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奇芬:退休后发挥余热 持续致力关心下一代工作获点赞(图)

发布时间:2021-02-21 22:3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0年12月08日 | 查看:580次

人物故事:

  张奇芬,女,1951年3月生,亭湖区关心下一代“五老”志愿者,亭湖区便仓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张奇芬2004年退休后,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在关工委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她先后帮助36名重点青少年走上人生正道;她个人出资20万元并筹集助学金30余万元,帮助100余名留守和困境儿童继续学业;她带领全镇“五老”志愿者通过办班、委培、现场传授、跟班实习等多种方式,先后帮助241名贫困青年农民甩掉贫困帽子,个人结对帮助脱贫的有56人。

  日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便仓镇关工委组织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现场,一位年近古稀、戴着党徽的老人,正在循循善诱地为孩子们作“争当新时代好少年”主题讲座。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位老人,就是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江苏好人”、便仓镇关工委主任张奇芬。52年前,17岁的张奇芬从苏南无锡市清名桥中学毕业,到贫穷的便仓镇港东大队插队落户。后来落实政策,当年一同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纷纷回到了大城市,只有她在农村成了家,在盐阜老区这块红色热土上扎了根。2004年,张奇芬从镇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主任岗位上退下来后,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在关工委岗位上一干就是16个春秋。她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所付出的一切,得到各级党政组织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2017年5月14日,全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对她专门作出批示:“张奇芬同志事迹很感人,为青少年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值得大家学习,应大力宣传她的故事。”

  心系留守孩子,让关爱永伴成长路

  在亭湖区便仓镇思源村,有一个在当地传为美谈的“爱心驿站”——“奇芬校外辅导站”。这幢200多平方米的普通两层小楼,历经多年风雨的侵蚀,看上去有些陈旧,但屋内一年四季传出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又使它显得不同寻常。这就是张奇芬的家,楼上是她的住处,楼下被她改建成附近留守儿童的校外辅导站,被孩子们誉为“最温暖的心灵驿站”。

  “近些年,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群体。留守子女教育,是在外双亲揪心、学校担心、社会关心、在家老人费心的大问题。”张奇芬感慨道。便仓镇平均每年有300多名留守儿童,为给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张奇芬带领“五老”先后在全镇创办13家校外辅导站。2016年,她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改建了当年插队落户住过的老房子,添置了办学设施,聘请了2位老教师和3名志愿者担任辅导员,在思源村办起了家庭辅导站,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闲余时间,以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30多名留守孩子为主要服务对象,免费提供思想品德教育、学业辅导和文体活动场地。

  为使留守儿童帮扶更加有的放矢,张奇芬常年走村入户调查了解留守儿童详细情况,建立了留守孩子家长档案,全程跟踪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详实、全面的数据库,为精准开展关爱留守子女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准确指南。她发动“五老”与留守子女结成关爱对子,先后签订“五老”关爱留守子女协议书3860余份(次),对留守子女实施生活、品行、学习、心理全方位关爱,倾力为其茁壮成长保驾护航。“如果说,孩子们是鹏程万里的飞机,我们就力争当好‘雷达’,随时关注他们的成长,引导他们飞向光明的未来!”张奇芬动情地说。

  便仓镇新桥村七组的陶鑫波,今年已经21岁。这位曾经的留守儿童,每当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总忘不了对张奇芬的满腔感激:“张奶奶与我非亲非故,却多年如一日热心帮助我,我永远忘不了她的恩情!”

  话要从2009年说起。那年,张奇芬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时,发现了一个名叫陶鑫波的10岁男孩,其家庭情况十分特殊。原来,陶鑫波6岁时,父亲外出打工因发生意外不幸去世。他妈妈带走了父亲去世获得的巨额赔偿款,此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年幼的陶鑫波不得不跟着残疾的爷爷奶奶生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张奇芬得知情况后,主动伸出帮扶之手,经多方奔走,通过民政条线为孩子争取到了省爱德基金会的孤儿补助,并且把陶鑫波纳入自己的重点关爱对象。孩子到了青春期开始出现叛逆的苗头,张奇芬便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家访,去学校和老师沟通,并与孩子像“忘年交”一样谈心。一份份贴心的关怀,一句句诚挚的话语,犹如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孩子的心锁,也使孩子获得成长的正能量。

  长期缺少母爱的陶鑫波,在上了中学以后,萌生了找妈妈的念头,为此整天心神不定,学习受到很大影响。一次,陶鑫波竟一个人偷偷跑到了妈妈的老家云南,但没有找到妈妈,只能含着泪水失望而归。看着憔悴归来的孩子,张奇芬心疼不已,她搂着陶鑫波说:“小波,没有了妈妈,还有张奶奶在。只要你好好学习,学费不用担心,你学到哪一步,奶奶供你到哪一步。生活上有困难,可以随时告诉我……”张奇芬的一席话,让陶鑫波湿了眼眶、暖了心扉,更增添了走过人生阴霾的勇气。从云南回来后,他一下子懂事多了,开始努力学习,2018年考上一所大学的本科专业,如今马上就大三了。十多年来,张奇芬从未中断对陶鑫波的关爱,每年助学金、学习用品按时送到,并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就在不久前,陶鑫波告诉张奇芬,他的孤儿补助要被取消了。听到这个消息,张奇芬的心顿时紧了起来。

  原来,爱德基金会在核查孤儿补助信息时发现,根据现有情况不能证明陶鑫波是孤儿,因为他的母亲只是出走了,并不一定离世。张奇芬当即丢下手头事情,马不停蹄地为陶鑫波奔走起来。她不得不从源头开始查起,经过几番周折发现陶鑫波的母亲15年前出走后并没有回到户口所在地云南,那边陶鑫波的舅舅们也都证实陶鑫波的母亲已经失踪15年。理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张奇芬迅速与新桥村、镇派出所及民政部门联系,为陶鑫波办理母亲失踪15年他可以认定为孤儿的证明。

  历经一番艰苦努力,陶鑫波的困扰终于消除,但张奇芬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今年的高考分数公布后,她又主动为已经上大学和正要上大学的困境学生四处寻找资助。据统计,今年有12个困境大学生需要张奇芬资助,为了使这些学子能顺利开学,她先后与相关部门、组织及镇里的多家企业协调,又自掏腰包,共筹集到4万余元的资助款。据悉,这些年来,张奇芬先后帮扶过百余名留守儿童和困难学子,而她个人已经付出数十万元,这些都是从她自己的退休金里“挪用”的。“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孩子们成人成才就是我最大的慰藉。”谈及这些年的艰辛历程,张奇芬诚恳地表示。

  对此,社会各界给予由衷的褒赞。早在2015年8月9日,盐城市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克江到便仓镇调研时就对张奇芬带领“五老”在关爱留守子女方面所做的工作作了高度评价:“你们不计报酬、关爱儿童、奉献社会,做的是行善积德的大好事,在你们身上体现了我们盐城人大爱无疆的好传统,孩子们的父母会记住你们,社会会记住你们,党委政府感谢你们!”

  献力脱贫攻坚,助乡亲打开致富门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便仓镇广大农民多年来一直渴盼早日实现小康梦,而其中的贫困青年农民却是奔小康路上需要重点帮扶的对象。这一群体,自然也成为张奇芬等关工条线一班人的“着力点”。

  “对贫困青年农民要立足其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采取针对性、靶向化举措,才能实现精准帮扶的目标。”这是张奇芬多年帮扶青年农民脱贫致富的经验之谈。短短的几句话,却浓缩着她倾洒的每一滴心血与汗水,记载着她在脱贫攻坚之路上辛勤跋涉的每一行足迹。多年来,她带领全镇“五老”志愿者先后帮助241名贫困青年农民甩掉贫困帽子,拿到小康“金钥匙”。其中,她本人结对帮助脱贫的有56人。

  按照“因人制宜、精准施策”的思路,张奇芬对每个贫困青年农民,均选派一名有特长、有经验、有阅历、有人脉并与其谈得拢的“五老”作为帮扶责任人,实行“1+1”专题服务,负责做好思想转化、技能培训、就业牵线、创业帮扶、脱贫巩固等一系列工作,当好贫困青年农民就业创业的“好帮手”“好顾问”,达到“靠船下篙”的帮扶效果。特别是近几年,张奇芬先后请出12名“五老”与16名贫困青年农民结对帮扶,有长蔬菜的,有长葡萄的,有长草莓的,有长西瓜的,有长香瓜的,还有养虾、养鱼、养猪的……在“五老”一对一的悉心指导下,贫困青年农民人人跨入增收致富的门槛,彻底告别“晦暗的日子”。

  双港村贫困青年农民卞庆元,全家5口人,父亲瘫痪,母亲精神分裂,妻子患先天性心脏病,家庭经济十分拮据。卞庆元精神压力很大,心中仿佛一直搁着块沉甸甸的石头,张奇芬主动与其结对,但每次与他说起自主创业发展高效农业的事,他总是苦着脸说:“我上有老下有小,一帮‘药罐子’已经压得我直不起腰,哪有心思搞创业……”面对卞庆元的消极态度,张奇芬并不气馁,继续做其思想工作。在与卞庆元的多次交谈中,发现他对种植大棚蔬菜颇有兴趣,就与双港村关工委主任卞书龙一起,从如何筹措建大棚的资金到如何选择蔬菜品种、帮学种植技术、帮打开销售渠道等环节,拿出一整套具体可行的方案,而后与卞庆元一起推敲每个细节,直到其认为“确实可以”为止。

  在张奇芬和“五老”志愿者的悉心帮助下,卞庆元建起了平生的第一座蔬菜大棚,先种茄子、黄瓜等日常蔬菜,当年就有了收益。看到自己通过种植蔬菜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卞庆元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也增强了拔掉“穷根”的信心。后来,张奇芬等人又帮他扩大蔬菜品种,其收益不断增加。近几年,卞庆元每年种植蔬菜的纯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一家人的脸上也有了笑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脱贫路上同样如此。深谙“扶贫先扶志”之理的张奇芬,多次请“脱贫标兵”现身说法,通过自己的脱贫历程,坚定贫困青年走上致富路的信心和决心。富民居委会贫困青年农民陈爱山,养过猪、种过蔬菜、搞过运输,但干的每一行都“血本无归”,他有些灰心丧气,认为在农村吃辛受苦赚不到钱,没有干头和盼头,整天无所事事。张奇芬多次带他到新桥村养殖大户季明白的鸡场去实地参观,听季明白讲养鸡经,使陈爱山下定决心学养鸡,一次次摸爬滚打,终于获得成功。如今,陈爱山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养鸡专业户,只要谈到创业,他总是感慨多多,而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没有拔不掉的穷根,只有不上路的懒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输血治标,造血为本”。秉持这样的理念,张奇芬坚持把帮助贫困青年农民掌握致富技能作为重头戏,通过办班、委培、现场传授、跟班实习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青年农民提升技术素质,获得增收致富的“金刚钻”,从源头上击破贫穷的“壁垒”。近几年,张奇芬与镇里的老科技工作者、种养能手一起举办各类培训班16个班次,使得200余名参训贫困青年都掌握了1-2项就业技能。2017年,张奇芬牵头与上海华联装饰公司联合举办的装潢技能培训班,参学的贫困青年33人,结业后一次安排19人就业。

  张奇芬还注重发挥发动专业大户的“传帮带”作用,利用其现成的项目、现成的技术、现成的市场、现成的路子,与贫困青年农民实行“稳、快、准”的结对帮扶。她通过一次次请、一次次劝、一次次磨,在全镇动员了37个专业大户,与贫困青年农民结对帮扶,如今已有34个专业大户与27名贫困青年结对创业喜获成功。新桥村家境贫穷、好不容易读完大学的周建新,外出找工作不称心,看到本村养猪大户孟春红靠养猪致富,住起了小洋楼,开起了小轿车,也想发展规模养猪。张奇芬得知后,对周建新扎根农村的想法给予鼓励,并将他引荐给热心助人的孟春红。老孟爽快地收下了小周这个徒弟,手把手地教他建猪舍、选苗猪、配饲料、防疫病、拓市场,使他很快也成了养猪专业户。近3年,周建新每年出栏生猪均在2500头以上,年纯收入达40多万元。

  如何发挥关工委成员单位的优势,与贫困青年农民结对,将部门优势转化为贫困青年农民的创业资源?在这方面,张奇芬可没少动脑筋。镇农业服务中心是镇关工委成员单位,张奇芬鉴于该部门在发展高效农业方面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介绍其与金陈村贫困青年农民王爱刚结成帮扶对子。为使王爱刚早日一圆脱贫致富的夙梦,镇农业服务中心派骨干农技人员帮他筹措资金11.5万元,引进东台三仓优质西瓜,并传授西瓜大棚栽培技术,还帮他办理了西瓜的市场准入证、商标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2018年,王爱刚种植西瓜110亩,单季纯收入就达20.8万元,成为名闻遐迩的“西瓜种植后起之秀”。

  通过不断摸索,张奇芬总结出了“扶、带、帮”的扶贫经验:发动会员单位“扶”、种养大户“带”、五老“帮”。这一扶贫工作法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并在多个领域进行推广。如今,“扶、带、帮”不仅成为全区关工系统的特色扶贫品牌,还给各地各部门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生动借鉴与启迪。“张奇芬等老同志始终保持献力脱贫攻坚的旺盛热情和无私情怀,并且探索出极富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的帮扶措施,着实令人钦佩,值得全区上下认真学习、全面推广!”对于“扶、带、帮”的扶贫经验,亭湖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多次予以高度褒扬。

  令张奇芬等人格外欣喜的是,如今这些他们帮扶过的脱贫致富青年们也开始反哺社会。2020年7月份张奇芬参加亭湖区道德典型“我为农民代言 助农奔小康 ”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代言人之一,她在朋友圈振臂一呼,曾帮扶过的四五个企业负责人、农场主当即响应,纷纷解囊帮助销售滞销农产品,短短几日,她便代销了近6000元的黄桃。

  开展失足帮扶,给人生点亮希望灯

  在张奇芬的人生版图上,有一个群体留下的是夹杂着悔与痛的烙印。他们是失足的青少年,令很多人扼腕叹息、谈之色变,可张奇芬从未嫌弃过他们,相反,总是竭尽全力地予以帮扶,以满腔的热忱让误入歧途的心灵回归正道。

  “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关工战线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特别是对由于家庭、社会教育等原因产生的失管、失足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树立坚定的信心、倾注更多的心血,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拉一把,绝不能放之任之,使他们在歧途上越陷越深,成为社会的隐患。”张奇芬经常这样说。正是因为秉持着这一份深厚的“关工园丁”情怀,张奇芬对失足青少年常态化开展有针对性的结对帮扶,她结合这些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努力协同各方资源,在思想上教育、精神上引导、生活上帮助、感情上温暖、心理上抚慰,倾情矫正扭曲的心灵,用爱心点亮失足青少年的心灯,使他们拥有洒满阳光的未来。多年来,他先后帮助36名失足和“问题”青少年走上人生的正途。

  富民居委会七组青年卞某,曾因小偷小摸被劳教四年,释放回家后一直找不到就业单位,一度情绪低落,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极端情绪。张奇芬及时对其进行思想疏导,鼓励他摆正心态、不自暴自弃,并利用自身的人脉资源多方沟通协调,向用人单位写下担保书,帮助小卞在盐城悦达集团下属企业找到了一份工作。见一番辛苦后终于将事办成,张奇芬不禁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但她心里依旧不踏实,于是三天两头往厂里跑,了解用人单位反映,对小卞进行跟踪帮教,耐心向他灌输做人做事的道理。如今,小卞已成为工厂烤漆房的技术骨干,年收入达8万余元。张奇芬还热心地牵线搭桥,帮小卞找到了女朋友,结婚后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张主任真是个热心肠的大好人,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每每回想起自己的曲折人生,小卞总是感慨万端,“张主任的‘再造之恩’,让我永远感激不尽。我一定努力上进,不辜负她的期待!”

  蔡某是便仓居委会四组的一名青年,只身一人来到苏州打工。涉世未深的他交友不慎,被别人蒙骗着陷进了传销的“污坑”,结果不但丢掉了工作,还被人骗去10多万元,一时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简直痛不欲生。小蔡老实巴交的父母得知情况后心急如焚,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张奇芬闻讯后,赶忙来到小蔡家中,先是安慰他父母不要急,随后又和他的一位亲戚一起连夜赶到了苏州,一边报警一边四处找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终于将小蔡解救了出来。小蔡回家后,张奇芬反复找他谈心,引导其吸取教训、遵纪守法,通过正当劳动过上幸福生活。在张奇芬苦口婆心的开导下,小蔡认识到是由于自己发财心切加之法治意识淡薄而上当受骗,决心纠正错误认识、树立正确“三观”,痛改前非,绝不重蹈覆辙。张奇芬还排除种种艰难,顶着重重偏见与阻力,帮助小蔡重新找到了一份工作,使他迎来柳暗花明的人生新天地。

  退而不休勤奉献,十六春秋写传奇。自走上关工事业征程的那一天起,张奇芬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承诺铭刻在生命中的最重要位置,时刻把青少年健康成长放在心上。在为下一代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化烦事的爱心“马拉松”上,她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都不知疲倦地劳作着,先后骑坏了4辆自行车,经常累得嗓子发不出声,两条腿跑得肿胀,并牺牲了绝大多数的节假日和闲暇时间,甚至深夜还奔波在帮扶青少年的路途上,但她乐此不疲、无怨无悔,因为还有一个永远不倒的精神支柱支撑着她,那就是去世的丈夫。

  2006年,丈夫不幸罹患癌症,张奇芬万分心痛,想到自己平日里一心扑在青少年事业上,很少有时间顾及家庭、照应丈夫,不禁感到愧疚不已。张奇芬本想请假照料丈夫,但他坚决不允,对她说“不能因为我一人,耽误下一代!”这句令她潸然泪下的话,至今仍在耳边回响。她知道,这个与她相濡以沫、患难与共了一辈子的人,这个懂得她、理解她、尊重她、呵护她、心疼她一辈子的人,虽然已经离她远去,却又永恒地鲜活在她的心灵中,成为她一生一世的精神依托,成为她干好关工事业的力量源泉。每当在青少年帮扶上遇到困难、受到挫折,张奇芬就想到丈夫写满期冀的眼神,就想到丈夫临终前的殷殷嘱托,而这些全部化作她前行路上的灯光与朝霞。

  如今,儿子、儿媳远在无锡工作,他们热切希望张奇芬去陪伴小孙子。黄海之滨、锡山之畔,一根长长的亲情之线牵系着一份浓浓的思念,一头是温馨怡人的甜蜜港湾,一头是孤身一人的寂寞斗室,中间是月圆月缺的漫漫时光,是千回百转的思乡衷肠。其实,张奇芬何尝不想去亲人身边享受天伦之乐啊,那可是人世间最幸福美满的情感之珠,是每一个人梦寐以求的美好归属,可她没有去,她终究割舍不下第二故乡的青少年一代。张奇芬常说:“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承担起党和人民托付我培养下一代的光荣职责!”这是她的座右铭,也是她的励志歌,更是她对盐城、对亭湖、对便仓这片热土深沉情感的结晶,是一位老知青52年未了情的浓缩,是一位老党员对关工事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永恒眷念。

  厚德有恒,大爱无疆。张奇芬,盐城人民、亭湖人民、便仓人民感谢您,您的每一份关爱、每一次奉献,都镌刻在他们的心坎上,都闪亮在青少年阳光明媚的眼眸里……

来源:江苏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