能让父亲失望!要帮助更多患者战胜病魔,让他们能够和家人早日团聚!
追逐不弃的初心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他如追星人一般始终冲在最前线。65天的驰援后,他回到了生活、工作的徐汇,然而此时的疫情防控工作仍不能松懈。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大华医院迅速成立核酸检测点,每天要执行境内外几百例的核酸采样工作。马骏驰听到这个消息,又是第一时间向组织和单位请战,在他的坚持下他成为了大华医院核酸采样小分队的队长,勇挑重担,负责检测小组的日常工作。同时,他仍旧不忘学习和进步,他总结了采样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广泛听取小组组员的意见,和其他采样工作的前辈交流,尝试性地构建了区域性“新冠”采样专项工作模式,希望能够把采样小分队打造成防控工作中的基础堡垒和核心部位。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作为满怀热血的时代青年,他时刻不忘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朝着梦想不断前进、追逐不息,勤奋学习、勇于担当,在各项工作中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的动人含义。
来源:上海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